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8节(1 / 2)

加入书签

丁宗光下意识点了点头。

顾棠又道:“而且……丁大哥,你忍心让你的孩子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吗?俗话说三岁看老,你两个孩子一个五岁一个三岁,正是启蒙教育最关键的时候,你考上大学,可以把他们一起带回城的,你可以让他们在宽阔的校园里长大,而不是天天坐在土里玩泥巴。他们可以从小在明亮的教室里上学,而不是在这些土坯房,趴在高低不一拼凑而成的桌子上写字!”

其实这两条建议是相互矛盾的,上大学就四年,如果真像第一条建议说的考上就回来,那他的孩子还是得在泥巴里长大。

不过没关系,张晓楠听不出来这里头蕴含的深意,而丁大哥只要按照他丈母娘家里人的性子选一条容易说服他们的就行。

丁宗光呼吸急促了,他眼中精光频现,道:“你让我好好想一想。”

顾棠又强调了一遍,“丁大哥,你的自我牺牲精神着实让人敬佩,我想给你鞠个躬!”

这边还正说着话,又有人进来了,这次是两个男知青,是从隔壁河上大队来的,“丁宗光,能高考了!能不能给我们借几本书!”

这下顾棠连借书都不用说了。

丁宗光直接道:“等一等。这样……朝阳公社十几个大队,估计想要参加高考的人不少,等他们都到了,我看看怎么办。”

很快,丁宗光的办公室就挤不下了。

一个公社至少来两个人,一路排到了走廊上。

丁宗光道:“这次考试分文理科,语文数学政治是必考项目,文科加历史跟地理,理科加物理和化学,最后一天考英语。书是不能借给你们的——”

下头一片哗然。

“他丁宗光不想考大学,就想拉我们下水?”

“为什么不能借书!我们找校长去!”

等这些人喊了两句,顾棠大声道:“你们安静一些!听丁大哥怎么说!”

不过她说话也没人听,下头还是喊个不停,不过没关系,丁宗光听见了就行。

录取通知书是送到公社高中,然后再由各个大队长拿回去的,罪魁祸首是崔有德,但是这公社高中也不无辜,说白了就崔爱珊那个学习成绩,她要是自己能考上,她至于偷别人的录取通知书吗?

但是高中里没有一个人质疑,就让她这么走了。

按照丁宗光上辈子能不声不响直接走的举动,他估计早就受不了了,所以这也是个铺垫,用得上最好,用不上也无伤大雅。

等下头人喊累了,丁宗光这才道:“学校的书是供给学校的学生用的,你们想看书可以,不能耽误正常的教学进度,每天晚上自己来抄吧。”

能有书就不错了,自己抄印象更深刻,但是正如丁宗光所说,朝阳公社下头十几个大队,平均每个大队20位知青,加起来超过三百人。

今天10月21号,距离初试还有20天,距离正式高考也就不到两个月了,换句话说,书肯定是不够分的。

有人喊道:“高中都没好好上的人就别凑热闹了。”

还有人喊:“凭什么,这头一年肯定是最简单的,而且还放宽了年龄限制,还不限婚育,后头肯定越来越难,万一两年之后又改回25岁了,我该怎么办?”

“哼!我就去练练手,再说今年大家都没时间复习,全看平时累积,我是一定要考的!”

“你们都回去吧。”丁宗光大声道:“我去看看有多少书能借给们,最好再给你们准备一个教室,你们回去准备纸笔,明天早上再来,我看看怎么分配。”

这些人都是从中午等到天黑的,尤其是几个路远的大队,要是再不回去就得摸黑走夜路了。

很快,办公室里就没剩几个人了。

顾棠拉着张晓楠也走了,不过没走远,绕了个圈又回来了。

办公室这会儿已经没人了,丁宗光看见她们回来,挑了挑眉毛。

顾棠道:“丁大哥,能不能让我看看最近的报纸?我怕政治要考时政。”

这个才是她最担心的问题,这个时候考题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虽然有原主的记忆,但是顾棠这次打算搞个大的一锅端,所以一点疏漏都不能有。

刚才没人的时候,丁宗光把她中午劝自己的话都记下来了,而且还按照他丈母娘家里人的脾气又做了几条注释,打算改一改用上的。

而且她刚才还帮着自己劝说那些知青。

丁宗光直接就拿了一叠报纸递给了顾棠,道:“不用还回来了,反正他们拿这个,也是冬天点火用的。”

第150章 谁偷了我的录取通知书

看见顾棠跟张晓楠拿着一摞报纸回来,李美惠直接就皱了眉头,一脸忧愁道:“你们都去了一个下午了,怎么,丁宗光不愿意借书吗?唉……也难怪。”

这话听着就让人不高兴,张晓楠道:“怎么不愿意,丁大哥去安排了。朝阳公社下头十几个大队呢,都来借书,人家丁大哥又没说不帮忙。”

“也不知道你这人怎么回事儿。”顾棠没好气道:“听着像是关心的话,但是怎么听都阴阳怪气的。”

她把报纸往桌上一放,道:“粥熬好了吗,先喝完粥,这一路上衣服都快给吹透了。”

李美惠道:“这是拿回来引火的?我先收起来。”

“别!”张晓楠立即把报纸抢了过来,“这可是顾棠姐专门要回来的。”

“垫床吗?”也有人帮着李美惠说话,“哈哈哈小心蹭一身油墨。”

顾棠喝了口粥,稀汤寡水的,为了让这么点米熬出浓稠的效果,里头还加了不少碱,都快把大米味儿遮住了。

“你们可以不看的。”顾棠扫了一眼帮李美惠说话的男生,这人叫吕松树,才来没两年,喜欢李美惠,不过李美惠是一心回城,完全没把他放在心上。

“能在这上头发表文章的,都是机关的人,我们找不到语文课本的话,这些就都是范文,不管是作文,政治,语法等等,一切都可以用这个来分析。”顾棠拿着报纸,挥得哗啦啦直响,“引火?垫床?亏你们想的出来。”

正好这时候严正涛也带着人进来了,他听见顾棠最后一句话,道:“还好你想到这个。”

顾棠抬头看他,他们一行六个人,人人手上都拿着书,不过都很是破旧了,有些没皮的,有些上头还有各种污渍,有些好像是烧过了,连书角都是黑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