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2节(1 / 2)

加入书签

激动兴奋自然要予以表达。

表达的结果是郅玄两日未能走出大帐。

幸亏人王已经下葬,太子淮登基典礼尚未开始。否则地话,西原侯势必会让南幽侯好看,在各种意义上。

太子妻妾移居隔日,纷纷派人出宫给家中送信。

此举是惯例,也是宫内默许。

原桃从善如流,亲笔给郅玄写成书信。出于谨慎考虑,信的内容不长,未写满一卷竹简。信中没提及任何秘事,仅闲话家常,提到宫内一日两餐,她很不习惯,幸亏带来不少糕点。

在太子府时,原桃关起门来过日子,每天三餐,午后还有点心。住进王宫里,和人王寝宫距离太近,无数双眼睛盯着,行事难免束手束脚。

初来乍到,不好擅改规矩,让她很不习惯。而且王宫的厨手艺一般,远及不上太子府上。这让原桃分外郁闷,吃不下宫中的饭菜,只能多吃半盒糕点。

在妾夫人和家族提及宫内安排,借以揣测上意时,原桃的书信不提政治,满篇都是对吃饭的不满,当真是独树一帜,卓尔不凡。

接到这封信,郅玄从头至尾看过一遍,脸色渐沉。

“胆子够大。”郅玄沉声道。

原桃在信中抱怨膳食,可见饭菜中有不妥。安排给原桃的婢女有能辨毒之人,事情不会有差。此外,信中道出寝殿安排,分明是指王族对她的监视。

这件事激怒了郅玄。

看来警告的效果不大,王族的脑袋够铁,还要用力敲一敲,才能让他们知道疼。

“来人!”

郅玄身在中都城,王族就敢如此放肆,明目张胆的下手。等他离开,对方会更加过分。

王族之外,中都城氏族是否参与,例如稷氏?

郅玄不确定,却不打算赌。

他相信原桃能够应付,却不愿妹妹受这份委屈。

“派人速回国内,将此信交于洛弓。”郅玄几笔落下,写成旨意交给侍人。

“诺!”

见君上脸色不好,侍人不敢多问,迅速退出大帐,依命令行事。

侍人离开后,郅玄再次提笔,又写成几封短信,分别派人送到赵颢、北安侯和东梁侯手中。

王族行为踩到他的底线,他决心给对方一个深刻的教训。

断绝财路远远不够,必须从武力上威慑,双管齐下,让对方痛入骨髓,牢记这场教训,再不敢轻举妄动。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他既然有蛮横无理的名声,索性将一切坐实。

登基大典不好发难,典礼后的会猎是最好时机。

届时,他会让王族和中都氏族亲眼见证什么是气焰嚣张,什么是飞扬跋扈,什么是真正的刀锋锐利,冷血无情!

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宫非善地,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中。

原桃行事更加小心,有问题的饭菜一概不用,借口不合口味,全部原样送回去。

“味差,夫人不喜。”

婢女将食盒丢给侍人,满脸悍色,看上去就很不好惹。

侍人心生不满,对上婢女的视线,到嘴边的话又咽回到肚子里。前车之鉴不远,不想挨揍,再气恼也要忍着。

先前有侍人背后嘀咕两句,话中指责桃夫人,言其矫情难伺候。被路过的婢女听到,二话不说抓起来,硬生生掼到地上。

附近有人听到声响,急匆匆跑来查看。

婢女毫不避讳,当着众人的面一遍又一遍抓起侍人,双手高举过头,再狠狠丢到地上。

连续数次,侍人连惨叫声都发不出,倒是骨碎声愈发清晰,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论理,原桃刚刚迁入王宫,本应约束手下人,不该如此张扬。

奈何王族做得太过分,膳食全部不妥,连一碟酱都下了药。派来服侍她的人也各有背景,居心叵测。当面毕恭毕敬,背地里传播谣言,寻找一切机会诋毁她的名声。

泥人尚有三分土性,何况是金尊玉贵的大国女公子。

婢女早就想动手,原桃一直压制,才使得宫内人愈发胆大。暗中讽刺且不够,竟公然指责原桃。

看似言语背人,仅为排解心中不满。可宫内哪有秘密,实则要引起风向,造成舆论,趁原桃立足未稳彻底将她打压下去。

在后宫倾轧中,类似的手段屡见不鲜,也十分有效。但凡娘家弱势一些,女公子缺少依仗,背后策划之人势必得逞。

可惜这一次他们找错了对象。

原桃选择隐忍,不是她想息事宁人,而是故意放纵,想看一看背后究竟是谁。到底是王族还是氏族,亦或双方都有。

结果不出所料,见她迟迟没有动作,背后人逐渐得意,开始得寸进尺,行事变得乖张,愈发肆无忌惮。

原桃身边的人早就憋了一口气,发誓要抓出宵小,不能让女公子白受这份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