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8节(1 / 2)

加入书签

用边军、用各地援军的命,耗到西北大军抵达。

又或者……根本耗不到。

一寸长一寸强,火器的威力如何,没有人比凭借它们震慑周边诸国百余年的大炎更加清楚。

而如今,穆空青说他拿出的东西,可以在短短几个时辰之内便凝实成块,可以代替糯米砂浆夯实城墙。

若此物当真能成,那漠北大捷之日,恐怕就是穆空青平步青云之时。

永兴帝按照穆空青所言,令人将那水泥粉搅拌成浆。

随后,永兴帝便命人取来火器。

叫穆空青意外的是,永兴帝手上的火/枪,并非是他先前在广粤见过的,大炎军中所用的火绳枪。

从外形和永兴帝使用的姿势上来看,这更像是更加先进的燧发枪。

穆空青心中不妙的预感愈盛。

这个世界在热武器上的发展速度,比他预想中的还要快。

北蛮,那个被大炎打到几十年不敢犯边的草原部族,到底得到了什么样的火器,能让永兴帝和几位内阁大臣如此忌惮?

永兴帝让人将那两块水泥板立在了墙边。

这两块水泥板不过半寸有余,并不算厚。

可在燧发枪的子弹打到水泥板上时,却除了两道白痕外,没能留下任何痕迹。

两个内侍将水泥板奉到了永兴帝面前。

而跟在永兴帝身后的诸位大臣,也将那水泥板上的痕迹,看了个清清楚楚。

穆空青清清楚楚地听见了,那近乎整齐划一的抽气声。

穆空青缓缓吐出一口气。

他来到永兴帝面前,深深一拜:“陛下,微臣请命。”

第110章 一段路程

穆空青主动请命, 欲要前往漠北。

若说谁对此事最是讶异,那莫过于将穆空青带到永兴帝面前的文大人了。

文大人是个纯粹的文官。

在他看来,穆空青献上至宝, 已是大功。

哪怕因着先前海贸一事, 穆空青的官职暂时不宜大动, 但那也只是暂时的事。

待到两年之后吏部考评, 穆空青本人也在翰林院待够了三年,以穆空青的功绩, 说不准都能直接跨过四品的坎儿。

而那漠北城是什么地方?

说句朝不保夕都不为过。

再说一个翰林掺和武事,于他日后的仕途也未必有益。

文大人下意识便想劝劝。

而永兴帝在听完穆空青的话之后,也同样拧起了眉头。

他对穆空青这个有才能且知进退的年轻人亦是欣赏,先前予他户部兼任, 也是看好他日后或许可以入阁。

可正如先前穆空青南下广粤之事一般,这水泥好用,但要解漠北之危, 总不能全部仰仗京城的水泥往漠北输送吧?

无论是考虑到眼下的危机还是考虑到日后, 这水泥窑最好还是建在漠北城附近,甚至直接建在漠北城内也未尝不可。

若是这样, 穆空青这个主事者能跟去, 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只是朝堂上文武两派分立,穆空青这一去,只怕日后难免遭些老家伙的闲话。

好在穆空青也不是真的一心想着为大义舍前程,他见永兴帝犹豫, 便直言道:“不敢隐瞒陛下,微臣此行亦有私心。”

永兴帝听了这话,倒是有些许松了口气。

他道:“有何私心?”

穆空青直言相告:“家姐于八日前启程前往漠北,若无意外, 此刻怕是已在漠北城内了。”

这一趟穆空青是无论如何都要去的。

不管是为了穆白芷和穆白芍,还是为了水泥工坊和北蛮手中的火器。

与其在这会儿说得大义凛然,结果事后被人揭穿是他有私心,还不提前打好预防针。

而穆空青的这番话,也意外地让永兴帝对他的观感更好了几分。

京城到漠北可不算近,至少若是女儿家乘着马车出行,八天的时间未必足够。

所以在永兴帝看来,穆空青说出这番话,大概率还是借口偏多。

虽自称有私心,可终究还是为大义。

既如此,永兴帝也刚好顺着台阶就下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