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节(2 / 2)

加入书签

“世子”两字还没说完便被打断的三人面面相觑,自是没有再开口。

“我知道你没有了!”

紧接着,裴屿舟又吼了一句。

余音落下,屋内陷入了压抑得近乎凝固的死寂。

声声环绕,加重这气氛的只有裴屿舟急促不定的呼吸。

半晌,床上的少年吐出一口浊气,放下摁压额头的手,套上长靴,大步走向屏风。

感受到他越渐强烈的气场,本就忐忑的两个小婢女都瑟缩起肩,将头埋得更低,生怕火上浇油。

国公长年征战在外,长公主殿下只世子一个孩子,自是将他看得很重,给予厚望。

但凡有碍世子,惹世子不快的,她都不会容忍。

只有程姑娘是个让人不解的例外。

绕过屏风,裴屿舟停下脚步站在与它齐平的位置,少见的冷着极为英俊的面庞,沉声问:“苏嬷嬷,昨晚谁带程若梨过来的?”

虽还不到十八岁,但裴屿舟身形已是修长健实,这般随意站着气势上便胜过大多人。

更何况他还在长公主身边长大,身上多少也有些她的影子。

不过苏嬷嬷是从皇宫出来的,便是圣上她都见过许多次,裴屿舟毕竟初露锋芒,还不足以让她感到畏惧。

短暂的惊讶过后,苏嬷嬷便从容地低眉敛目,平静道:“回世子,是程姑娘自己过来的。”

少年神色未变,漆黑的瞳孔中却起了波涛。

此刻还是清晨,风中凉意尤甚,让气氛越发凝冽刺骨。

“她是怎么睡到我床上的。”

裴屿舟的话音未落,捧着洗漱用品的两个婢女便微不可见地向后缩了缩。

尽管只是一瞬,但还是被他捕捉到了。

垂在两侧的手攥了起来,少年再一次垂眸看向站在婢女前面,与他不过两步之距的苏嬷嬷。

从他记事起这位嬷嬷就在身边照顾,他本不想怀疑她。

所以此刻裴屿舟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给她一次说实话的机会。

而苏嬷嬷又怎会不明白,可那终究是裴屿舟的猜测,她否认他也无计可施。

更何况他必然很清楚这背后是谁在授意。

“姑娘约莫是乏了,便在您榻上小憩。”

年近五十的老人一直从容不迫,若不是裴屿舟心里已有决断,只怕便要被她蒙蔽。

盯着眼前的老奴看了一阵,少年竟有些想笑。

所以他也懒得收敛,直接扬起唇角笑出了声,并不是大笑,反而透着一丝让人不安的沉闷。

“世子殿下——”

“今日不用你们伺候,都退下。”

转过身,少年修长挺拔的背影很快又消失在屏风后。

苏嬷嬷终于抬起了头,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盯着屏风旁裴屿舟站过的地方看了片刻,接着才将手中崭新的衣物放下,带着两个婢女离开。

回到内屋的少年来到床边,俯身拿起他一直放在枕旁,靠床里侧的锦盒。

轻轻打开,他取出了最上面的一封信。

这些是父亲英国公自边关寄给他的,大多寥寥数语,督促他习武,读书,上进。

尽管内容刻板乏味,但每一个字他都记下了,甚至包括父亲落笔的日子。

就连这一封也不例外。

这是裴行慎多年来写的最长的一封信,让他娶若梨为妻。

裴屿舟的视线漫无目的地落在了最后一行。

“待你与若梨成亲,为父便归。”

他想,裴行慎给母亲的信中多半说了差不多的话。

但裴屿舟绝不会任他们摆布,大不了他弃文从武,替父亲镇守边关,换他回来和母亲团聚。

-

因着科考在即,再加上错怪了若梨,裴屿舟这几日都没找她。

“姑娘,世子明日便要入考场了,您当真什么也不送?道声祝福也好啊......”

看着倚靠在软榻上,身上盖着厚厚的毛毯,仍在咳嗽的柔弱少女,春枝心疼之余又有几分憋屈。

她这般不知争取,日后就算嫁给世子处境也很难有所好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