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1节(1 / 2)

加入书签

德妃娘娘倒是有心,但那糕点也确实叫成亲王夸不出口,他一个小小的王爷都如此挑剔,何况甚么山珍海味没有尝过的天子,天子能面不改色的吃下德妃亲手所做的糕点,还出言夸赞,动作十分自然从容,显然这并非是天子头一回尝德妃娘娘的手艺了。

就是这般才叫成亲王觉得怪异,尤其亲眼所见时,成亲王心里满是震惊,当今这态度委实奇怪了些,非是普通的宠爱。

尤其还叫成亲王联想到了先帝身上,当年先帝宠爱苏贵妃时,也是这样百般纵容,甚至到了是非不分的地步,当今对德妃倒是比不得当年先帝待苏贵妃那般,但在夸赞上倒也同样是是非不分了。

成亲王敬重王妃,陪着王妃用过了午膳,这才往书房去,早就候在书房的一小厮见他到了,上前两步见礼,掐着笑:“王爷,慧姨娘知道王爷今日回来得晚,特意请了奴才来瞧瞧,说是要亲自瞧过了王爷才安心。”

成亲王后院也有受宠的妾室,因着容貌出众叫成亲王偏疼几分,平日也多给几分颜面,但现在成亲王没有功夫应付爱妾,只摆摆手,随意把小厮给打发了:“去回了慧姨娘,本王无事,叫她不要多想了,本王还有事,等下回得了空就去看她去。”

小厮还要说,但见成亲王面上有些不耐,到底不敢多言,只得回去秉了慧姨娘去。

成亲王后院的姨娘们入府时间也不断了,平日小事上成亲王对她们偏疼,但在其他事情上,成亲王还是能分得清的,更倚重王妃这个正妻,其次便是王妃的侧妃。

成亲王不由得想到宫中去,后宫嫔妃与臣下府上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嫔妃上边还有中宫皇后,皇帝对中宫是敬重的,对后宫嫔妃到底会轻慢两分。

德妃位列四妃,到底上边还有贵妃,还有皇后,不是正宫,成亲王想到方才他待慧姨娘的态度,不由得点了点头。

像他这样对王妃之下的后院妇人才是对的。

成亲王入宫后,被召见过的两位朝臣,贺、靖两位大臣也纷纷入宫谢了恩,就此皇长子的四位伴读定了下来。钟萃还特意给四位伴读挑选了礼送到府上。

皇长子挑选伴读的事闹哄哄的,朝堂上下尽知,到如今彻底定下才平息下来。江陵侯府也是知道皇长子挑选伴读的事,原本还以为钟家作为皇长子母族,无论如何钟家也会出一个伴读,直到伴读人选定好,江陵侯府也不曾等到从宫中发来的旨意。

钟家大房没有合适的人选,但二房、三房却是有年纪合适的,出嫁的钟家女也都是嫁入了高门,按理若是挑也总是能挑出来,身份也不差,但跟钟家沾亲的却是一个都没选,甚至连颇得皇帝赏识的御史赵大人赵家也没有丝毫动静。

天子与朝臣商议完国事,赵励被留了下来,闻衍往后靠着,喝了茶水,看向挺直站着,一言不发的赵励,沉声开口:“朕挑了贺靖两家,爱卿心中可有怨怼?”

赵励模样冷静,并非那等谄媚讨好的人,抬了抬手:“臣不怨。”

相反,赵励越加证实了心中的猜测,心里的波澜已经平复下来,他心里有一团火,这团火如今只刚起了苗头,但赵励满身的血气上涌,汇聚,知道那团火总有一日会壮大,爆发。他要做的,就是在这团火成长起来前,在一旁安心的守着,护着。

赵励猜到了当今的打算,身为德妃娘娘的姑父,赵家与宫中的德妃母子本就关系紧密,任何人都会把赵家打入大皇子党,赵家天然就是站在大皇子这边的,并非是那等需要用利益绑在一条船上的。

陛下为皇长子挑选的伴读皆出自重臣家中,对皇长子的有益,若是换成赵家,反倒是画蛇添足了。这一点赵励看得分明。

闻衍眼一抬,身边杨培便心领神会,取了一张折子递给赵励:“你倒是聪明,朕倒是没有看错人,你在佥都御史这个位置上也坐够了,是时候升一升了。”

赵励手上的折子,正是吏部呈上来的调任折子,闻衍已经批过了,不日就将要发下去。赵励从正四品的佥都御史擢升为正三品的副都御史。

皇子挑选伴读,母族向来会择其一,这也是历来心照不宣的,但这回皇长子选伴读,母族以及沾亲的尽数不挑,闻衍有心补偿,这个正三品的副都御史就是交换。至于补偿到谁头上,皇子母族的亲眷自然都是作数的。

赵励若是回答得叫他不满意,皇子伴读倒也不是不能加,但同样这一份折子也就送不到赵励手上了,到现在,当今仍旧在考验他。

赵励捧着折子,心如擂鼓,额间汗滞顺着脸颊滴下。哪怕是早就对此表示理解,但若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有丝毫动摇,没有忍住选择了当下的利益,都会错失往上爬的机会。

第158章

那他将终身止步在这个四品官的位置上!

