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节(1 / 2)

加入书签

杨培自然知道这个她是谁,朝外边看了看:“回陛下,还在的。”

闻衍顿时烦躁起来,手中的折子扔在了案上,显得十分不悦:“朕都说了不见她,非要在外边等着,朕看在皇长子的份上,待她这个生母已是多有恩典,偏生她倒还不知足,如今还跑到前殿来胁迫朕了,朕看她简直就是胆大包天,太过放肆!”

“叫她走!”

杨培忙摆摆手,叫人去殿外通传陛下的意思。御前宫人出去不过须臾,很快便回来复命了,为难的看着端坐高处的天子:“陛、陛下,嫔主子说想面见圣上。”

天子都开了口,还叫人给撅回来,无疑是在质疑天子的命令,普天之下,又有几人胆敢跟天子对着干的!闻衍气得面色涨红,胸脯直抖。

“陛下,陛下可还好。”杨培还是头一回见陛下气成这样,关切的围了过去,要他说,这钟嫔的胆子实在太大了些,便是此时顺着几分陛下又如何,陛下虽口口声声的说她放肆,却是连半点惩罚都没有的,这在杨培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他伺候陛下多年都是头一回碰上。陛下这样的态度,可见不过是心里着实气恼了几分,待时日久了,陛下自然气消了,何必非要现在跟陛下对着干的。

自古以来跟陛下对着干的,又有几个落了好下场的。杨培在心里不由得替这钟嫔惋惜,原本那可是以后的中宫娘娘呢,好好的不听陛下的话,非要闹一闹,陛下眼中可不是那等能容沙的,这回不止这中宫后位的事没了,指不定还招惹了陛下的厌弃,落得了个跟早前那淑贤二妃等人一般的下场来。

眼见天子气息顺了下来,杨培已经候着等着陛下开口了,却见陛下咬牙切齿的:“行,她不是要见朕么,让她进来,朕倒是想看看她要说什么?”

杨培一愣,过了两息才反应过来,命人请了钟嫔入殿。钟萃在殿外足足站了一个时辰,这会得了命,刚抬腿,身子险些一个踉跄,她定定的稳了下来,紧紧提着匣子踏进了殿中。

闻衍已然冷静下来,看她走进,面上丝毫没有情绪:“钟氏,你非要见朕,若是说不出理由来,朕可治你的罪!”

钟萃心一紧,紧握匣子的手微微带了些力道,让钟萃心里也生出了力气来,她抬头认真看向御案上的天子:“臣妾是来问陛下为何不收这书籍的?”

“就这?”闻衍目光落到她手上。

钟萃点头:“是。”

“朕身为天子,自是为国事烦忧,岂有把你这等小事放到前面来的,便是为了此等小事来前朝叨扰,朕看你是半分规矩都不懂的,既然你如此胆大妄为,朕罚你…”

“陛下。”钟萃打断他,眼里满是不认同:“陛下身为天子,说话可是作数的?”

闻衍不悦:“朕是皇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自然是作数的。”

钟萃扬了扬手上的匣子:“陛下曾说若是有不懂的地方,得了闲便自来寻了陛下,请陛下为臣妾解惑,此事陛下可还记得?陛下亲口承诺可还作数?”

闻衍想了好一会才想起来此事,这恩典确实是他说出口的,当时不过是看这钟氏一心好学的份上才应了此事,这钟氏过后也曾问过数次作不作数,她提的也并非是甚难以接受的,闻衍也应了,此后便再也没听她说过这话,叫天子都险些忘了。

他细细想了想,这钟氏不再拿作数来说事后不久便有了身孕,次年便诞下了皇长子明霭。但当时是何等情形,不过是见她委屈,想着不过占不了多少时间,随口一说罢了,换做旁人早就该知进退,得了好处便过了,她竟然还一脸委屈,不依不饶了!

第113章

闻衍气急,平复下来的心绪又起伏起来。但闻衍身为天子,自幼习帝王权术,掌人心莫测,到底很快自持下来,“朕亲口应允之事自是作数,朕应下你的启蒙也教导了,连论语都教过了。”

除开教她读四书五经外,他还教导她如何温习,替她查验进度。若是钟氏身为男子,便是把这些书吃透了,都能下场去考童生试了。闻衍这话便是往深了告诉她,这数已经在作了,叫她不要得寸进尺。

堂堂天子,岂有受女子辖制的。但叫钟萃这闹一通,还拿出了冠冕堂皇的由头来,闻衍也不好再如同先前一般待她,忍着心里的憋闷,语气稍稍缓和两分,朝钟萃摆摆手:“你也说了,要得闲了。前朝国事繁忙,朕哪有时间替你看这些的,钟嫔带回去自查吧。”

杨培在一旁可是全程的看见了陛下的态度转变的。心中满是震惊,前几日御前当差的宫人几乎人人自危,恨不能远远的离了前殿一些,加之陛下今日这般怒火,杨培本以为这钟嫔娘娘的日子是到头了,往后不得天子宠爱,招了厌弃,在宫中便如那落入泥地里的花瓣一样。

