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7节(2 / 2)

加入书签

所以他本可以直接去圣山,帮小丽和女皇一把的,但想到这个“双份的快乐”,就不寒而栗。

还是别去了。

现在他已经知道圣山在哪里了,陶特给他分享的视野,让他对整个世界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像圣山这种介于世界贝之内,贝壳与贝肉之间那一层的突兀存在,他自然是第一时间就辨认出来了。

不得不说,圣山果然……鸡贼。

那真是一座山。

高德还没看清那座山的细节,只是勉强分辨得出山旁边像是小船的存在,那该是之前转移了几十万罪民的圣山天舟。

要去那里得费点劲,但小丽和女皇去的又不是那座圣山,而是圣山留在现世的遗存之地,也就是基地。

那地方高德也看到了,毕竟还流溢着跟圣山一样的温和白光,只是黯淡了许多。小丽和女皇也是想趁遗留的神明之力散尽之前,把圣山留下来的物资尽快搬出来。

确认了圣山和深山遗存之地,高德也就暂时心安了,哪怕她们出了什么事,自己也有办法跑过去解决。

回到中京,他反而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还是得怪陶特,让他把整个世界都看光了,以至于危机在哪里,要如何应对,他都一目了然。

地图全开的前提下,时间就显得相当充裕了,他甚至有了“可以慢慢来”的感觉。

对了,虽然不能帮女皇接盘,但相应的准备总该提前做好。

于是高德破天荒的去找了朱大都督、林德诚、吕适行还有张怀远,目前大明朝堂就靠这几个妆点门面。

当然这话是调侃,大明终究还有大半直属地界和二十亿人口。只是寻常的事务,就足以让朝堂中枢连轴转个不停,往常该怎么忙现在还怎么忙。对寻常人而言,朝堂诸公依旧是大权在握,定夺着大明江山的前途命运。

眼下朱大都督负责大明新军的整编,林德诚全权掌管的锦衣卫正在渐渐接管中京兵马司以及各州县城防,以及配合化魂卫桃山的建设。吕适行则统管与模械有关的各项事务,自然包括了钢铁、机械、武备乃至吃穿用度各类物资的生产。张怀疑则是主持地方人事,同时监管百官。

这四人凑一起就是个小朝廷,加上高德,算得上“大明中央预备会议”了。

“我拿到了最近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混沌入侵的地点位置。”

高德开篇明义:“不要问我是怎么拿到的,总之消息为真的可能性在八成以上。”

他在圆桌上丢下一张地图,正是震旦大陆舆图。与之前给刘承望看的南方地图不同,上面只标准了红叉,那都是威胁比较大时间比较紧的地点。

“要应对这些威胁,就需要从新军整编、物资供应、州县应对等各方面进行统筹。陛下不在,我们不能自作主张,但我们必须先拿出完善方案,到时候由陛下圣裁即可。”

高德扫视四位重臣,语气凝重的说:“这不是化魂卫一家能解决的麻烦,还望诸公多配合。”

吕适行先开口:“燕王提领化魂卫,只去了南平港几天,就把一桩大事了结,真不愧是我大明之栋梁……不,砥柱啊。燕王既有此说,我等附骥即可。”

老吕本是当托,他跟高德是什么关系?

女儿都是丽德号的头目了,官职也做到了化魂卫同知,就是高德的左膀右臂铁杆心腹,基本就是一家人。

不过说完这话,吕适行脸上堆起的笑容还是难掩一丝黯然。

终究只是“基本”啊,九眉那丫头,在高德手下终究只被当做男人用。什么时候能进高德的房,那才算得上一家人。

可惜,这个念想也只能想想。吕适行暗暗苦笑,别说高德已有圣山之女,女皇与高德的关系……如今女皇自己都不遮掩,甚至在朝会上都说过“朕自小就知高德与他心有灵犀”这种话,自己女儿想挤进高德房里当个妾都没可能了。

朱大都督和林德诚赶紧附和:“但听燕王吩咐。”

张怀远也点头说:“燕王既如此说,必然是有了盘算,就以燕王的计划为准,我们查漏补缺好了。”

这个跟血塔会有些瓜葛的大学士,在高德跟方阁老“推心置腹”之后,也确认了并不是直接的关联。只是基于官僚习性,对女皇还有高德打心底里排斥而已。

不过如今的形势已是千年未有之大变,现世分出了凡间与魔幻,凡间诸事都得为魔幻之事服务,也容不得他继续守住那点朝堂争权的小心思了。

“首先是这些州县,”高德也不客气,指点着地图说:“需要强力之人去坐镇,可以担负起征调物资安抚民众,以及配合桃山建设等等工作,都是很苦很累也要马上见效的差事,没有强韧心志和特别本事,不可能胜任得了。”

张怀远点头:“老夫记下了,总共十二府,从州县到府,老夫都会遴选出合适人手,供陛下裁定。”

高德看向朱大都督:“接着是平北、平西、平东三个都督府,大都督得尽快确定人选范围。有都督府统管新军,自军事层面应对这些恶魔裂隙,即便不能预防南平港的灾难,也要做到灾难发生的时候,不会很快蔓延到更广阔的地域里。”

朱大都督白眉紧皱,摇头不止:“人选是有,但没谁再有刘承望那样的背景出身了。”

这不是废话么。

出身圣山战仆,羽林卫的二号人物,内廷总管的第一忠犬,到哪再找第二个?

“这个无妨。”林德诚说:“只要能按部就班的统筹防区事务就行,这次南平港的事情,刘承望也只是去帮燕王打下手嘛。换到其他都督府,化魂卫必然是唱主角,都督则是统帅新军唱好配角。我看都督人选,最好是老成持重,乐意打下手而不是抢先争功之人。”

朱大都督白眉舒展,连连点头:“这倒是好找,大都督府之下有大把资历满满,但因为各种原因沉积下来的人选,都是担过大任做过大事的。”

顿了顿他补充说:“当然也不能太持重了,总得有进取之心,我会仔细筛选。诸公,还有王爷若是有合适人选,也请不避亲嫌,多多推荐。”

这自然是给高德示好,高德还真的想了想。接着骤然醒悟,真有合适人选,怎么可能丢去带新军,肯定得划拉进化魂卫啊。

他赶紧敷衍说会留心,然后把话题转到新军建设的事情。

这事朱大都督虽然在主持,但实际工作是刘承望在推进。现在刘承望去了平南都督府,朱大都督只需要把他制定的章程拿来用就行。

总结而言,目前朱大都督这里还是在给刘承望的第一军添砖加瓦,过程中顺带截留一些步军营炮兵营,准备用作后续第二、第三、第四军的骨架。这三军也是对应了三个都督府,以目前的进展和物资供应,大明暂时也就只有编组四个新军的力量。

新军的建设又与吕适行这边的生产直接挂钩,接着就是吕适行作报告。听到火油和精煤的生产供应正在加大力度,而利用混沌之鳞制造魂盾的生产也步入正轨,如今一天就能量产七千个,高德不得不感慨即便是凡人,一旦逼急了,爆发出来的生产力也是相当可怕的。

花了一上午时间,针对高德在地图上标注的十二个点,五个人终于从新军、物资、人事等各方面鼓捣出一分完备详尽的方案,其中还附带有各类选项,让女皇有可选择的余地。

“真是没想到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