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节(1 / 2)

加入书签

“没事, 我经常带着他们三个一起,你这才一个人,完全不累。”关嫂子笑着道。

现在的自行车就相当于后世的小汽车了,能坐上不少人,尤其是孩子,前面横杠坐一个,后面挤一挤还能坐上两个。

今天天气不错,但寒风呼在脸上还是有些冷,楚音音用围巾围着半张脸,把耳朵都藏了进去这才好一点。

从县城坐公交车,下了公交车就到了公社了,骑着车往下不一会儿就到了农村。

楚音音发现这边的农村和老家差不多,就是人更多一些,现在已经十一月底了,到了农闲的时候,但地里还是有不少人在干活。

“这么多油菜,嫂子,咱们到时候也能过来收油吗?”现在做菜主要是菜籽油,猪油香但是贵,天天用可造不起,楚音音上次问过,供销社那边的油价格贵不说,还必须要油票。

工厂发的油票比粮票还少,她以后要是想长期做东西去黑市卖,那油肯定是少不了的。

关嫂子闻言道:“这我倒是不清楚,待会儿咱们可以问问。”

她做菜不喜欢放油,每个月的油票都够吃,不过也是因为这样,做出来的菜味道就不怎么好了。

工厂人多,不可能什么都在供销社买,因此,有不少人会结伴过来乡下收点东西,数量不多,也算不上是倒买倒卖,所以也没人管。时间久了,大家都有认识的人了。

关嫂子就轻车熟路的带着楚音音去了一户人家家里,对方一见到他们就端了茶过来,还是加了红糖的热水,看起来热情极了。关嫂子管她叫杨老太。

喝完了茶,杨老太直接从屋子里拿出一小筐鸡蛋,道:“这有二十多个鸡蛋,攒了两个月的,你看看要多少。”

关嫂子家三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来一趟村里又不容易,最少都要二十个鸡蛋才行,不过这样一来楚音音就没多少买了。

杨老太笑着道:“你们要多少直说就行,我让我儿媳妇去收,应该能收得到。”

农村很多人都舍不得吃鸡蛋,基本上都是存在家里,等着进城时去黑市或者供销社换点钱票,现在楚音音他们过来村里了,都不用跑那么远就能换钱了,大家要是手里头有的,基本上都会拿出来。

楚音音想了想道:“那就麻烦老太太您帮我多收点了,要是有的话,要三十个吧。”

鸡蛋比肉还要补营养,要是可以,最好是能让蒋樟和蒋榆每天都能吃上一个补身体。

“成。”杨老太就去喊自己儿媳妇了,让她赶紧去问问。

除了鸡蛋,关嫂子还要买点菜,农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菜园,里面什么菜都有,看上了什么直接掐下来就行,比供销社卖的新鲜多了。

杨老太家人多,菜园也大,关嫂子怕拿多了吃不完,到时候就给放坏了,也就只拿了一点。

倒是楚音音要了不少,什么茄子南瓜的,竹筐都快装满了。

关嫂子有些疑惑:“你要这么多干嘛,吃得完吗?”

楚音音笑着道:“吃得完,到时候蒋徽要在家里请大伙吃饭。”

这边有家属过来了之后,都会请相熟的同事邻居一起过来吃顿饭,热闹热闹。楚音音他们刚过来没多久,一切都才刚安顿好,加上蒋徽现在又成为了六级工,少不了要请大伙吃顿饭了。

这些菜买回去,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就是明天晚上,你可要记得来啊。”

关嫂子笑着点头:“行,我保管早早的过来,给你打下手。”

不过在去之前她可要让大福几个小家伙多吃点东西,不然就凭他们那么能吃的劲,楚音音做的东西又那么好吃,估计要把盘子都给吃空了。

关嫂子也是请过人吃饭的,当然知道这做一大桌子的菜有多累了,尤其是这边的人都比较讲究,请人吃饭菜的数量最好是九道以上才行。

她上次从中午忙到晚上,把她腌的泡菜都给找出来了,这才凑齐九道菜,差点没把她给累死了!到时候小楚肯定也差不多。

关嫂子这么想着,就觉得一定要早点过去帮忙,完全没想到,等到了明天做饭时,楚音音反而清闲极了。

买好了菜,楚音音又问了问买油的事。

杨老太笑着道:“能买,等到榨油的时候你来买,或者我给你送过去都行,咱们家所有的自留地都用来种油菜了,能榨上不少油呢!”

菜籽油一般春天才榨,现在还有好几个月,楚音音点点头:“行,那等哪次过来收鸡蛋的时候我顺路把油带回去。”

说话间,杨老太的媳妇也回来了,就像杨老太说的那样,确实收到了不少鸡蛋,虽然现在天冷,鸡不怎么下蛋了,不过大家都存了好久了,找了五六户人家,这不就凑齐了三十个鸡蛋。

“还有咱们家剩下的五个,你要吗?”杨老太问道,就是关嫂子拿完了之后剩下来的。

“要。”楚音音连忙点头。

杨老太过去数蛋,给她放进竹篮子里,篓子一揭开发现里面还有几个小鸡仔。

她儿媳妇道:“这是吴嫂子还的。”

乡下经常有这种借还的事,一般都是谁家缺小鸡仔了,母鸡又不愿意孵蛋,就找了种蛋拿去别人家孵,孵出来了再送点礼就行了。

楚音音看着毛茸茸的小鸡仔,问道:“老太太,这个鸡仔我能买两只吗?”

关嫂子原以为楚音音是开玩笑的,但她还真的带了两只小鸡回去,等坐在自行车上时,听着筐子里小鸡仔清脆的叫声,关嫂子无奈的笑了笑:“你还真买了啊,我还以为你就说着玩玩的。”

楚音音扶着筐子,另外一只手紧紧的抓着自行车后座的边沿,笑着道:“带回去给他们养着解解闷。”

蒋樟倒还好,那小子大大咧咧的,不管和谁都能玩到一起去。

而蒋榆就不一样了,除了大福这些年纪大一些,或者差不多的孩子以外,他不太喜欢和年纪太小的小朋友玩,好几次楚音音都发现,大福他们上学去了,蒋榆就坐在屋檐下发呆。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他想去上学了,只是单纯的不愿意和太小的孩子玩而已。

买两只小鸡回去正好陪着他们一起玩。

除此之外,楚音音也希望两个孩子变得有爱心一些,像原著中,蒋樟和蒋榆就是因为被家人漠视,被同龄人看不起,才会造成那么偏执的性格,别说对自己爸妈了,就连对自己的命都不怎么在意。

楚音音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阻止原著里的情节发生,养两只小动物,对于刚懂事的孩子来说,是好事。

果不其然,当她把两只小鸡带回家的时候,蒋樟和蒋榆都惊呆了,嘴巴张的大大的,蹲在地上无比好奇的看着小鸡仔,小黑爪子伸出来又缩回去,忐忑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