谁知陛下不过叫这钟嫔三言两句的说了几句,先前的勃然大怒便消弭了下去,反倒话中还多了两分妥协之意,像是在借此把钟嫔给哄出前殿,回那缀霞宫去。

钟萃咬咬嘴儿,天子话说得明白,国事自然是比她的私事更重要,钟萃哪里敢质疑国事重要与否的,若她当真把自己的私事放在了国事上一同论之,便该成为史官笔下的妖妃了。这个罪责钟萃可担不起。

史官笔下锋利,莫说一介后妃,便是历朝皇帝功绩都由他们来记载,在位宠信了妖妃的皇帝在笔下多是不学无术,大腹空空的无能皇帝,要留给后世口诛笔伐的。

明霭在上辈子便叫史官狠狠记了一笔,说他登基不过数载,却大兴酷吏,生性残暴,诛杀了无数官员,连母族都不放过,足见心狠手辣。

一生概括,却无一正面描述。

如今她还在,钟萃自会竭力的阻止上辈子的事情再发生,皇子也从小天真善良,应该如同陛下这般叫百官信服,受人敬重。陛下若忙于国事,她也应当理解。

钟萃听不出天子话中深意,不知天子拿话搪塞,她非要面见天子,本就是等一个理由,更相信是讲理之人,如今陛下果真给了理由,钟萃心中那股倔劲就散了,顺从的福了礼:“臣妾知道了,书籍和大字、韵诗等,臣妾会一一自查好的,不叫陛下再为臣妾操心了。”

她提着匣子正要告退回宫,正要跨过门栏,身后闻衍突然开了口:“等等。”

钟萃回头,眼中有些狐疑:“陛下。”

闻衍沉声“嗯”了声,目光却不由得放到了钟萃手中提着的匣子身上,大字、韵诗等本是读书人最基础要学的,闻衍却突的想起这钟氏本是他定下的中宫皇后,身份与旁的嫔妃不同,是过了高太后那关的。

立后之事容不得马虎,便是彭范两位太傅对此都极为关注,多少次在暗地里探听天子何时下旨把事情给定下,皆被闻衍以还不到时候给堵了回去。

他若是不管这钟氏的学问,由着她自己自查,那该何年她才能达到天子对中宫的要求,出口成章,七步成诗的?何况这钟氏尚且并未做有犯宫规之事,闻衍便是想换人,高太后那边头一个就不会答应。

闻衍脸色变幻,眼中复杂起来,对着钟萃手上的匣子努了努:“放着吧,朕闲下来就看一看。”

分明是他不高兴,身为堂堂天子,只一个嫔妃罢了,向来该是在天子面前俯首帖耳,这钟氏来前殿,非但不俯首帖耳,反倒质问起了他,如今还碍于她的身份,连天子一时都动不得她了。

自己一手挑出来的人,如今却是碰不得说不得,还要捏着鼻子给她查验进度,闻衍心中恼怒不已却又拿她毫无办法,叫天子生生遭了回有苦说不出的苦闷来。

“不用了。”钟萃十分贴心:“陛下忙于前朝事务,是臣妾先前想岔了,陛下应国事为重,这书臣妾便带回去细细查就是。”

闻衍堂堂帝王,头一回出尔反尔,弯下腰来,未料还叫人如此不领情!天子多疑,头一个便怀疑钟萃用心,闻衍下意识仔细朝钟萃看去,却见她目光清澈,能叫人一眼看到底,脸上十分认真。

她说的是真的,也是真心实意这般认为才一五一十同天子回禀。但就是如此却叫闻衍心中宛若有一团火,但这火在五脏肺腑不停横冲直撞,怎么也发不出来。却还不得不把自己先前的话给吞了回去,安抚着人:“无事,朕既然应承了你,自该应承到底,国事虽繁忙,但总有空下来的时候,你放着吧。”

钟萃面上还有些担忧:“当真不打扰陛下吗?”

闻衍咬咬牙,几乎从牙里蹦出几个字来:“不打扰。”

钟萃信以为真,这才同意下来,把匣子递给杨培,见天子已经看起了折子来,朝陛下福了福礼,这才告退。

杨培提着匣子,见钟嫔告退,陛下又端坐御案后,不发一语的,态度尚且不明,心里也跟着直打鼓起来,不知陛下到底何意。又忍不住想起陛下先前待这钟嫔的态度来,先前连他都认为钟嫔这回怕是完了,谁知人钟嫔好好的,连送去缀霞宫的匣子都留了下来。

要是早知这匣子会留下来,何必还要叫人送回去的。

杨培在心里嘀咕,陛下待钟嫔的态度实在叫他费解,但杨培又着实想不通,只能把这心思给放下,好生伺候着,陛下怎么吩咐便怎么做,余下怎么折腾都与他一个奴才无关。

钟萃出了前殿,刚踏进后宫,正准备回缀霞宫,便遇见从永寿宫来的宫人,见了她,宫人满面笑容的说了起来:“太后正派奴婢来请娘娘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