赵励心中一秉,一颗心紧紧提着,他从寒门举子走到如今,在京城中站稳了位置,但赵励知道,还不够。

京城这样的地方,只是区区四品官位,只能仰仗着岳家的势,在赵励这等胸有抱负的官员心中,心里都是不好受的,京城的大员实在太多,就是岳家钟家也不过在上层处于末端,不敢开罪了前边的勋贵们。

好在总算叫赵励看到了机会,从宫中的德妃母子身上看到了希望,并开始揣摩起了当今的心思,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地位,若是要再往上升,除了破格提拔,就只有熬资历,熬上数载才得一个机会。

赵励哪里甘愿像岳家的舅兄一样,在位置上十几年都无法提拔上去,只能借着一点侯府势力,每日无所事事的混日子。赵励紧紧的握紧了那折子,心里涌上的百般思绪都汇聚起来,赵励为人素来冷静,但现在心里也忍不住一荡,拜服的朝当今叩谢:“臣赵励谢陛下赏识。”

好在他没有昏了头,这一步棋终究是走对了。

闻衍端坐上位,眉目略有些清冷,衬得有些无情了些:“起来吧,你应该要谢的是德妃。”

要不是因为德妃的缘故,赵励如今还入不了天子的眼。赵励有些才能不假,但资历不如朝中其他官员,回京时间尚短,根基浅薄,朝中比赵励更有才能的人不少,依赵励的才能,数年后也能入了当今的眼,但这些年也只能在官场沉浮,若是这些年在官场中不幸出了差错,也有可能早早就削官回乡去了,出不了头。

赵励知道这个道理,心甘情愿的朝后宫的方向施了一礼:“臣谢过德妃娘娘。”

闻衍面色稍霁,嘴上却吩咐:“朕要交给你一件事。”

赵励回到府上,赵夫人钟明兰带着丫头迎了出来,迎着赵励往正房去:“妾身方才就想到老爷应该是快回来了,刚从母亲说了声,出来就见老爷家来了。”

跨过门栏,赵老夫人坐在房中,赵励同老夫人见了礼,问起她们今日的行程:“母亲和明兰今日去了城郊上香,一路上可有累着?那庙宇可清净?”

赵老夫人连连点头:“清净清净,后院里倒是安静得很,只有几家官家夫人们,都是贵人,轻言细语的,碍不到哪里去,今日不止我们,还有明兰娘家钟家也在。”

赵励转头看向钟明兰。钟明兰轻轻颔首,小声说起来:“母亲说的是,今日我们也是到了城郊的庙宇后才见到的,走时倒没得嫂子们派个人来说一声的。”

钟明兰脸色有些勉强,不欲多谈。

赵励心里一转就猜到了两分,钟家近日烦心的只有皇长子挑选伴读的事,按钟家的意思,皇长子的伴读应该从钟家选,再不济也可以从出嫁的钟家女家中挑选一位出来。

钟明兰被钟家请回去几回,钟家借她的口在赵励面前探听过,还挑拨钟明兰在赵励面前埋怨,让赵家去争这个位置。

钟明兰和老夫人这对婆媳对皇长子伴读这个位置确实心动,也数次在赵励面前暗示,换来换去的说给他听,赵励想着,若是当时他叫她们给说动了,又丁点犹豫,当真去争了皇长子伴读的位置,哪里还有今日的事。

赵励一手覆在钟明兰手上:“钟家的事你不用听,也不用去管,过几日应该便有旨意下来了,这些时日若是钟家召你回去,你找由头给推了吧。”

钟明兰不傻,很快就领悟到了赵励的意思:“老爷的意思是…”

赵励在她手上拍了拍,往房中两侧看了看,示意她还有下人们伺候着,打断她:“夫人也准备准备。”

钟明兰重重的呼吸过,好一会才平复下来,脸上容光焕发一般:“妾身知道了,前两日吹了风,有些头疼,这几日正好在府上休养,却是不能出门了。”

上边的旨意发到赵家,却没有送到钟家,自然会让钟家对赵家不满,但干系到赵家前程,钟明兰当然选赵家。

钟家原本的意思,也口口声声的说过她们这些出嫁女有份,也有资格做娘家挑选入宫做皇长子的伴读,现在这功劳落在钟家姻亲府上,也不算落到了别处,毫无关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