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2节(1 / 2)

加入书签

她挑灯夜战,杨延宗就不干了,他回家够晚了,她居然忙得比他还晚?

在第三天推门进屋她没有反应,只顾埋头聚精会神,他直接过去把账册抽了,把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的懵然抬头看他的苏瓷打横抱起,他恼道:“给你这个可不是让你熬油点蜡的!”

他转头吩咐阿正,规定了,“每天只许她白天干,每天干三四个时辰,再不许多!你们盯着。”

“可抚恤还等着呢?”

他恼:“底下人干什么吃的,他们会看着办,不差这几天功夫!”

杨延宗瞪了她一眼,苏瓷只好举起双手投降了,“行,行,都听你的。”

杨延宗这才满意了,两人搂着,翻滚进被窝,嬉闹亲热了一会儿,苏瓷圈着他的脖子说:“你吃饭了吗?”

“吃了,在营里吃的。”

自从前些天那事,杨延宗就自动自觉形成了报备的习惯,就怕苏瓷误会他。

他用力亲了她一下,问:“那你呢,今天有没有多喜欢我一点?”

他卸了发冠,披散长发,在被窝里嬉闹乌发有些凌乱,一双眼线浓长的凌厉眼眸显得幽黑明亮,在她胸口亲了一下,抬头问道。

苏瓷:“……”

杨延宗十分着紧这个问题,几乎每隔两天就问一下进度。

不知道还以为在搞工程呢。

真让人压力山大。

她只好“嗯嗯嗯”胡乱点头糊弄过去了,赶紧搂着他的脖子亲回去,把他的嘴给堵住。

杨延宗果然被成功转移了注意力,他喘了一声,像含着蜜糖一样舍不得松开,仰头和她唇舌交缠一会儿,就迫不及待反压回去!

很快帐内就响起了剧急的呼吸和喘气声。

……

就在苏瓷忙碌着账册事情的时候,虔王与坤氏的矛盾悄然到达了顶峰。

事件的起因,是因为要给小皇帝挑选太傅。

小皇帝今年才九岁,还是虚岁,教育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自喻,于是在老皇帝入葬封陵之后,这挑选帝师的工作就提上了日程。

最后,坤太后和坤国舅给老皇帝挑选了内阁阁臣陈文儒,文渊阁大学士吕世平,文华阁大学士张广英,中极大学士奉思信、贾文东,还有内阁次辅坤国舅本人,以及一众侍讲侍读的的庶吉士、学士等。

阵容不可谓不豪华,学识不可谓不渊博,只可惜这些人却有一个特点,就是一般都是年纪大的,立场中庸,而且多是寒门出身,没什么世家背景的。

小皇帝要读书,他重点是读书吗?

当然不是,他今日读的书学的道理,都是为了他日亲政做准备的,为了御极四海,为了坐朝理政。

他重点不是读书,而是在读书中学会帝皇之术。

显然,这群中庸寒门是不行的,一来,他们不会敢顶着坤氏的虎视教会小皇帝独立坐朝的本事,另外他们会不会也是一个问题。

二来,小皇帝显然是没法从太傅团里得到什么助力了。

没错,坤太后和坤国舅并没那么想还朝给小皇帝!更不欲将小皇帝翅膀养得太硬,以免将来反噬。

虔王一看这太傅阵容,他就不干了!当天,虔王与坤太后爆发激烈争执,旁的虔王都能让步,但这个不行啊,你哪怕给个中等阵容,也不能这样啊,这怎么行?!

他直接把太傅名单掷了,这个向来温文隽秀的男人首次拍桌大怒,坚决表示不同意,他说,帝师无论如何也至少从六部尚书侍郎之内各选一人,轮流给小皇帝讲述各部关窍,另外还得添上内阁首傅左丞相冯太师!

冯太师虽平日看着什么都不理像个白头不倒翁,但这人心里什么都懂什么都明白,姜辛老辣,只要说动他肯真心去教小皇帝,他一个人就能抵上面一整个豪华太傅团。

坤太后自然是不肯的,兄妹俩屡次和虔王争执不下,甚是适当退让了一些,可这次事关小皇帝将来,虔王寸土不让,让两人十分恼火。

坤太后:“哥,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她冷冷地道。

本来,他们的争吵是背着小皇帝的,双方都没有在小皇帝面前表露不和谐,只是随着拉锯战日渐持久,小皇帝等了很久太傅也没定下,也敏感意识到什么,开始询问了。

“虔王对皇帝影响太大了,本就不是件好事。”

坤太后淡淡道,她不需要,坤氏也不需要,小皇帝再多添一个“皇父”!

现在小皇帝还小,可以后呢,小皇帝总会有渐渐长大的时候。

坤国舅目露狠意:“既然敬酒不喝,那就喝罚酒罢!”

兄妹俩对视一眼,杀机毕现!不是他们心狠,而是这虔王真的太不识相了,既然要斩草除根,那当尽早为妙!

六月,天连降雨,大河南岸有泛滥趋势,虔王并工部尚书寥圭棠及一众工部官员虔王阳都北的闵、屏等县并璩州良州一带视察坝体及水情,期间旧坝崩塌,刚好正站在基台的虔王坠河,失踪了。

消息传回阳都的时候,小皇帝正在写大字,小孩一笔一划,刚好写到今天最后一张,这时急促的脚步声踏着雨水冲了进来!

“不好了!陛下,屏县河堤突然崩石,虔王殿下落水,不知所踪啊!!”

全神贯注写就的一张隶书,最后一笔陡然一划,“你说什么?!”

小皇帝霍地站起,脸色惨白!

……

虔王落水失踪的这件事,于朝堂来说,不算小也不算大,毕竟虔王虽为帝父,但他过往并没有在朝中任什么要职,只在工部这个不冷不热的衙门挂一个差事。

但苏瓷却一听就觉得有些不好了,她顾不上惋惜那个如诗如墨的仙男,她首先想的是,卧槽,坤太后坤国舅够狠的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