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7节(1 / 2)

加入书签

穆空青心领神会:“这账目已经核完大半,很快就能收尾了。只是算了这么久,愚弟难免有些疲倦,这才想同青云兄说说话,解解乏。”

谢青云一听这堆东西这么快就已经解决了大半,上翘的嘴角那是压都压不住。

他单手握拳抵在唇边清了清嗓子,恢复了一贯的从容之色,接着昨日的话头同穆空青聊了下去。

之所以说穆空青的悠闲日子过不了多久了,不是为别的,而是朝廷收到消息,去年出海的船队已经返程,不日就将抵达大炎。

远航的船队是在去年四月出发的,如今已经是九月,算一算也有一年半了。

穆空青本以为船队这一去,少说也得两三年才能有消息,却不想船队居然这么快就要归来了!

穆空青的第一反应便是船队此行不顺,这才半路返航。

他不禁拧起了眉头。

若是第一批出海的行程不顺,那后头还有人愿意继续尝试吗?

谢青云看穆空青露出忧色,这才想起自己方才的话实在容易叫人误会。

谢青云忙补充道:“船队出海时不是带了几只水师训出的海鸥吗?这消息便是那海鸥带回来的。”

据穆空青所知,普通海鸥一天可以飞行七百多公里,若是水师专门训练过的,可能还要更快。

靠风力和人力驱使的大船,速度自然是不能同训练过的禽鸟比。

所以船队应当只是在返程的路上了,离到岸还有一段时间。

这么算起来,这趟行程应当算是相当顺利才是!

难怪谢青云让他珍重呢。

消息都传到户部来了,又同穆空青有关系,那不就是将要放出第二批船引了吗。

穆空青还记得自己身上的户部兼任是怎么来的,谢青云昨日又对自己说了那样的话,那这即将被放出的第二批船引,八成是要穆空青继续发光发热的。

虽说自己的悠闲时光兴许就要离去了,但穆空青此刻的心情还是相当舒爽的。

只不过……

穆空青将手上的笔放下,起身冲谢青云一笑:“愚弟忽然记起翰林院中还有些急事,我这便不多打搅谢兄了。”

既然上头有意要穆空青负责继续船引的事,那消息到他耳朵里也左不过是这两日的事。

那谢青云昨日突然对他来一句意味不明的暗示,究竟是纯赌气还是故意的,就得好好斟酌斟酌了。

都给他算了大半本了,剩下的就叫谢青云自个儿琢磨去吧。

第117章 一个捷报

令穆空青主司船引定价一事的旨意在两日后到了翰林院, 穆空青也得到了更多关于船队返航的消息。

信是半个月前送出的,当时船队已经在番邦大陆休整完毕,正待出发。

考虑到风向和洋流的问题, 预估抵达大炎的时间是在两个月后。

因此, 关于第二批船引的价格, 以及将要放出的数量, 目前还全部都只是暂定而已。

先前第一批放出的船引,几乎都是与朝廷关系密切的商家才能得知的消息, 普通的豪商巨贾连掏钱的资格都没有。

而这第二批船引的条件则要宽松一些。

也正是因为如此,穆空青才需要在船队抵达前,就将第二批船引的消息放出去。

从消息传出到船队归来,再到船引定价, 这中间的时间,便是留给大炎各地的豪商巨贾们筹措资金,并往京城、广粤打探消息的时间。

这出海之事可并非只有家中有海船的人家可以参与。

一些久居内陆的豪商们自家没有海船, 难道还不会让货物乘别家海船出海吗?

再不济, 从现在到船队下一次出海,中间少说也得有个小半年的时间, 将船引买下来之后再买船或是直接造船都来得及。

考虑到这中间的种种因素, 穆空青在将第二批船引的消息放出去之后,并未立刻开始准备定价。

船引之事由穆空青主管。

他不定价,那些早早便了解过海贸之利,却没能抢到第一批船引的豪商们, 便只能尽可能多地筹备银钱。

可他们却没能想到,这个定价,一直到两个月后也没能出来。

腊月初一,广粤最大的港口。

碧蓝一片的水天交界之处出现了一道黑影。

有正攀在桅杆上的水手不经意间一瞥, 便见那黑影越来越大,由原本一个不起眼的小黑点,蔓延成了一条浓墨重彩的长线。

那水手入行不久,头一次见这样的景象,一时竟愣在了原地。

近了。

那片黑影越发近了。

港口上的人们不自觉地朝海岸线围拢过来。

港口附近的高地上也逐渐站满了人群。

“这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