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2节(1 / 2)

加入书签

万一哪天这位邹大人想不开,要毁了公文与他们同归于尽,那他们多冤呢。

却不想穆空青的这份小心还没防到邹大人,却叫户部某些消息灵通的人走了个空门。

穆空青说他要回来查找典籍,也并非是在胡扯。

关于先帝出海的那些破事,满朝文武没一个人敢明着提出来。

在送往户部的那些资料中,自然也没人敢将有关先帝的部分也给送去。

可偏偏先帝那两次出海,称得上是大炎记录得最详细的出海过程了。

没人敢把这些东西往户部送,穆空青却可以借职务之便,直接在翰林院中查看。

先帝的起居注,那几年的邸报,甚至包括当年的一些朝堂公文,统统都被穆空青翻了出来。

这么一来二去的,有那有心关注穆空青的人,自然也就知晓他这些日子在做什么了。

那几位户部主事也不是傻子。

穆空青头一回交出估价,他们还能全然当个笑话去看。

可现在穆空青明显是得了上头的意思,竟还真要将他那份东西完善的模样,这叫他们怎能不慌?

这些人一边觉得穆空青什么都不懂,一边又实在忍不住心中惴惴,便动了歪心,想着瞧瞧他写的究竟是什么。

可穆空青偏偏年纪轻轻,说起话来却滑不溜手。

好容易找到机会问问,穆空青还逮着他们当日一句气话不放,非说是他跟着诸位大人的指示,小子自个儿做出一份报价来,也好感受诸位大人的辛苦。

后头还成日泡在翰林院中,叫他们想套话都找不着人。

有个心思多的,得了那中年主事的指示,想着趁穆空青不在桌案前时偷偷瞄上两眼。

谁承想穆空青人出去了,还将自个儿写的东西也一并带走了。

真叫人气得牙痒痒。

而在穆空青这份关于船引的定价最终完成后,穆空青还没来得及上交,便得了永兴帝的第二次召见。

只是这一次,御书房中便不再只有他与谢青云二人了。

穆空青跟着谢青云到了御书房,一礼过后一抬头,便见这不算小的御书房中,怕是得站了十来号人。

“臣谢青云见过诸位殿下,见过诸位大人。”

谢青云立在穆空青身前半步,在对永兴帝行过拜礼之后,又对两侧躬身行礼。

穆空青一听“殿下”这个称呼,便是眉心一跳。

好在此时谢青云算是他的上官,穆空青只需跟着谢青云行礼便是,无需他多做什么反应。

“朕闻谢卿言,船引一事应当已有结果了?”

永兴帝的声音有些疲惫。

他这话中的谢卿,想也知晓是早先便立在一旁的户部左侍郎,而非谢青云。

船引之事他们确实已经快要收尾了,只是还没上报。

也不知发生了什么,叫永兴帝如此急迫,竟直接直接将他二人传召入宫。

穆空青寻了个空档,瞄了一眼谢青云。

见谢青云面上也带了几分凝重,便知此事事发突然。

别说是谢青云了,就算是那位左侍郎大人,也未必听到了多少消息。

谢青云不知永兴帝此时传召究竟有何意,话语中便带了几分谨慎和迟疑,小心应答道:“确实已有了大致章程。”

永兴帝微微后仰,靠在了龙椅上,口中却是沉声道:“说下去。”

谢青云心念急转。

这事儿说是未曾上报,那还当真是一层都没报上来。

若非如此,那位左侍郎大人也不会在永兴帝欲要传人问话时,直接建议永兴帝,连带着穆空青也一并捎上。

毕竟能到谢青云手里的东西,这位谢侍郎也不会半点都不知晓。

而此刻的穆空青,从未如此庆幸过自己的小心谨慎。

因着翰林院中有邹大人这么个疯子在,穆空青早就习惯了将重要公文随身携带。

即便先前这传召的旨意来得突然,穆空青也还是顺手将东西揣在了身上。

那头谢青云还没想好从哪儿说起,永兴帝眼看着便已经有些不耐了。

穆空青藏在袖袍下的手微微动了动。

谢青云感受到身后的动静,借着低头的动作,用余光向后瞟去。

然后,他便看见了穆空青袖间露出的那一截雪白纸张。

那纸张的质感谢青云无比熟悉,正是翰林院衙门里,专供于记录公文奏表的上品熟宣。

只消这么片刻眨眼的功夫,谢青云福至心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