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3节(1 / 2)

加入书签

那头愣了一下:“请稍等。”

过了好久,听筒那头才传来声音:“我刚刚称了一下,是四点五公斤。”

真是讲究人,居然现切现称。

4.5公斤,这可比现在轻太多了。

刘嘉问:“我委托的玩具车做的怎么样了?”

该来的还是要来,他刚刚接到电话知道是刘嘉的时候,就猜老板是来催进度的,提心吊胆好久,没想到刘嘉一直没提这碴,跟他东拉西扯聊木头。

“动力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发条供给动力的时间太短,我们还在找更合适的方法。”

刘嘉随口说:“我不懂物理啊,不过能不能试试让车子与赛道之间形成切割磁力线的效果,让它自己产生电流,往前走?”

宝马就没有做过汽车,更没有做过电动汽车,总工能知道切割磁力线,还是在高中学的,刘嘉的建议让他感到十分迷茫,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切割磁力线是能产生电,但是那要怎么让车子动起来?

他又没法再追问,因为刚才刘嘉第一句话就是“我不懂物理”。

那边半天不吭声,刘嘉也不急着催:“玩具车的事你们再好好想想,先给我运十块可以切出1米长三十厘米宽的胶合板过来。要快。”

这事本来是刘嘉不占理,她催得急,应该加钱。

但是做不出玩具小车的乙方感到心虚,所以,他们派司机一路飙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把那几块原用于飞机机翼上的木板送来了。

刘嘉掂了掂板子的重量,对老板说:“用它做吧。”

第121章 和谐的大会,友谊的大……

滑板的技术问题已经交给老板处理,接下来是推广流行色的问题。

刘嘉在工作的时候,最讨厌开会,最讨厌拉群。

收到会议通知,或者被提示拉到群里的时候,整个人都像被电了一样。

但是定流行色这种事情,不开会不行,要是不能得到几个大众认可品牌的支持,这个流行色就成了Emma圈地自萌的娱乐。

“小姐,这是我拟定的名单,您看行吗?”锦儿按照刘嘉打过交道的时尚圈人士,以及在时尚圈面子的大小,拟定了一份邀请名单。

邀请谁不邀请谁,这是个难题。

中国有句古话,宁可少敬一桌,不可少敬一个。

西方童话则从娃娃抓起,要么别办宴会,要么千万不要少请人。

比如,是谁给了《睡美人》诅咒,是没有被邀请来参加宴会的第十三位女巫。

比如,特洛伊战争的根源是什么,是宙斯开宴会没有邀请不和女神,然后她自个儿偷偷去了,浑水摸鱼往宴会人群中扔下了惹事生非的金苹果。

总体来说,锦儿拟定的名单比较齐全,Emma在巴黎的同行们自然是一个不能少的。

除了在巴黎的品牌之外,她还邀请了意大利的宝格丽、PRADA、还有正琢磨着从卖马具转型成卖箱包的GUCCI,以及英国的Burberry、登喜路。

“这个名单,你依据什么拟定的?”刘嘉问道。

锦儿的心脏一下子提到嗓子眼,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小姐来追责了。

她定了定神:“法国的,我是先在芳登广场走了一圈,然后又根据您去参加沙龙的时候,收到的那些人的名片定了下来。其他国家的是根据《VOGUE》杂志上经常提到的名字决定的。”

说完,她紧张地等着刘嘉的反应。

“很好。”刘嘉对她的工作成果和思路表示赞许:“去发邀请信吧。”

收到邀请信的各位时尚大牌们有些困惑,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流行色,也不能理解流行色的讨论是什么。

如果邀请信是一个什么名不见经传的人写来的,信纸多半连正主的脸都见不着,就被秘书扔进纸篓了。

但是这可是Emma。

谁不知道Emma去年刚刚成立公司,业务到现在突飞猛进,各种跨界,只要能赚钱的合法项目,她都干。

他们也很想知道刘嘉要找他们一起开会是想干什么。

所以,除了远在英国的登喜路、Burberry表示“谢邀,下次一定”之外,欧洲大陆上的邀请信都得到了肯定的回复。

确定参会人员之后,刘嘉就要决定与会人员的座次了。

Emma是邀请人,她坐在首位肯定不会有问题,但是,接下来怎么办?

按理说,香奈尔帮了她很多,是不是应该坐在第二位,卡地亚的PANPAN是香奈尔的好朋友,她应该坐在第三位还是坐在对面的次位?

LV、PRADA,还有梵克雅宝、蒂凡尼……这些成名已久的前辈又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总不能把他们放在最后吧。

以蒂凡尼那身傲骨,要是看到这样排的座次,只怕直接掉头就走。

刘嘉盯着名单琢磨了半天,然后,她向卡佩夫人打听:法国人如果坐圆桌子的话,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规矩?比如坐在哪里代表着身份高低贵贱之类的。

“圆桌?圆桌怎么会区分。”

尽管法国人各种看不上英国人,不过在对圆桌的态度上,算沿袭了英国亚瑟王的传统礼仪。

圆桌代表着平等和世界,所有的圆桌骑士彼此平等,互为伙伴,不分高低贵贱。

“那就好,太谢谢你了。”刘嘉连连道谢。

要是按中国的规矩来,圆桌的规矩都能让她烦恼半天头:什么第一主宾,第二主宾,远离房门为尊,正背对门的为次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