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节(1 / 2)

加入书签

陈书记叹了一口气:“好好好,你快去吧,你再不去,那公社大队恐怕都快要变成那饶家凯一人的天下了!有你在公社压压,我也能放心了。”

林建国也苦笑着摇摇头,叹了一口气。的确,经过这样一件事情,那饶家凯的呼声可高了许多,平日里围着他的那一圈狗腿子们也增加了许多。

现在大队里早已经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饶家凯和陈书记暂时还可以说是分庭抗礼,尚且能达到平衡。

告别了陈书记,林建国就继续赶路,去公社大队上班去了。

到了公社,林建国明显感受到关注自己的视线多了起来,或许是那饶家凯派来的监视?亦或是来看他笑话的人?

林建国不在意,也不想管,现在最重要的便是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让别人抓不住把柄。还要在工作之余,努力学习一些语录,至少要能接得住别人的话。

风平浪静地过完了一天,林建国舒了一口气,下班后和秋爱华汇合,带着小林悦一起回了家。

距离林远志回来的时候还比较早,秋爱华就没忙着做饭,先带着那一只半的盐焗鸡去了秋家。

秋老太和林倩正在灶房里做饭,秋大哥脱了棉袄在院子里哼哼哧哧地劈柴,秋衡也还在镇上读书,还没有和林远志结伴回家。

看到秋爱华带来了这么多东西,秋老太心疼地直抽抽:“你们咋这么能败家呢?这么好的肉,做成腊鸡板鸡能吃好久呢,你们咋就直接煮了?这东西又经不得放……”

秋爱华和林建国对视一眼,笑着说:“嗐,这不就是吃不完怕坏了,才赶紧带过来给你们吃的吗?还有爸,他现在又得去地里干活儿,怎么也得多补补,不然以他那把子骨头,没几天就得散架。”

虽说早上已经讨论过不能随便把东西送过去,但秋爱华还是没能狠下心来。

听了秋爱华的话,秋老太也有些担心。她知道,秋老爷子可是教书育人了一辈子,哪里吃过多少干农活的苦?能假模假样地提起那些农具就不错了。

还好上次给他带过去一袋子精米,熬出米油来也能补补,但她知道老头子的性子,别人对他一分好,他就要还十分的。

虽说那三个老师确实是个好样的,秋老太也很感激他们没有在最后背叛秋老爷子,但秋老太同时也害怕,自家的老头子会不会把精细的食物都让给另外几个人,自个儿受罪?

“嗐,我也正担心着呢,你爸他长这么大了,还从来没有过过这样的日子,和外人挤在一起住,这么日夜相处还是头一遭呢。我就怕他没个私人概念。”

林建国也明白秋老太在担心些什么,也跟着安慰道:“妈,你放心吧,那几个老师都是好性子的人,也不会挟恩已报什么的,肯定不会让爸吃亏。”

秋老太松了一口气,又加快了些煮饭炒菜的速度,还把盐焗鸡也给蒸上了,让林建国和秋爱华留下来吃饭。

很快,饭就煮好了,但秋衡和林远志还没有回来,秋老太分出来一些菜和盐焗鸡装在饭盒里,打算先给秋老爷子他们送去。

到了劳动改造的大院,秋老爷子和其他几位老师刚下工回来,正坐在院子里歇气。

看见秋老太来了,其他两个老爷子笑话道:“诶,秋老头,你那老伴儿这不就来了吗?刚刚还急呢,现在可开心啦?”

秋爱华看到屋里的几个饭盒,知道其他几家人也送了饭来。

只有最年轻的李老师,孤家寡人一个,连送饭的人都没有。Pao pao

“嘿嘿,李老师不要伤心,过几天娶个好媳妇儿来,好好把日子过起来,就能有人给你送饭啦。”

李老师摆了摆手:“我?我习惯了一个人了,何况,我现在这个情况,没得连累了人家姑娘。再说了,万一以后把咱们知青召回去,我又该怎么选择呢?”

这话一出,大伙儿都知道他的心思了,也没再跟着劝,开始挤过去看秋老太给秋老爷子带了啥好吃的来。

“嚯!老妹子你可大方呢!咋还带了肉过来?不怕我们这些老不羞把秋老爷子的肉抢了?”

秋老爷子赶紧护住:“咋?我难不成还护不住我自个儿的肉了?你们可放心,只有我自愿给的,没有你们能蛮抢的!”

三个老头子打趣了一番,秋老太才告别道:“好了,你们煮点儿饭慢慢吃,那屋里的锅总不能不开火,我们就先回去,不然远志和衡衡找不着人。”

林建国却还没有急着走,问起秋老爷子今天那两个下放的人的情况。

秋老爷子叹了一口气:“那两人啊?他们比我们还惨咧!现在就住在后面的牛棚里,里头只搭了堆稻草当床,也只在外面支了个小锅当灶,我看他们那口袋,好像也没分到多少粮食。”

这时候,李老师跟着补充道:“我看那两个人的身份不一般,看着就学识渊博,通身的气度也不凡,我看啊,可能是上头下放下来的高级知识分子,说不定还是个干部哩!”

第八十八章 子明告别

林建国赞同地点点头:“对, 我今天也遇见过他们一次,看起来的确不一般。不过……你们还是别上赶着去接近他,现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还是以明哲保身为主。”

“嘿, 那当然了, 我们都是经历过这一次难的人, 哪里还不晓得这样的道理?你放心吧, 我们肯定看好你爸,让他没有滥好心的机会!”

“叔们知道就行, 那我可就能放心了,诶,咱们继续谈那两个老人……”

见林建国停不下来, 秋老太索性招呼了一声,先带着林倩回去,让秋爱华带着小林悦在这里等他。

秋爱华抱着小林悦,听林建国跟他们讲话,居然也开始感兴趣起来,能让林建国这个木头都察觉到不一般的两个人,那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说曹操曹操到, 林建国和他们还兴趣盎然地在继续唠嗑呢,秋爱华就听见了后面传来的脚步声。

秋爱华转头一看,是个没见过的老人, 穿着一身泛白的厚棉衣, 目光如炬, 看起来就严肃庄重,的确是和常人不太一样。

秋爱华赶紧敲了敲门边,敏感的几个人顿时就停下了话头, 开始天南海北地转移话题。

那老人给秋爱华打了个招呼,跨进了门槛,见大伙儿都看过来了,这才清了清嗓子,小声问道:“老乡同志,请问你们这里有盐巴可以借我们一些吗?我和那一个老头的盐巴都找不到了。”

秋老爷子打量了他一眼,还是点了点头,进了灶屋端出来一个盐罐子,道:“喏,用了记得送回来给我们哦。”

那老人却没有把盐罐子端走,只是从里头舀了一小勺盐抓在手里,激动地道谢:“谢谢老乡同志,谢谢!我还以为没有人肯借给我们盐呢。”

现在盐也算是个精贵的东西,城里人得用票和钱买,公社里每年每人也就这么一点儿,只勉强够吃罢了。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还确实会有不借盐的情况。

秋老爷子听他这么一说,反而笑了:“你这同志说话倒是好笑,咱们虽然生活不宽裕,但哪至于这样,连一点儿盐都借不起了?”

没想到那人却叹了一口气:“确实啊,一口盐而已,这么小一点儿东西,连你们都肯借给我。但有的人啊,平时低声下气地巴结你,等你落难的时候,别说一勺盐了,就连一碗水都不会给你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