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节(1 / 2)

加入书签

他们俩一个负责刷地板,一个去洗被弄脏的衣服。

锦儿也没闲着,她也穿着制服,给乔治安娜吹头发,讲故事。

同一时间,妈妈在外面工作赚钱,手艺人爸爸在屋里做雕塑,大哥罗格继续调他的颜色画他的画。

妈妈回家之后,女儿还是干干净净的女儿,爸爸完成了他的工作进度,大哥的画也勾出了大概的模样。

没有人因为打翻了颜料这件事受到影响,变得不开心。

最后一个镜头是屋里的一家人和乐融融,镜头拉远,从窗户出去,郑不艾、彭举和锦儿微笑着转身,面对观众,伸出大拇指。

“这个时候出一句话:Emma家政,让你一天好心情。”刘嘉在一旁指指点点。

最后一个场景是拍雨天,刘嘉找来水龙头做人工降雨,让湿度提高,测试胶片会不会受影响,她打算让沃子爵城堡的250个喷泉一起打开,要是胶片太脆弱影响拍摄效果可不行。

为了让乔治安娜老实点,刘嘉给了她两个布娃娃和一堆可以用来换装的小玩意儿,让她给罗格当小模特:“你就坐在那里玩娃娃,不要离开,不要乱跑,不要说话。”

三岁的乔治安娜竟然真的做到了,她致力于给娃娃编头发、换衣服,插花,还在嘴里咦咦呀呀地编娃娃的故事。

在镜头里看,她就是个可爱小天使,又漂亮又听话,不叫不闹不惹事。

刘嘉心说这孩子可以,平时调皮,该收的时候能收住。

拍摄计划完成,成片效果挺不错。

拍都拍了,总得剪辑成片,不然白放在那里也浪费。

刘嘉是个只会用爱剪辑来剪片的人,必须看着活动着的片子才能动手,像现在这种看着定格的胶片剪片,她真的做不到。

折腾了半天,耗尽耐心不说,完全没有成果,这让她感到很挫败。

卢米埃兄弟对刘嘉的测试数据也十分满意,他们根据这次的拍摄结果,又开始了对胶片制作技术的调整升级。

有一次,卢米埃兄弟俩在工作室举办小型宴会,主要目的是展示他们的新胶片效果。

顺便拿刘嘉用老胶片拍的视频做为对照组。

过来的客人都是当时欧洲有头有脸的电影人,不过刘嘉一个也不认识,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詹姆斯卡梅隆都还没出生呢。

导演们对新技术赞不绝口,一问价格,他们转而开始讨论旧胶片拍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人的声音最大,对运镜、故事什么的一通挑剔,唯独没让他BB的,就只有故事的表现形式,两种不同结果的对比。

其他人想给刘嘉挽尊,还没说两句好话,就被他怼了回来:“那个影头的重点在哪里?要拍的是屋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吗?情绪根本就不在那!”

一位叫杜拉克的女导演轻声安慰刘嘉:“亲爱的,你不用在意他的话,他只不过是一个演员罢了。”

“演员?”刘嘉有些意外,听他那般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气势,起码也得是个奥斯卡小金人的得主。

“他叫什么?”

“柯蒂斯,迈克尔·柯蒂斯。”

刘嘉对这个名字毫无印象,她只关心为什么一个演员会出现在这里。

“他本来是个演员,然后拍什么剧都对导演不满意,百般挑剔,最后老板跟他说,要么你有本事自己上,要么你就滚。他就拍了一段,他们老板觉得他拍得很好,就让他当导演了。”

刘嘉听得不禁莞尔,“你行你上””我上就我上”,然后还真的成功了,也算是励志。

迈克尔在一番挑刺之后,又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是他会怎么拍。

几位已经成名的导演开始对他的设想进行挑刺,很有一种舌战群儒的感觉。

刘嘉很客气地问他:“反正拍是不可能重拍的,太贵,那么按你的故事逻辑设计,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剪辑方法吗?”

“这么多糟糕的镜头,能用的没几个。”迈克尔对摄影师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抨击。

刘嘉笑笑:“拍得全是好镜头,怎么显出剪辑的本事来,一镜到底不就行了”

在她的年代,有几个正片糟到让人骂街的片子,硬是让营销推广公司给剪出史诗级大片的效果,被骗进电影院的观众没有一个不骂的,但是那公司的生意爆好。

毕竟给好片营销出票房不算本事,能把烂片给拉上去的才叫牛逼。

刘嘉的言论激起了迈克尔的斗志,他强烈表示垃圾就是垃圾,重组了装进礼盒再扎上绸带还是垃圾。

他放话:“要是我拍,一镜到底都比这强!”

“是吗?”刘嘉微笑,“那你有兴趣来拍吗?我可以用最新的胶片来拍。”

一听这话,卢米埃兄弟先激动了,他们拼命游说迈克尔接受挑战。

迈克尔也很想试试新胶片的感觉。

三方一拍即合。

原班人马全部请回来,乔治安娜第一次被泼颜料时惶恐不安,第二次开心极了,穿着沾满颜料的鞋在地板上蹦蹦跳跳,小脸笑得像花儿一样。

罗格也比第一次拍的时候开朗,他和乔治安娜在一起的时候,就像一个真正的大哥哥。

有时保罗也会过来在旁边看着,他还是全副武装,包裹得非常严实,不敢把脸露出来一点。

乔治安娜一点都不觉得他的装束过于奇怪而不敢接近,她嘻嘻哈哈的在他身边跑来跑去,刘嘉给了她一本童话书,但是没人念给她听,她就拿着童话书爬到保罗的膝盖上,缠着他说故事。

保罗问:“你不害怕我吗?”

乔治安娜笑嘻嘻地仰起头:“不怕,你像我妈妈一样。”

“咳,我是男的,不能当你妈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