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7节(1 / 2)

加入书签

李太医很快赶来,还不等他行礼,高太后先开了口:“先去看看皇帝的情况。”

“是。”李御医目光只一眼便在殿中打量过,在刘御医身上多看了两眼,弓了弓身,快步到了榻前,开始为天子看诊。

殿中大气不敢出,尤其是殿中伺候的宫人们,更是怕触怒了主子霉头的,穆妃禧妃等人见高太后当真听从了那德妃的意,又请了一位御医来,心里的酸楚几乎要溢出来。

陛下宠信这德妃便算了,她们还能咒骂几句,这德妃是仗着一张惹人怜爱的脸才入了天子的眼,这也是这等庶女们惯用的手段了,楚楚动人,我见犹怜,只是为了勾住男人的心,哪里有她们这等嫡女出身的贵女们那般知书达理,习的都是正经的仪态规矩。怎的连太后都对她这样维护,这等时候还随着她胡闹,当真依了她的。

也不知道这德妃是如何入了太后的眼的,她们入宫多年都只能在永寿宫外给高太后请安,只有这德妃能入了永寿宫,亲自得了太后召见的,这德妃长得这样一副妖言惑众的面貌,便是放在世家里,也是不招上边婆母们喜欢的,太后娘娘竟然没有不喜的。

李御医不敢耽搁,仔细的查验过,再三确认了,这才收了手,恭敬的朝高太后回禀:“回娘娘话,陛下身子并无大碍。”

嫔妃们脸色一喜,扬着笑朝钟萃看去。

高太后面色不变:“当真?”

“是。”李御医是专为高太后看诊,自是毫不隐瞒,论医术与那刘御医只在伯仲之间,天子的身子没有大碍这一点他是肯定的:“只是臣一时也不知陛下为何会突然晕倒,陛下身体强盛,正当年华,比之常人的身子却是要好上不少的,按理来说…”

刘御医截断他的话:“陛下身体强盛,并未瞧出有何异症来,但再强的身体也有疲乏之时,李御医不常为陛下看诊,对陛下的身体状态所知甚少。”

李御医不与他争辩,何况刘御医才是天子的御医,对天子的身子状况自是要比旁人知道得更多,医者之间,便是医术伯仲之间,但论及其他,也是有强弱的,刘御医对天子的身体情况知道更多,李御医对太后娘娘的病情知道更多,在谈及情况时,李御医便不如刘御医那般详尽,他轻轻点头:“刘御医所言也并非没有道理。”

但李御医心中却闪过疑问,据他所知,天子前朝已封笔好几日了,没有折子送来,陛下也没有召见朝臣议国事,按理陛下这几日应是歇息足够了的。

两位宫中御医都前后看过了,既然都口口声声断定天子身子无事,高太后只得摆摆手让他们下去。

从陛下晕倒到如今,时辰也不早了,何况高太后对两位御医的医术自是信的,便召了杨培来:“既然皇帝无事,那你们便好生伺候着,刘御医也说了,陛下晕倒乃是身体太过疲乏导致,你伺候在陛下身边,要不时劝上几句,要皇帝多保重龙体才是。”

杨培今日也被吓得够呛,连忙回道:“太后娘娘放心,老奴定会好生劝陛下的。”

高太后接到传话的时候,原本正陪着长孙,得知天子出事,只来得及吩咐人好生照料皇长子,便带着人匆匆赶了过来。

钟萃走在高太后身侧,身后还跟着一众高位嫔妃们,钟萃抿了抿嘴儿,朝高太后道:“娘娘,今日是臣妾莽撞了。”

高太后看她一眼,余光瞥过身后的嫔妃们:“不怪你,你也是为了皇帝的身子着想。”

包括其他的嫔妃们心里打的什么主意,高太后心中也是一清二楚的,她们不过是想借她的手来铲除敌人罢了,这些后宫手段她再清楚不过,哪里会听信她们的一面之词。

何况,皇帝还昏迷着,她们竟然还有心思勾心斗角,铲除异己,实在叫高太后心中不悦,也难怪皇帝对她们并不宠爱,连这德妃的一星半点都比不上的,反倒是这德妃,能在那等情形下还依旧坚持让请其他御医来一同会诊,足以见得她对天子的关心是真心实意的,天子对她偏疼几分,倒也是能理解了。

进了后宫,高太后摆摆手,叫其她的嫔妃们先各自回了宫,钟萃跟着一路到了永寿宫,皇长子明霭方才由着嬷嬷们陪着,这会儿窝在嬷嬷怀里昏昏欲睡,但不时又强撑着睁眼,问嬷嬷要母妃。

钟萃一到,他立马扑进母妃怀中睡了过去。钟萃抱着人,朝高太后告辞:“娘娘早些歇息,臣妾告退。”

高太后轻轻颔首,折腾这一趟,高太后也累了。

钟萃抱着人出门,身边嬷嬷见她抱得吃力,想接过来:“娘娘,不如让奴婢来抱吧。”

