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节(1 / 2)

加入书签

大伙儿讨论了一圈,其他的提议和这些现有的也算沾边,就没有再单列出来。

眼看着会议要结束,饶家凯忍不住了:“陈书记,刚刚我那提议,你还没有记下来呢!”

陈书记摩挲了一下手里的搪瓷缸,道:“家凯同志啊,你看,现在大伙儿都还吃不饱饭呢,现在最重要的是有个安稳的环境抓生产,现在搞这一出,有些过早啦。而且公社里的那几户地主和富农,其实也算不上啥大地主大富农,他们现在也都安安分分的,这事儿……这事儿就先缓缓?”

这时候,大伙儿也都开口了:“是是是,现在安稳日子还没过多久呢,最重要的还是抓生产。”

“确实,咱们公社以前那几个地主也都不是穷凶极恶之辈,每年收的租子也都是最低的……这事儿就先缓缓,以后再提吧。”

“对对对,家凯同志啊,你是外面来的知青同志,恐怕不太了解咱们公社,我给你说啊……”

大伙儿都这么说,饶家凯这才按下了心思,笑道:“好好好,那可能是我没深入了解,这方面的事情就先缓缓吧。”

第七十八章 来信

自从那次会议之后, 前进公社的学大寨活动就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不像隔壁的几个公社,前进公社并没有盲目开垦梯田。

毕竟对于山高水低的前进公社来说,修梯田不仅费力,而且收益也不好, 说不定辛辛苦苦搞出来的梯田还不能用, 平白破坏了山地。

至于水利, 一个水库就已经够用了, 现在几个大队只是在田间多修了一些沟渠和储水坑,够用就行。

虽说这两个方面没有做得很好, 但前进公社把力气都放在了另外几件事情上。

第一要务依旧是发展生产。虽说现在已经入了冬,但大伙儿可都没闲着,冬天也有冬天的农活要做, 就说翻地锄草吧,一年到头都得干起来,不然歇息了一个冬天的土地,说不定得被野草霸占完。

冬季能种的粮食不多,公社就把一些田地翻了几遍,让它们自个儿休养生息,剩余的田地则是种上了应季的蔬菜, 白菜萝卜、莴笋蒜苗、豌豆尖香菜……虽说不像粮食那样能填饱肚子,但配着饭吃下饭开胃是没问题的。

当然,纺织合作社那边的事情也不能落下, 趁着冬日农闲的时候, 纺织合作社派了好多搓麻绳的活儿给大伙做。

现在纺织合作社在公社里可算得上是个大单位了, 大闺女小媳妇儿们都喜欢去领他们的活儿干,要是做得好,每天得有3个工分哩!

有了李子涵父亲的帮忙, 现在制衣厂的衣服已经卖到市里去了,那优良的布料和容易接受的价格很快就俘获了一大笔订单。

现在快到了过年的时候,制衣厂也越发忙碌起来,虽说现在布票发行得少,但有头有脸的人物总还是想趁着过年给自己搞出一套新衣服来。

制衣厂的订单量大了,纺织合作社怎么闲得住?麻绳都搓不过来,需要发下来让大伙儿帮着搓。

就连年幼的小林悦做完了作业都得帮忙搓麻绳呢。

是的,小林悦现在已经是五岁的大孩子了,已经进了公社学堂上学,至于林远志,他现在已经小学毕业,升入了初中,去了镇上上学。

还好大包山大队离镇上不算太远,林建国每次接送着,把他送到前进公社的办公大院后,他再走上一截路,就到镇上的中学了。

当然,除了生产方面,经过了那一次会议,整个公社的思想和政治方面不免也受到了影响。

公社和镇上的氛围明显严峻了许多,大伙儿接触的时候也不免风声鹤唳,甚至每说一句话都得扯上语录才行。

饶家凯是个有“大抱负”的人,虽然那会儿陈书记没有同意他的观念,但作为公社团委政治部的副部长,手里又紧紧握着语录说话,他的胆子也大了许多,时不时就会抓一个典型出来做检讨。

大伙儿也不敢明面上跟他作对,毕竟那语录就像附身符一样,要是贸然去招惹他,说不定还会被反咬一口,反而惹一身骚。

经过饶家凯的搅和,公社的氛围都被搅和地严峻起来,谁都怕被他抓着小辫子在公社大会上做检讨。

就连住在知青点的知青们都不太敢招惹饶家凯这个疯子,都怕被咬上一口,撕下一块肉下来。

李先锋现在也成了知青里的一员,上次他搬过来以后,李厂长就找了个机会,把他的名字添到下乡知青的名单里面了。

知青这层身份可比以前的老师好上太多了,现在他可算不用再畏手畏脚,至少每周可以去镇上看望一次老婆孩子。

…………

这一天,林远志照例去镇上的中学上学,镇上比起往年明显冷清许多,大伙儿都行色匆匆,不敢太频繁地和别人打招呼,生怕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反而把自己也搭进去。

放学的路上刚好路过了邮局,林远志耳朵尖,隐隐约约听见了林建国的名字。

林远志疑惑地挤进去,果然,邮差从挎包里面掏出的一大把信里面有个与众不同的信封,信封比其他的厚实不少,鼓鼓囊囊的一包。

林远志仔细看了看,上面确实写着林建国的名字,不过那寄信人的名字却看不见。

“邮差叔叔!这一封信是我叔的信,要不我带回去,省的你再去送,或是再通知人来领?”

那邮差一看,这还是个孩子呢,他可不敢就这么相信了,谨慎地瞧了林远志一眼:“你是他们家的孩子?那要怎么证明啊?我可不敢把信交给你。”

“那待会儿我和你一起去这一家送信?我知道他们家住在哪儿。”

邮差点点头:“这还差不多,省的我从村头喊到村尾,最后要是没找到人,还是得放在大队里让人家自个儿去拿。那你先等着?我待会儿顺便载你回去?”

林远志乐滋滋地点了点头,能蹭个顺风车,何乐不为呢?现在天寒地冻的,每次上学放学都是一次折磨,连林远志都有些受不了。

林远志等着,等邮差把镇上最后的几封信都送完了,这才跟着他去大队里。

还好前进公社算得上是离镇上最近的一个,邮差第一个送的就是前进公社的信。

“来,小孩儿,跟着叔叔坐一回自行车好不?这东西可不好找,我们邮差还是靠着公家才有了个骑自行车的机会。”

的确,在这个年代,华国的工业发展有限,自行车比21世纪的私家车还要值钱得多,一个大队都不一定能凑出来一辆呢。

林远志点点头,坐上了邮差的自行车后坐。

那邮差也是个好性子,嘱咐了一声扶稳,就驼着林远志往公社里骑去。

等到了林建国家的门前,太阳都已经快要落山了,夕阳斜斜地照在林家的院门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