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节(1 / 2)

加入书签

她们是去买雨布的。

家属院的房子小,蜂窝煤买回来都是放在走廊上,下面隔一个木板子防潮气就成,但马上就要变天了,楚音音怕煤给淋湿,就想着用雨布遮起来。

而且也不是她心思重,楚音音还记得今年的天气有多恶劣,万一有人家里煤不够,跑来偷煤也不是没可能的。

索性他们房间的窗户就是靠近走廊的,用雨布把煤围起来,再用绳子系好,只要是有人想打什么坏主意,很容易就能发现。

买好了雨布,楚音音又扯了点布,除了打算再给蒋徽做一点外套之外,还准备给两个小家伙也做件罩衣。

他们天天在外面皮,没两□□服上就脏的不行了,棉袄洗多了不暖和,穿上罩衣的话只要换洗这个就行了。

买好了东西,两人这才往回走,但刚走到家属院门口呢,身后就传来汽车鸣笛的声音。楚音音忙拉着关嫂子往后退,视线一瞟,发现那竟然是派出所的车。

“这是咋了?”

楚音音摇摇头,和关嫂子一起挤进人群往里看,只见穿着制服的公安跑上了家属楼,直接把两个人给带走了。

“那是运输队的小蔡吧?这是怎么了啊?”

“还有食堂的吴师傅也被抓了,不会是食堂出了什么事吧?”

大伙都满头雾水,楚音音反应过来了,这应该是她上次和蒋徽说的那件事出了什么情况,但她现在也不确定,就什么都没说。

等到这天下午蒋徽加班回来,楚音音连忙站了起来,好像知道她想问什么一样,蒋徽冲着她点了点头:“媳妇,还真有事,今天上午抓了好几个人走了。”

“对,我看到了,咱们家属院也来了车。”

家属院只被带走了两个人,但还有没住在这里的也被抓走了,比如魏金来,比如魏雨。

楚音音压低声音问他:“到底怎么回事?”

虽然现在事情的情况还没传出来,但蒋徽作为把这件事告诉苏副厂长的人,已经提前知道了。

他坐下来,“他们贪污了,至少有三万块。”

“三万块?这么多!”楚音音震惊了。

听到她的声音,蒋榆和蒋樟也跑了出来,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虽然孩子年纪还小,但楚音音从来不会阻止他们知道这些,像书里说的那些,蒋樟就是被有心人骗到了水库里,这才会不慎发生意外,溺水身亡。

就像之前魏雨拿颗糖就能骗到蒋樟一样,孩子天真活泼是好事,但一定要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好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楚音音立马就想到了账本的事,“他们做了假账?”

“不仅仅是假账那么简单。”蒋徽道,事实上,刚把情况调查清楚的时候,就连苏副厂长和他都吓了一跳。

楚音音之前问了在食堂打饭的大婶,得知食堂所有的食材都是从农场运过来的,这点确实没错,但这个农场,却和他们想象的不太一样。

京市郊区周边是有农场的,里面种的都是一些农作物,长期向钢铁厂、学校这些需求量比较大的地方供货。

钢铁厂进货的农场,就是这周围最大的一个,离得也近,所以选那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这农场也不是最近才建成的,起码有十多年了,在六六年运动开始之后,就陆续有不少人被发配到了那里,说的是进行再教育,提高思想觉悟,但其实就是过去干活的。

那场运动除了三五岁的小孩,全国就没有谁是不知道的,楚音音也清楚。

而且因为这里是京市,那些被发配过去的人家里都非富即贵的,家人少不了要寄点东西过去,想给他们改善一下生活,可这些东西基本都是被扣押了,很少真的能全须全尾的到收货人手里头。

加上农场的环境本来就不好,还有些人浑水摸鱼,这些人的日子过得自然也非常不好。

今年过年那会儿,农场那边换了个主管,想了个阴招。

就是在农场的外围,偷偷的开辟出一块地来,让那些被斗过来的人去种地养猪,只要他们干好了,那在农场的日子才能稍微好一点。

那主管想出这阴招的原因当然不是为了提高农场的效应,而是想暗地里把这些菜和肉都卖出去,这些菜和肉那都是偷偷弄出来,卖出去的钱当然就不算农场的,而是可以进主管自己的口袋。

而因为条件限制,这些菜也不能让农场里面那样天天运出去,一旦有人来检查,就要偷偷放进地窖里。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不种青菜的原因,因为青菜不像南瓜和茄子,放了半天不吃就不新鲜了,鱼也是同理,他们这些可以偷偷建猪棚养猪,却不能兴师动众的挖水塘养鱼,这样动静太大了。

原先他们钢铁厂是没有和这些人一起掺和的,但四月份,魏金来嫁给了方学科,立马就找关系把自己的亲戚送到了食堂工作。

再一买通厂里运菜的货车司机,只需要四五个人,就能偷偷的开始和农场主管合作了。

农场主管卖菜,他们也能拿回扣。虽然菜的种类少,引起大家不满,但价格却比之前光明正大进的货要低,只要能省钱,大家也就没什么意见了。

几千人的大厂子每天需要的食材有多少,即便只是薄利,也让魏金来她们赚了个盆满钵满,这才半年多的功夫,手里头就赚了三万多块了。

要不是楚音音及时发现了不对劲,估计他们还能继续赚下去。

倒也不是说只有楚音音能发现,只是她发现的比较早。

原因有两个,第一,像厂长、副厂长那些人很少去食堂吃饭,大家差不多都是回家吃的,只要职工们没什么意见,他们当然不会知道;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他们只是这些货来路不正而已,在账面上看起来,进价和从前的压根没什么区别,如果就按照做假账这一点来查的话,基本无从查起。

“那是怎么发现农场那边的猫腻的?”

蒋徽顿了顿,才道:“被威胁去种地的一位老人,直接病倒了。”

现在已经七五年了,环境比之前宽松了不少,从前被斗的人现如今也有些平反了,那位老人的儿子就是其中之一,一平反就立马去农场想把老人接回来,却发现老人已经病倒了,这才沿着线发现了农场主管干的勾当。

楚音音听完,心情特别沉重,半晌才叹了口气。

不管老少男女,只要被带去农场的,白天都是要干活的,累了一天了不仅不能休息,到了晚上还要被农场主管威胁着去种地养猪,这样忙活下来,别说老人了,就连年轻人也熬不住啊。

真是丧心病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