刚说完,就见在钟萃怀里的皇长子睁开了眼,使劲往母妃怀里拱,钟萃连忙在他小身子上拍了拍:“嬷嬷说笑的,母妃抱着你,不让别人抱着。”

皇长子养得好,钟萃身子骨本就瘦弱,如今他一日日的长大,重量也一日日增长,钟萃已经险些抱不住他来了。得了钟萃的保证,他这才闭眼,重新在母妃怀里睡下了。

嬷嬷讪讪的笑笑,钟萃轻声说道:“嬷嬷别在意,夜里了,他粘人。”

嬷嬷也是知道的,他们这位大殿下,一入夜里谁都哄不住,只肯粘在娘娘身边,别人都碰不得,连秋霞两位嬷嬷,娘娘身边伺候的几个大宫女都不行:“娘娘放心,老奴明白的。”

高太后在徐嬷嬷的伺候下洗漱完,上了榻,徐嬷嬷伺候在帐子外,正当徐嬷嬷以为高太后睡下,准备下去时,帐子里传来高太后沉闷的声音:“你说,那钟氏到底有没有居心。”

徐嬷嬷心里一跳,诧异的看向帐子,又很快移开,嘴角蠕动了半天才回道:“娘娘,依、依老奴对德妃娘娘的了解,她却不像是那等人的。”

说着,徐嬷嬷平静下来:“那些暗示说克人的叫奴婢说就是无稽之谈,那德妃得宠好几年了,眼看皇长子都快要到启蒙之龄了,若是有这妨碍,早便成型了,还能等到如今的。”

徐嬷嬷没说,何况是选秀入宫的秀女,早在入宫初便已经调查过身家背景了,娘娘们的生辰八字都是送去叫大师们看过的,若是那等当真有妨碍的,哪里还能入宫的。江陵侯府当初送进宫的人不是德妃,但送来后,宫中也是把德妃的生辰八字送过去了的。

徐嬷嬷不敢妄加揣测高太后的意思,只挑了过了明路的说出来,里边高太后轻笑一声:“你跟在哀家身边这么多年,万事不沾,倒是难得见你为后宫嫔妃做解释的,这钟氏倒也有几分本事。”

高太后想起曾经天子来请安时,曾告诫过皇帝要雨露均沾,尤其是后宫嫔妃们,要平衡好,不能专宠于一人,尤其德妃钟氏已经诞下了皇长子,皇帝去其他宫室坐坐才是正理,她身为太后,自然更乐见于看见后宫子嗣繁衍。

不过叫皇帝当时便拒了,按皇帝的意思,皇长子已是他选定的下一任储君人选,自然要确保皇长子的利益不受侵犯,在皇长子未成长立住之前,后宫陆续有其他的子嗣降生,将会威胁到皇长子的地位。

高太后觉得,只要立下嫡子来,身份抬了上来后,宫中便是降再多的皇嗣也碍不到长孙的地位的,皇帝推脱,无非还有一层那德妃钟氏的原因在,高太后对钟萃并无不满,只在这一点上叫她难以理解。

但今日之事却叫高太后有些领悟。高太后一直当天子正当春秋时,认为后宫中再降生子嗣也无妨,反倒显得宫中热闹,长孙往后抬成嫡子,等天子年迈,再把位置传到长孙手上,这便是各自欢喜的。

但这些的根本是皇帝好好活着,但若是皇帝如今日这般突然倒下,届时长孙年幼,后宫嫔妃携着皇嗣争夺帝位,嫔妃们背后各自有代表的世家,届时朝堂上定然一片混乱,拉帮结派,乌烟瘴气,这哪里是高太后愿意看到的。

尤其,高太后亲眼看到这一群嫔妃行事,她还在,天子也无事呢,都想着搅风搅雨的,若是当真有一日成了这般,高太后几乎能想见那番情形来,她是绝对不会允许这些发生的。“这几日你多注意点,若是宫中有甚谣言,便及时给处置了。”

徐嬷嬷脸上顿时笑开了:“欸,老奴省得。”

太后娘娘到底是愿意保德妃娘娘的。

钟萃带着人回了宫,只草草洗漱了一番便歇下了,又命人多注意着承明殿那边的情形。

闻衍身在黑暗中,他睁不开眼,只听到耳边不断的数道女声传来,声音十分的尖刻,似乎是在共同的针对一个人,她们说她克人,她们说都是因为她。

陛下…德妃…

这些词汇涌进脑海里,叫闻衍十分烦躁,又带着焦急,想训斥这些刻薄之人,告诉她们,跟她没关系!

闻衍蓦然睁开眼,一下坐起身。

杨培已经守了一夜了,得见天子醒来,杨培几乎喜极而泣:“陛下,你终于醒了。”

闻衍在四处看看,头一句便是:“德妃呢?”

杨培一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