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6节(1 / 2)

加入书签

这种要求当然是能满足的,顾棠道:“冬天常备是皮蛋瘦肉粥、八宝粥跟鸡粥还有猪肝粥这四种。”

包睿就听见常备两个字了,他清了清嗓子,“怎么不说有皮蛋瘦肉粥?我比较喜欢这个。”

这话一落,顿时遭了七双白眼,然后杨力第二个说话了,“那再给我来一碗八宝粥吧?再来一勺糖,今天有点冷,降温的时候来一碗加了糖的,热乎乎的八宝粥简直不要太幸福了。”

剩下六个人也找不同理由点了别的粥。

“医生说我贫血,再给我来碗猪肝粥。”

“我倒要试试老杨说的加了糖的八宝粥有多好喝。”

最过分的是:“唉……我小时候家里穷,从小到大喝的都是稀饭,你这粥让我很是怀念,让我想起我妈当年给我们熬粥的时候。唉……一样给我上一碗。”

等顾棠出去,这人得了整整七声“(ˉ▽ ̄~)切~~”

“人家顾老板才多大?你都五十了。你看人家想你妈?不就是碗粥吗?直接要不就完了。”

“你们借口都找的那么好,你们让我怎么办!”

“不是,你家不是穷吗?你妈能熬得了这种一碗得两根大鸡腿来配的粥?”

“梦里熬过!”这人说得坚定异常,“我那会夜里天天做梦,吃的都是加了肉的粥!还有加了糖的粥!”

鄙视你哦~

顾棠的生意越来越好,8月过完,不仅补上了头一个月的亏损,而且开始大幅盈利了。

到了十一月,基本上就很少有随到随吃的机会了。

等到了十二月,就有客人开始问她年夜饭怎么预定。

甚至还有客人提议不如在一楼加两个单人座,他们不怕被人看。

还有一句听起来稍微有点酸的,“反正他们都有包厢,他们也不会出来看我们的。”

生意这么好,加上员工也熟练了,顾棠给他们加了一波工资,涨幅从500到1000不等,也算是共同富裕了。

第一年过去,顾棠的私房菜馆就在夏海市的高端客户群体里传开了。

菜单从不重复,餐后甜点花样百出,还有赠品——不少人都评价赠品是:为了赠品也要去吃大餐啊!

头一年下来,顾棠整年的纯利润在200万。

等到第二年,利润再次翻倍,不过这还远远没有达到极限。

菜馆一共四间5人包房,一间10人包房,一间20人包房。一般来说,20人包房一晚上最多招待一波客人,5人包房跟10人包房一般都能换一波,也就是说她每天晚上的极限营业额是7~8万。

一个月营业20~22天不等,也就是150万左右的营业额。

去掉成本,利润也能有七八十万。

夏海市是个二线城市,别墅区商铺的价格基本在两万五到三万左右,她五年租期满之前就能攒够钱买下一间真正属于自己的餐馆了。

当然面积不用扩大了,就现在这样挺好的,充实但不会太忙碌,钱也不少赚。

顾棠按部就班冲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在第三年的时候还招了个小徒弟,也就是她原来厨房负责洗菜的小姑娘。

这天早上,顾棠刚起来,就接到了派出所打来的电话,“请问你是顾棠吗?武玉洪的母亲?”

顾棠说了声是,道:“出事了?”

很快,她坐着新买的车子,带着保镖还有小徒弟去了原先住的地方。

事情也很简单,可以说是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武有财去世之后第四年,也就是银行要收回房子的前两个月,闻红喜也过世了,她死在睡梦里,直接就这么走了。

武大海跟武玉洪这一对父子五年下来是完全没有攒够20万的,别说二十万了,就连2万都没有。

房子被银行收走了。

如今父子两个就剩下当初离婚时候顾棠声明放弃权利的那一套房。

这个时候,还是没有拆迁的消息。

父子两个都没有赚钱的能力,日子不太好过。

而且自打闻红喜放开叫他们吃东西之后,四年多的时间,家里的存款被吃了个干净,就剩下四千多块钱,这是完全不够的。

武大海一个月就能赚两三百,武玉洪倒是能多赚一点,毕竟还年轻,也送了这么多年外卖,他要是勤快一点,完全可以像别的外卖小哥一样,月收入上万。

但他不是这样的人。

父子两个过得更苦了,武大海还去社区申请了低保,每月能领大概600块左右。

但是这点钱也不够生活的。

几个月过去,武玉洪先不耐烦了。什么都要他操心,什么都要他干,赚了钱还得养家。

凭什么?武大海这个当爹的,当初给他提供过什么好环境吗?完全没有!

武玉洪起了坏心思。

武大海这小身板,还有一短一长路都走不利索的两条腿,出点什么问题太容易了。

武玉洪装作发愤图强要好好生活奋斗了一个月,然后说带武大海去买东西,之后用从街边不正经的小店买来的迷药把人迷晕了还绑了石头扔到河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