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节(1 / 2)

加入书签

“这莫不是本届府试的案首?”

“好似是他!”

穆空青听到府试案首时,已经听到了自己扑通扑通的心跳。

若他当真同案首之位失之交臂,他现下也是能安抚好自己的心情的。

但这不代表,他当真视这“小三元”之名于虚物了!

穆空青眼睛噌就亮了。

周勤见他如此,也知他兴奋,便也一路护着他向前。

待来到榜下,见了榜首那熟悉的“穆空青”三个字时,穆空青当真是喜得不知该说什么好。

先前他拿过两个案首,却都不是自己着意要拿的,更多的皆都带着些许意外之喜的意味。

唯有这一次,是穆空青自己精心准备、摆明车马,就是冲着案首之位去的。

这样得偿所愿之喜,自然是比前两回来得更加浓烈的!

“看来是我妄自尊大了。在下不及穆兄多矣。”

穆空青的边上,传来了一道慨叹。

穆空青转过头去,不出所料便是沈墨。

此次院试放榜,案首之位被穆空青拿下,排在第二的,却是杨思典。

而在府试时声名赫赫,言道是冲着小三元之位而来的沈墨,只能屈居第三。

穆空青觉得,沈墨这是时也命也。

府试时碰到的策论题,摆明了不是他擅长的方向。

院试时又碰到了一个同样带着几分桀骜的评卷人,沈墨自然是要吃亏。

穆空青没准备和他搭话,索性便当做没听见。

谁知沈墨又道:“不过来日方长,今后我与穆兄相争之处,只怕还不少呢。”

沈墨这话说得意味深长,穆空青眉心一跳,不知怎的想到了去书院进学一事。

沈墨若是有心,来年乡试便可下场。

而以穆空青的年岁,他便是再拖上两届,那也是一个少年举人。

沈墨说日后与他相争之处不少,总不能是要盯着他下场的时候再下场吧?

穆空青自觉自己还没那么大的脸面。

不过当他回到清水镇上时,穆空青便知道沈墨说那话的意思了。

清江府内最具盛名的百川书院,给穆空青送来了入学帖。

一般来说,学子入书院进学,是有三种方式的。

一是书院每年大开山门,诸学子考试入学。

二是学子为功勋之后,学院特许入学。

这第三种,则是如穆空青这般,年少成名,由学院送上入学帖,邀请学子入学。

百川书院在整个炎朝也有几分名声,能的百川书院的入学帖,于穆空青而言,也算是一份荣耀了。

而沈墨自不必说,以他的名声,想必早早就拿到了这份入学帖了。

周秀才对此事倒是看不出欣喜。

他将这入学帖交给穆空青时,也只是问了句:“可想好要去哪家书院了?”

“乡试不同于童生试。过了乡试,有了举人功名,那便是可以等候选官的。”

周秀才道。

“因而童生三试,你或许可以倚靠埋头苦学。但到了乡试,若只是闭门造车,纵使你有天纵之资,怕也只能折戟而归。”

周秀才也是赞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

所以他在知晓穆空青得中之后,甚至都曾想过让人继续留在私塾中。

穆空青自然是有入书院的打算的。

不说旁的,只是可以出去看看,同各色人等产生交集,丰富自己的经历见闻,便是十足的诱惑了。

此次院试,他已经感受到了见闻二字于学业上的重要。

不过穆空青却不是很想入百川书院,即使对方给他送来的入学帖。

沈墨自然是其中一个因由。

更重要的是,百川书院也在清江府内。

比起在清江府内的书院入学,穆空青更希望可以去往别的地方。

去书院入学不比游历,除了路上可能不大平静外,其他时候都算得上安稳。

对于目前的穆空青来说,这可能是他增广见闻的最佳方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