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节(1 / 2)

加入书签

这么聊着,两人就到了枝枝家。

三十平方的屋子,要坐下六个人,实在是有些施展不开手脚。

江淮一进屋,就看到了用帘子隔开的小房间,旁边还能再放一张小床,他明白这张床是给枝枝打的。

沈竹倒是热情,招呼着人赶紧坐下了,饭菜不算是多好,她趁早去买了条鱼,这是小摊贩自家捞上来的,不用票价格也便宜,虽然比不过猪肉,但好歹也算是个荤腥。

其他几个都是蔬菜,不过饭倒是管够。

孙菊英担心女儿吃不饱,乡下的收成不错,粮食也多,便拎了一袋过来,让沈竹和枝枝能吃饱。

这一顿饭下来。

江淮是扣着吃的,不敢放开了吃,可饶是如此,他吃的也不少,满满的一大碗都给吃的一粒米都不剩,枝枝还想要去帮忙盛。

江淮却是怎么也不肯吃了。

说好的换两碗饭吃,那就是两碗。

这性子还真的是倔强。

沈竹和孙菊英互看了一眼,还真是像沈毅说的一样,江淮这人自尊心强着呢。

下午。

孙菊英和沈毅就走了。

江淮把时间空出来,就给枝枝打床,工具是问木工师傅借的。

枝枝看着楼下的少年,顶着烈日,却像是充耳未闻,一心专注打床的事。

她托着腮,觉得这年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事,她自己其实也自顾不暇。

不如想想怎么赚钱才是王道。

她回了屋子,主动和沈竹提起了卤猪下水的事,“妈妈,咱们现在手里缺钱,卤味还是得卖起来。”

沈竹也在想这个事情,这段时间她也花了不少钱了,两百多块钱只剩下了一百来块,还得想着每天的吃,不可避免的生活费用之类的,一个月工资四十三块钱,下个月枝枝就要上学了,到时候又是一笔开销。

赚钱的确是迫在眉睫了。

目前她是不可能辞职的,纺织厂里的工作是铁饭碗,钱是稳定的,每个月还有定额的票,要是去做小摊贩,这票要弄起来就是一件麻烦事。

还有一点就是,她现在是挂靠在纺织厂的关系,辞了职估计得回乡下去了,到时候枝枝在礼县上学也上不成了。

这肯定也不行。

看出沈竹的顾虑,枝枝自告奋勇,“卤味上回我卖过一回,知道怎么样卖,妈妈你要是放心的话,就让我去卖吧。”

她现在还是暑假,能趁着假期赚一笔,宽裕一下手头,要是等到去上学,赚钱的事情就没那么容易了,两个人都有事情要忙。

沈竹知道这么个情况,也只能答应了,但还是有些担心,“你一个人能行么,那卤味锅子你能拿得动?”

“我有办法。”枝枝笑眯眯的回了一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她已经有想法了。

上一次的卤味卖得不错,二十斤卖的一丁点都不剩,挣了十多块,之前说好了周日再去的,但因为离婚搬家的关系,也就一直没能去成,现在也就不知道市场了。

枝枝觉得先做点出来看看情况怎么样。

沈竹也觉得是这么个道理,弄了点卤水的料,提前一天做好了卤水,第二天就去了筒子楼,找了郑大爷。

这是母女两商量好的。

猪下水去肉店买的话,第一是成本高了,第二则是那边不一定,说不准今天有了,明天就没了,想要长期,还是得有个供货渠道。

看到沈竹来的时候。

郑大爷还有些诧异,不过还是热情的把人给迎了进来,切了两块西瓜,递给了枝枝一块,才看向沈竹问道:“你和枝枝现在住哪呢?”

沈竹说了自己的情况。

郑大爷唏嘘了一声,离了婚后,日子肯定是没那么好过的,毕竟沈竹还带着孩子,住处又是个麻烦事,开销可比林昌珉大多了。

他看着也是觉得可怜。

问起找自己什么事,沈竹就把情况给说了。

“上回我做的卤味,郑叔您还记得么,我打算再做点去卖,也好挣点外快。”

那卤味的确是好吃,郑大爷吃过上回那一次后,现在都还惦记着,不过他还是道:“这做买卖可不是小事,你们还是得小心一些。”

上面政策是有些开放了,但是态度暧昧含糊,总是叫人不够安心。

沈竹笑着道:“我也就是偶尔卖卖,补贴补贴家用,毕竟我这还有工作呢。”

说完后,想起来这边的正事,沈竹正了脸色道:“郑叔,我这次来找您,的确是有事情求您帮忙,我想要猪下水,厂子里我知道猪下水每次都是有多的,我要的量也不大,这次是想求您看看能不能跟厂长那边谈谈,让我能低价回收一些猪下水来,这样我也好降低成本。”

肉联厂做的就是这个行当,几乎每天都要杀猪,分到职工手里的猪下水就不算少,想要凑一点给她,不是什么难事。

郑大爷也是真的有心帮沈竹,问了问对方要的量,说是四五十斤,直接就拍板了。

“这猪下水本来也没什么人吃,你既然需要的话,我就帮你这个忙,我到时候跟厂长商量商量,争取给你一个好价格,反正你要的量也不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