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2节(1 / 2)

加入书签

丘陵山地虽然也不如平原好进军,但这算是西南西北的唯一一个缺口了,季元昊几经试探和挪移,最终把战场锁定在这个对他们最有力的区域。

逼得杨延宗也不得不率军出临原安营扎寨,双方展开了正面的丘陵大战。

这半年时间,杨延宗也实在忙得很,战事如火如荼,他全神贯注都在这上头,有时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送回给苏瓷的信很多时候只有匆忙写下的几行字,“安好,勿念,待春暖花开时,你再携儿缓缓南下不迟。”

待到真二月开春,苏瓷携六个月大的宝宝乘车慢慢往南的时候,战场已经定在临原有一个月时间了。

双方可以说是旗鼓相当,各有胜负。

只不过,杨延宗已经不想拖下来了。

“江南稠富,米粮不断,而徐文凯等将乃当世英杰,不管统战之力还是战力,俱是佼佼者。”

更重要的其实是季元昊。

不得不说,季元昊这个人虽然有不少让人诟病的地方,但他能屈能伸,深知利弊,自己虽不熟战,却极重极能放手放权给徐文凯。

有他这么一个统帅在,再有举一国之兵及国力,可以预见的,敌军续航能力有多强。

这样的续航能力,而徐文凯等人的本事杨延宗也深知,如无意外,这场战事将会旷日持久。

——这就绝非杨延宗愿意见到的!

一来,作为守方,杨延宗深知久守必失。

二来,更重要的是,他初据西南,短时战役还好,却并不适宜拉开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他此刻更需要做的,就是以最快速度攘外安内,站稳脚跟,继而将西南和西北牢牢握在手里。

所以,季元昊必须死啊!!

只要季元昊一死,朝廷大军必乱,他趁不趁机反进军另说,而朝廷却必然无法再这么高度一心来征伐他了!

久战问题将立即迎刃而解。

深夜,偌大的帅帐之内,杨延宗端坐在十二扇猛虎下山巨屏的帅案之后,他手指快速轻点案角,厉眼微微眯起。

火候也到了。

——杨延宗之所以出陵山关筑营寨于临原西,出了上述的军事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他先前埋下的某颗棋子,火候已经差不多了。

季元昊是皇帝,哪怕不肯枯坐中军身侧也是拱卫重重众军簇拥,且他非常聪明,也放了替身王旗,开战之后,杨延宗的细作是很难真正锁定他的真身所在,更甭提其他了。

杨延宗欲杀季元昊,就不能用寻常方法。

反间计,策反季元昊身边近人继而里应外合才是上上策。

还别说,杨延宗手头还真捏有一个。

他抬头问阿川:“他那边如何了?”

说到这个,阿川面上也不禁露出一丝轻快之意:“已经差不多了。”

毕竟,那位也不笨不是。

都十八九岁的人了,皇家父子,倾辄成仇不鲜见,尤其是他这样一个敏感而艰难的排行,这可以说是唯一一个机会了,不抓住,就永远不会再有了。

杨延宗露出一个耐人寻味的微笑,换了是他的话,最终必会有所决断的。

他想,那人应也会如此。

杨延宗点点桌案,提笔亲自手书一封,递给阿川:“给他。”

寥寥几笔,加了私印,却是一封约见私信。

端看那人愿不愿意来了。

至于那人是谁,说来也很熟悉,杨延宗认识,苏瓷也认识,正是任氏为季元昊所生的嫡长子,季子穆!

第112章

朝廷大营。

这是一个位于核心区边缘的营帐,规模不怎么大,摆设也只有简单的制式物品,看着和普通裨将的营帐并无多少差别。

帘帐一撩,一个十五六岁的戴甲少年进了营帐,头盔甲胄血迹尘土,一进帐内,一直努力挺直的脊梁这才松懈了下来。

他身后还有一个比他高大半个头、十八九岁的戴甲少年,比起前者,这已经将近及冠的大少年明显要成熟得多,他站在营帐前和亲兵以及几名小将说了两句,待后者也先回去梳洗了,这才转身撩帘进帐。

这大少年就是季子穆。

季子穆身上的血迹和污垢更多,连铠甲都被撕开了好几道口子,季子治赶紧过来帮他卸甲,亲兵已经抬了热水过来,季子治急忙帮着擦洗和包扎伤口。

少年已经渐渐长宽初具成年人宽度的肩胛胸背之上,一道道新伤旧痕,季子治小心把金创药撒上去,伤口肌肉一瞬收缩,但季子穆却始终紧紧抿着唇,没有露出多少痛色。

——连这一点点痛楚都承受不了,他还能做什么?

没了亲娘的孩子,成长总是飞快的。过去的季子穆,尚有几分少年冲动和脾性,只是经过这么一年多时间的沉寂,整个人长大得飞快,会吵会闹,那是因为心里尚存有希望和信赖,当彻底绝望之后,这所有的情绪都尽数沉寂下来了。

世态炎凉,人间现实,这两年时间,兄弟两人体会得实在太多太多了。

在军中战中,季子穆是真的拿命去拼的,伤痕累累也就没什么出奇的了。

因为他深切知道,机会来之有多么不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