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节(1 / 2)

加入书签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布票每人每年就一两尺的量,做件夏装都够呛。纪明钧倒是部队发的军用布票,但也只刚够他个人的,多半尺都没有。要真指着布票做衣服,那就真的缝缝补补又三年了。

相较于棉布,林静也更愿意多花点钱买工业布料,毕竟衣服不是每个月都要买,他们最近开销大,一是因为新婚,二也是碰上过年了。等年过完开销就会降下来,反正秋装也能穿,再买也就一两件,而且春装料子薄,衣服价钱能便宜近一半。到夏□□服就更便宜了,一件的确良的衬衫也就十多块,而且她还能买布料自己做,也能省一笔。

林静算了笔账,他们一年买衣服的钱平摊到每个月,开支也就增加三四十块。她这还是按结婚头一年算的账,等她衣服多起来,往后每季买一件衣服就差不多了,开支能再少三分之一。以她和纪明钧的收入,完全能负担这笔钱。

都说“由俭入奢易”,林静就是典型,刚结婚那会她算两人开销六七十,都是往高了估,所以头一个月每一天算账都有点焦虑。但现在林静已经躺平了,花两百他们还能攒几十呢,够了!

但以上林静也就在心里想想,当着张秀梅的面,她是万万不敢提的,所以当张秀梅问她衣服花了多少钱时,她说了比棉布价钱贵,但又比实际低不少的价格。

张秀梅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毕竟是制衣厂的老员工,哪怕干的不是仓管会计,不清楚每款布料的详细价格,但她心里还有有数的,便扭头问:“这件衣服才三十?”

毕竟多年母女,一看亲妈这表情,林静就知道她没信,果断改口说:“我记错了,是我爸这件衣服三十,您那件贵点,四十左右吧?”

这还差不多。

张秀梅想着,又转回去看镜子里的自己,别说,这衣服款式是真不错,颜色也好,她穿着都觉得自己年轻了好几岁,不愧是省城制衣厂做的。

心里虽然满意,但张秀梅还是念叨了两句:“你也不知道劝着明钧点,我都这把年纪了,什么衣服不是穿,何必花这个钱。”

“他那脾气您又不是不知道,给亲人买东西从来眼睛都不眨一下,”林静把事情推到纪明钧头上,“就这还是我拦过的,他本来相中的是上海的品牌。”

虽是甩锅,但林静这话说得张秀梅心里很熨帖,哪个当丈母娘的能不高兴女婿孝敬自己?

张秀梅是个俗人,当然不可能免俗,唠叨这么多,不过是担心闺女女婿花太多钱,自己日子难熬而已。

张秀梅心里高兴,再抬头看镜子里的衣服,越看越觉得喜欢,嘴上忍不住说:“明钧这孩子就是实诚,也孝顺。”

林静还等着张秀梅后边的话,结果左等右等,也没见张秀梅有开口的意思,忍不住问:“那我呢?”

“你什么?”张秀梅撇她一眼,莫名其妙问。

林静:“……衣服是我跟他一块去买的,颜色款式是我给您挑的,钱还是我付的,您夸完他就没了?”

张秀梅先是一愣,紧接着乐得不行:“哎呦你都多大人了,怎么还吃起醋来了?再说我又没夸别个,明钧不是你男人?羞不羞啊你?”

林静想她才不羞,她这是近朱者赤!

75.母女互捧为了不把女婿晾在外面太久,……

为了不把女婿晾在外面太久, 张秀梅最终还是勉为其难夸了林静两句。

林静当然不满意,她觉得夸她的字句起码得翻一倍吧,但张秀梅的性格跟慈母可不沾边, 见她得寸进尺脸色就变了:“给你三分颜色你要开染坊了是不?是不是要我跟你好好算算衣服的账才行?”

林静立刻怂了, 脸上再度堆起笑:“妈您穿这身真好看!”

张秀梅回身看看镜子, 矜持道:“都是我闺女眼光好。”

母女俩在互捧中推开门, 张秀梅给两人各泡了杯茶,让林静拿出去后, 她给自己也泡了杯糖水, 她还是不喜欢喝苦涩涩的茶水。

外面纪明钧刚从林静手里接过搪瓷杯,看到丈母娘出来又站了起来, 问道:“衣服还合身吧?”

张秀梅笑着说:“合身!”

纪明钧不忘提媳妇:“是静静挑的款式。”

正巧隔壁李桂花倒完垃圾回来, 听见这话问:“啥是静静挑的款式?”话音刚落看见张秀梅身上的衣服, 问, “你买新衣服了?”

这年头的人一年到头也不见得买件衣服,每个季节都是两三身衣裳换着穿,女人家心细,再加上李桂花就住林家隔壁, 都不用看料子, 扫一眼款式就能认出张秀梅身上的衣服以前没穿过。

闺女女婿给买的新衣服,张秀梅可没想过要藏着掖着:“这俩孩子有孝心, 特意去市里百货大楼买给我的。”语气淡淡, 但表情里暗藏炫耀。

李桂花也很捧场,走近了问:“百货大楼买的?是成衣啊?”

“那可不, 省城那边制衣厂做的,这一件衣服你猜多少钱?”张秀梅指了指身上衣服问。

“多少?”

“我想不起来了,”张秀梅说着给闺女一个眼色, “这衣服五十几来着?”

张秀梅这身衣服本就是五十出头买的,纪明钧听着没觉得不对,林静却知道了亲妈的意思,心里忍笑,面上却一本正经:“五十六还是五十八来着?我也想不起来了。”

纪明钧说:“是五十七。”

“五十七买一件衣服!”李桂花瞪大眼睛,她男人月工资才五十七八呢!

张秀梅一脸无奈说:“我刚也说他们呐,每回来都告诉他们别买东西,可他们就是不听,回回来都大包小包,这回更不得了,给我和老林一人买了件衣服,加起来得要百来块,都够几个月的开销了!”

托李桂花刚才大嗓门的福,楼上楼下屋里的人都出来了,前面一栋也是,推开窗往后看,还有人问是什么衣服,怎么这么贵。

“说是呢绒的,又是省城那边的品牌,价钱可不就上来了!”

前后左右楼上楼下住的都是制衣厂职工,布料不用张秀梅多介绍,说个名称就清楚价格了,张秀梅这衣服价格不便宜,但也不算太贵。

但这句“不算太贵”,是基于他们对林静买的这件衣服给出的评价,毕竟羊毛不是出在自己身上。如果让他们自己买,他们就舍不得了。

开玩笑,那可是五十七!

都能顶在制衣厂干了十几二十年的老职工的月工资了。

可能拿五十多的老职工能有几个?楼上楼下加起来两只手能数得过来,大多数人工资也就三四十。

花近两个月的工资买件衣服,他们疯了不成?

张秀梅也在说:“这衣服我本来是不想要的,可静静这丫头非说我穿得好看,不让我脱下来,我也就是想着买都买了,银钱都付讫了也不好再退,就只好留着了。”

纪明钧适时捧场;“您穿着合身,我和静静就高兴了。”

其他人虽说被张秀梅炫了一脸,但羡慕也是真羡慕,这前后两栋住着的基本都是制衣厂刚成立就在这工作的老职工,年纪相差不大,他们中也不乏儿子有出息,闺女嫁得好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