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节(1 / 2)

加入书签

“不过还好,她老人家除了记不清以前的事情外,身体其他方面倒是还康健。”凌夫人说道。

“那也好,不记得以前的事情,说不定也是好事,现在过得开开心心的多好。”陈夫人叹道,凌老夫人实在是可怜,大儿子小儿子还有孙子都为国捐躯,还是不记得的好。

凌夫人点点头,叹口气说道:“我也倒是希望能得这个忘症,可惜这个病症不来找我。”

“诶,瞎说什么,你现在是凌府一家主母,你若是也倒下了,你让煜儿怎么办,你让你儿媳女儿孙子孙女怎么办!”陈夫人打断凌夫人的话头,说道。

凌夫人收起悲戚的面容,爽朗一笑道:“我就开个玩笑,你紧张什么,我知道现在不是伤心哭啼的时候,而且都过去了,虽然心痛但日子还得往下过是不是。”

“这就对了嘛,靖远侯府好日子还多着呢,你还要等着给煜儿成亲,还得张罗着把双儿嫁出去呢,然后抱好多好多孙子和外孙呢。”陈夫人宽慰着。

“对,还得给这两个孩子操心,双儿倒还好,才15岁,亲事可以慢慢找,煜儿已经二十三了,得抓紧了。”凌夫人惦记着儿女的婚事,忧心道。

“煜儿还没有合适的人家吗?你不是一直在找吗?”陈夫人问道。

“自从老张家退婚后,我也张罗着找了几家人家的姑娘,但都不是很满意。”凌夫人说道。

“是哪方面不满意?你不满意,还是煜儿不满意?”陈夫人又问道。

“主要还是煜儿这里,他以父兄才离世不久为由,不肯轻易定亲,我能感觉到,他也是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上战场,耽误人家姑娘。”凌夫人叹息道,父兄的过世刺激到煜儿了。

“煜儿本来对男女之事就不在意,他从小就爱兵法,从没见他对哪家姑娘上心的,跟老张家定亲还是侯爷硬拍的板。”陈夫人跟着点头道。

“就是说嘛,那时候他才十八岁,他爹硬给他定了亲,他也无法,但过了这么些年,他又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了,我也不忍心硬逼着他,做他不愿意的事情。”凌夫人叹气道。

“是啊,煜儿这孩子也可怜的,小小年纪确实经历太多了,比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好多了,我那几个就知道老婆孩子热炕头,没啥出息。”陈夫人抱怨道。

“我还羡慕你呢,孩子在身边,无病无灾,要什么大出息,再说你的儿子们也都学医的学医,考学的考学,没一个游手好闲的,不比那些京都纨绔好多啦。”凌夫人口气很是羡慕,她倒是希望自己家中的孩子都普通一些。

“好了,你也别羡慕我了,你还是想想法子,给煜儿定门亲事要紧。”陈夫人挥着手催道。

“我也想,但他现在在外祖家,我也不能老写信去唠叨这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凌夫人想起这一茬又是皱眉,是该想想办法让皇帝松口,准许煜儿回京都来了,不然这亲事估计不知要拖到猴年马月去。

“哦对了,昨天,临济镇有位姑娘,拿着煜儿的推荐信,来找我家那老头子给她娘看病。”陈夫人聊了那么久终于想起今天来的主要目的。

“啊?煜儿还会推荐人去看病?那得多好的关系啊,他可从来没做过这种事,等等,还是一位姑娘?”凌夫人眼睛随着自己说的话,慢慢瞪大。

陈夫人饶有兴趣地看着凌夫人的表情,说道:“正是一位姑娘,不过你先别高兴的太早啊。”

“为啥?”凌夫人刚想说煜儿总算开窍了。

“那姑娘说是因为在沈府,也就是你娘家那个小侄女的小厨房做过事,所以才认得的煜儿。”陈夫人毫不留情地说出实情,让这位老姐妹清醒一下。

“喔,是姓洛的那位姑娘啊?”凌夫人恍然道。

“怎么?你知道她?”陈夫人不由地泄气,原来老姐妹知道这个姑娘。

“对啊,我娘过年的时候写信给我,唠家常说是家里来了位小姑娘,厨艺了得,她和锦书还有煜儿吃了好多她做的好吃的。”凌夫人笑着说道,她的娘亲也是个吃货,小侄女也随了她,倒是煜儿他平日对吃食都没什么兴趣,能填饱肚子就行,居然难得也能爱吃。

