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9节(1 / 2)

加入书签

如今官居上大夫,以他的年纪绝对称得上年轻有为,位高权重。

年轻的国君,优秀的臣子,经过口口相传,事情逐渐偏离轨道,由君臣相得朝另一个岔路延伸。

郅玄万万没有料到,绯闻会以此种形式出现。

开创先河,愈演愈烈。

等郅玄回过神来,消息已经无法控制,中都城都有耳闻。原桃特地派人送信,询问背后是否有人推动,提醒郅玄小心。

接到原桃的信,知晓流言迅猛,郅玄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事情麻烦了!

消息传得如此之广,赵颢不可能被蒙在鼓里。

美人一旦醋起来……

郅玄下意识按住自己的腰,有种天将塌的预感。

视线扫过殿内,群臣上奏结束,唯余三家仍在争执不休,为冲击卿位努力。

羊琦位在栾会之后,轻易不发表意见,更不参与三家的争执,稳重肃然,在玉冠的妆点下更显英俊。

郅玄宁愿他长得平庸一点。

奈何基因不允许。

满朝卿大夫在列,硬朗俊秀雅致风流应有尽有,有一个算一个,完全找不出差强人意的。

青年昳丽,中年俊朗,老年也是风度翩翩,气质儒雅。

此时此刻,郅玄非但无心欣赏,反而满心担忧,一旦赵颢杀过来,关于城内的流言他该如何交代。

逃避不现实,做鸵鸟想都别想。

算一算时间,如果赵颢按计划时间归国,中途必然会造访西都城。

此外,云侯等人来访,按照礼仪,设宴之外要行会猎,郅玄必须出席。

事情堆在一起,郅玄顿觉头大。

难啊!

无奈的是,墨菲定律映入现实。

在郅玄预感到不妙时,远在北都城的赵颢掌握消息,当即撇下不靠谱的亲爹和兄长,不顾群臣阻拦,点齐队伍出发北上。

他决定以最快的速度巡视双城,其后前往西都城,和郅玄好好聚上一聚。

大概是赵颢的表现太过明显,目带凶光,手按宝剑全身飙冷气,北安氏族无一敢上前挽留,连北安侯和世子瑒都握手言和,一起礼送赵颢出境。

待到队伍行远,慑人的冷意彻底消失,父子倆对视一眼,北安侯发现儿子很是顺眼,世子瑒也觉得亲爹和蔼可亲。

凡事就怕对比,当真是至理名言。

第二百七十章

离开北都城,赵颢所部日夜兼程,出边境后全员策马,在春耕过半时抵达颢城。

因未提前通知,队伍在深夜叩门,城头守军不知端地,还以为是有胆大包天之徒袭击颢城,迅速发出警讯。

火把成排燃起,照亮城下象征国君的战旗。

甲长揉了揉眼睛,借火光望见旗帜,辨认出队伍身上的甲胄,立即高声道:“收箭,君上驾临!”

颢城地处草原,和玄城守望相助,既要迎接往来商队又要搜捕流窜的狄戎和野人,驻军力量不亚于边境重镇。

在察觉城外异样时,城头守军迅速就位,在女墙后张弓搭箭。一声令下即能箭矢如雨,将来犯之敌射成刺猬。

甲长的呼喝声十分及时。

伴随着命令下达,更多火把燃起,城头被照得灯火通明,和白昼无异。

城门下,一名骑士越众而出,策马上前,抵近之后高举一枚铜牌,进一步亮明身份。

与此同时,赵颢下令摆出仪仗。

驾车者挥动缰绳,六匹枣红色的骏马齐声嘶鸣,雕刻精美花纹的战车出现在众人眼前。

望见一身红袍的赵颢,甲长飞速跑下城墙,亲自拉开门栓,带领卒伍转动绞盘。

黑夜中,吱嘎声响传入城内,在空旷的长街上形成回声。

数名卒伍飞奔入城内氏族坊,拍门喊醒城内官员,传达君上驾临的消息。

拍门声和叫嚷声混杂在一起,厚重的木门后很快传来脚步声。

大小官员从梦中惊醒,得知赵颢抵达,顾不得伏地请罪的家仆,猛然从榻上跳下来,用最快的速度更衣束发,提上鞋子就朝府外奔去。

因动作太急,有三人上马后才发现腰带未系。幸亏夫人从身后追来,帮助他们整理衣冠,才不至于忙中出错,当着国君和同僚的面出丑。

为能第一时间迎接君驾,官员们不约而同放弃乘车,全部骑马。

不多时,寂静的长街亮起火光,传来一阵阵马蹄声。

声音吵醒沉睡的城民,陆续有人披衣出门,或是打着火把或是提着油灯,聚集到街旁观望,欲知究竟发生何事,竟使得全城官员深夜策马狂奔。

草原双城不比中原城池,因地理位置之故,夜间实行严格宵禁。为此专门颁布法令,告示张贴城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