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8节(1 / 2)

加入书签

“极北有大湖,湖鱼成千上万,踏之能行水面。

北方有密林,参天古木遮天蔽日。

每岁鹿群迁徙,在湖边草场繁衍,种群数量成千上万,数之不尽。

林中遍是野兽禽鸟,虎豹熊皆有。

王上,该地有石炭,有金,有彩宝,湖中能捕鱼采珠。”

郅玄没有夸大,全是平铺直叙。即便如此也让人王淮大开眼界,无比震撼。

“能活民万人?”

“何止万人。”郅玄轻笑一声,手指在图上随意圈出一块,用力点了点,“此处开荒放牧,建城移民,至少能活十万人。”

咕咚!

人王淮喉结滚动,心中如火烧,口中一阵阵发干。

“能活十万?!”

换成后世不过是一座县城,但在当下,万人城池都极少见,十万人的雄城更是凤毛麟角。除中都城和四大诸侯国的都城之外,再难找出一个。

人王淮心如擂鼓,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他死死盯着地图,目光炙热到几乎能穿透绢布。

郅玄展示出的不过冰山一角,已让他神醉心往,继续探索又将如何?所获怕有千百倍甚至万倍。

西原侯从不遮掩对权力的企图,但他追寻的疆域和权柄远非世人所想。若自己没料错,西原侯眼界之广,初代人王也不能企及。

一念通达,云开雾散。

人王淮看向郅玄,神情严肃,双手托于额前,以君拜臣,一秉虔诚,心甘情愿。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朝会后,人王淮手握王印,进一步扫清属于先王的势力。

在他的铁腕之下,不愿归顺的氏族全部流放,三代之内不许返回都城。愿意侍奉新王的主动上疏,旗帜鲜明改弦更张,为更多氏族做出表率。

在太后和稷王后的帮助下,人王淮无需担心宫内不稳,也无外戚之忧,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彻底扫清绊脚石,在最短时间内坐稳王位,掌控整座中都城。

郅玄主动递出橄榄枝,让他更无后顾之忧。

王族和卿大夫们愕然发现,人王淮一改登基前的作风,变得雷厉风行铁面无私,一切以务实为出发点,丝毫不讲情面。

面对人王淮的改变,氏族们束手无策。王族有心想劝,连续数次铩羽而归,也是无计可施。

相比中都城众人,国君们则分外轻松。

此行任务完成,接下来就是四大诸侯主持的会盟。郅玄同赵颢商议,将部分舆图交给诸侯传阅,多数人的反应和人王淮如出一辙,震撼之情溢于言表。

“天下之广远超想象。”

北安侯和东梁侯先众人看过舆图,两国军队正对外开拓,能够现身说法,证实郅玄所言。

“北方绝非一片荒漠,实有沃土万里。密林草场,湖泊矿藏应有尽有。”

“海之大,无穷尽。海中有巨鱼,似鲲鹏,身如巨船,能喷水柱,掀巨浪,甚是壮观。”

在两人的描述中,中原之外有大片无主土地,唾手可得,同白捡没有差别。

“中原土地虽广,然良田有限。南行虽有瘴疠,土地极肥沃,一年能产稻三季,活人无数。”

对于南方的稻田,赵颢最有发言权。

据他掌握的情报,南方诸侯储粮极丰,每岁稻谷满仓,旧稻吃不完还会发芽糜烂。

南蛮不擅长种田,性情懒散。学习中原人刀耕火种,烧出一片土地,也不深耕细作,随意洒下种子,采用最粗犷的管理方法,照样能有收获。

“果真?”

听完赵颢的讲述,北方诸侯各个双眼通红。见南方诸侯点头,证实赵颢所言不虚,不约而同猛拍大腿,恨不能立即南下圈地。

“西行草木葱郁,有大河。河两岸土地肥沃,能耕种放牧。鹿群、野马和野牛常年迁徙,数量极为可观。”

听完这番讲述,在场国君无不双眼发亮,心驰神往。

郅玄索性再添一把火,告知众人,中原之外大片无主土地,尽可取。先一步行动就能领先他人获利。

对诸侯而言,还有什么比土地人口更具吸引力?

哪怕是常年被欺负的小国,带一队甲士出去就能跑马圈地,梦寐以求的好事,成为摆在眼前的现实。

火候差不多,郅玄又展开一幅地图。

和粗陋的舆图相比,此图是他精心绘制,不只有广阔的陆地,还凭记忆绘出大洋和散落其中的岛屿。此图首次展现人前,连赵颢都是第一次看到。

整张地图绘在绢上,数张拼接起来,占据半个大帐。

看到这张地图,耳闻郅玄讲解,国君们下意识屏住呼吸,如置身梦中,意识都有些飘忽。

这就是西原侯口中的天下?

震撼寰宇,闻所未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