阅读历史 |

第72节(1 / 2)

加入书签

沈柔叹口气。

“承平三十七年春,小雨霏霏,连日不开。柳玉姬走在街头,听得百姓谈言,昨日城楼前张贴征兵的军贴。”

于是,她带着人去看,一眼看到父亲的名字,只觉怒意冲到了天灵盖。老父亲已是花甲之年,走路尚且不稳,如何前去服兵役?这征兵的将军,竟全是没心没肺的驴子吗?

“柳玉姬步履匆匆回到家中,将消息告诉父母。”

她思维敏捷,第一节 的内容,花了半个时辰,便捋了清清楚楚。

好在卫景朝写字的速度亦是极快,跟得上她的口述。

话本子确实要比戏文好写一些。

语言几乎与白话一样,也不用讲究韵律平仄,只要讲故事就够了。

对沈柔来说,非常简单。

半个时辰后,卫景朝看着手下的书稿,漫不经心道:“沈柔,我怎么觉得你在骂我?”

尤其是,柳玉姬看到军贴后,在心里怒骂征兵将军的那几句台词,总给人一种指桑骂槐之感。

他自己写着,颇觉不舒坦。

沈柔满脸天真无辜,道:“你多心了,我没有。而且,大将军虽是个好人,但写书总要有起伏,先抑才能后扬。”

“若是没有这重重误会,那柳玉姬就不会替父从军,更不会跟大将军纠缠那么久了。”

卫景朝对此嗤之以鼻。

却没改她的稿子,摆在一旁的盒子里,道:“今天就写这么多吧,出去走走。”

沈柔站起来,慢慢跟着他,在花园子里走动。

门外的阳光有些刺眼,她抬手挡了挡,道:“你今天不去军营吗?”

卫景朝道:“下午再去。”

沈柔“哦”了一声。

等下午他去了军营后,沈柔去见了沈夫人。

她站在沈夫人的小院外,踌躇片刻,鼓起勇气推门进去。结果,到了卧室门口,又停下脚步。

手抬到门环上,又犹豫着放下。

如此循环了三四次后,她深深吸了口气,敲响沈夫人的房门。

沈夫人打开门,惊喜不已:“柔儿。”

她拉住沈柔的手,语无伦次,“柔儿……你怎么来了?你不怪阿娘了吗?柔儿,你听阿娘说,我不是那个意思……”

沈柔反握住她的手,将她拉进屋里,按在椅子上坐下,“我永远不会怪阿娘。”

她眉眼澄净,温声道:“我知道阿娘不是那个意思。”

她知道,阿娘其实很爱她。

如沈夫人这样的世家贵女,从来都将风骨和气节看的极重,为之可以抛下性命。

可是,她为了女儿活着,宁可抛下这一切。

告诉沈柔“一定要活着”的那一刻,在她眼里,那些东西,已经全然不如她的女儿这样珍贵。

甚至于,得知沈柔沦落君意楼,给卫景朝做了外室,她也丝毫不怪她。

她只是心疼,沈柔受了苦。

母亲爱她,不可辩驳。

可是,凡事不能只提一个“爱”字。

沈柔叹口气,望着母亲的眼睛,声音又轻又低:“阿娘,昨日贺新城来见你,对你说了什么?”

沈夫人咬了咬牙,“他这样的白眼狼,说的话一个字也不能听,你不要问了。”

沈柔道:“阿娘不说,我也知道他的意思。他是不是,想让你和他一起,对付卫景朝?”

沈夫人脸上浮现一丝难堪,“我没答应。”

沈柔点了点头,去问道:“那阿娘,想答应吗?”

沈夫人闭了闭眼,咬牙切齿道:“他那样对待你,折辱你,我恨不得杀了他。”

睁开眼时,眼圈通红,全是厌憎。

沈柔骤然提高声音,大声道:“阿娘,你冷静一点。他没有任何地方对不起我,也没有折辱我,这一切都是我自愿的,我心甘情愿,怨不得他。”

沈夫人呆呆望着她。

沈柔苦笑一声,似乎有些难过,“阿娘,沈家落到这种地步,你我还有什么资格,讲折辱二字。”

她眼睛里盛满苦涩的悲伤,“而且,你我活着,不能单单只是活着。”

沈夫人没说话,眼睛微微一动。

沈柔不知道她有没有听进去,只是道:“父亲和哥哥冤死,若是我们不管不顾,只想自己活下去,就只能任由他们含冤九泉之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