“真的啊,这姑娘这么神奇?那估计是因为这个原因,才给洛姑娘写的推荐信,不过话说回来,若是煜儿真对这位姑娘上心了,你会反对吗?”陈夫人八卦之心又开始了。

“反对?为啥反对,我高兴还来不及,我那不开窍的浑小子终于知道动心了。”凌夫人瞪大眼睛看着老姐妹,她能了解一颗有着一个顽固不化儿子的老母亲的心吗,不,她不了解,她每个儿子都是早早就成亲生娃了。

“那洛姑娘虽然说人长得漂亮,气质看上去也很高贵,厨艺又不错……”

陈夫人还没说完,就被凌夫人打断了:“等等,你看到过洛姑娘,人长得漂亮气质高贵?”

“对啊,我亲眼所见,这孩子一见就让人喜欢,诶,我话还没说完呢,我是说她毕竟只是个布衣女子,若是煜儿真的上心了,你不反对吗?”陈夫人说道。

“不反对啊,我娘亲写信来说这姑娘父亲是秀才,也算是读书人家了,只不过可怜父亲去年去世了,这姑娘才没法子出来干活挣钱,据说开了小饭馆,生意好得很呢!”凌夫人丝毫不以为意,她娘家后来就弃官从商了,说起来她娘家现在也算是平民之家了,官宦之家有什么好的,那老张家还不是一出事就掉链子了。

“只要煜儿愿意,如果他看中的姑娘人品好家世清白,对我那不开窍的儿子好,我才不会反对呢,我对儿女的婚事没有别的要求,一定要夫妻二人同心。”凌夫人再次说道。

“对对对,就像你跟老侯爷对不对,你们两人可真是京都城中的典范呢,不,不止你俩,还有你公公和婆婆,都是夫妻情深从一而终的人。”陈夫人笑着说道。

凌夫人笑着笑着又想起了老靖远候,不由地叹了口气。

陈夫人见不小心又提起她的伤心事,忙岔开话题到:“看来你母亲倒是对这姑娘印象很不错呢,能得了她的夸赞,是不容易的,你母亲眼光好得很呢。”

“是的呢,我也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能得我母亲这么青睐,还有她的厨艺究竟有多好呢,连煜儿都喜欢吃。”凌夫人说道。

“哎哟,我差点又忘了,我今天来是给你带了礼物的。”陈夫人一拍脑袋,这记性,老是忘这忘那的。

陈夫人忙喊小翠递上带来的食盒,为了保持冰镇的口感,她特意在食盒里放了个完装冰块的,现在估计都化掉了。

“什么礼物?来就来,还带什么礼物。”凌夫人说道。

“这个不一样的,你先吃一个尝尝,看好不好吃。”陈夫人卖关子,不肯说是什么,只让她先尝。

陈夫人打开食盒盖子,取出一枚翠绿的圆乎乎的团子,看上去很精致,她递给凌夫人说道:“喏,是点心,吃吧。”

凌夫人眼前一亮,这点心倒是从来没见过,颜色这么好看,她不由地接过来,冰冰的,再咬上一口,哇,软糯香甜,里面还有馅料,是豆沙枣泥馅的,馅料细滑无渣,加上冰镇的口感,瞬间感觉到一丝清凉。

凌夫人不由地再咬了两口,将一个团子细细品尝咽下,方才说道:“嗯,这点心不错,好吃,哪里买的?怎么从来没见过?”

“好吃吧,这就是那洛姑娘亲手做的,今天上午来请我家老头子去看诊的时候,送过来的。”陈夫人笑道。

凌夫人一听原来是洛姑娘做的,不由拍手叫好道:“怪道我娘一直夸这姑娘厨艺,就凭着这个点心,京都里的点心铺子没一个比得过的。”

“确实如此,估计等她娘病好些了,她应该会在京都开铺子的吧,否则真浪费了这厨艺。”陈夫人点头附和道。

“对了,这点心如此美味,我拿过去给惜柔尝尝,看她能不能吃得下。”凌夫人看着食盒中的点心说道。

“惜柔还是吃的那么少吗?”陈夫人关心地问道,惜柔是凌正煜伯父的女儿,也是他堂姐。

“哎,是啊,可怜的孩子,她父母去的早,我也是把她当自己女儿养大的,可惜嫁人后现在又守了寡,无儿无女的,老夫人看她可怜接她回府好生养着,可惜她却是心思重,平常都不大吃得下东西。”凌夫人摇头叹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