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0节(1 / 2)

加入书签

张卿卿自知闯了大祸想要赶快离开,可是齐王府实在是有些太大,她还没有逃出府门, 就被府中的侍卫拦了下来。

张卿卿被侍卫捉住送到了齐王面前,赵熙也问讯急忙赶来。

赵煦躺在担架上一边哭还不忘告状:“父王, 就是她!就是这个女人伤了孩儿!”

齐王顺着赵煦手指的方向, 目光凝到了张卿卿的身上。

倘若是别的伤可能还会有回寰的机会, 可是偏偏却是如此见不得人的伤。

赵煦才二十多岁,迄今膝下止有一女。他是齐王嫡长子,若是以后都不能生出来儿子, 这齐王的爵位,乃至这未来的天下归属,只怕都会有变数。

齐王气急, 抽出来身边侍卫的佩就奔向了张卿卿。

“父王且慢!”赵熙拦住了齐王, “父王,张韶不是咱们府上的家奴, 她是国子监监生,又跟安定侯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您若是如此冲动,在府上就斩杀了她, 只怕后患无穷!”

齐王扫了赵熙一眼,眸中都是寒意:“她伤了你大哥,难不成你还想保她的性命?”

“孩儿不是这个意思。孩儿之前也是受她蒙蔽,不知道她的底细,才跟她有了些来往。而今她伤了大哥,孩儿自然不可能会跟她站在一边的!但是父王,您要是想杀她办法有很多,何必要用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办法,弄的自己也一身腥呢?”

“那你有什么主意?”

“父王,大哥见过她的身子,刚刚大哥也说的清清楚楚,她是个女人。当年陛下下旨令罪臣张贺之子张韶去国子监读书,可末了去国子监读书的却是这个女人。这可是欺君大罪,倘若我们将此事禀告陛下,陛下必将她凌迟处死,那时候她死的可就没有父王您用刀这么爽快了!明明是我们稳赢的局面,父王为何要逞这一时之快反而让别人抓住把柄呢?”

齐王细想了一下赵熙的话,果然放下了佩刀。

这个女人毕竟是安定侯府的人,他既然与方修交好,也不好平白杀了方家的人。倘若他将这个女人送到御前,无论陛下怎么处置,方家总没有埋怨他的理由了。倘若陛下要连带方家一起追究,到时候他再为方家求个情,兴许方修那小老儿还得感激他。

张卿卿被关在齐王府,下午齐王就带着赵熙进了宫。

其实这种事儿原本并不需要赵熙去的,可赵煦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情,出于子孙计,这世子之位只怕要换人。赵熙是齐王唯一的备选世子,但他是庶子身份卑微,今既然要担大任,自然也需要亲自进宫面圣,在他的皇爷爷面前刷下存在感。

齐王进宫之时老皇帝正与妃嫔嬉闹。前些日子他刚得的那个小皇子突然病逝,总觉得自己多年的期望落了空,所以一直打算再生一个出来。不过目前后宫嫔妃的肚子一直都没有动静,他的心情十分烦闷。如今听说齐王带着自己在外面养的小儿子来拜见他,他的心情就更差了。

不过毕竟是第一次见自己的这个大孙子,他还是很在乎自己的形象的。他叫小太监收拾了下殿中污秽,自己和妃嫔俱都整了整衣衫,这才让人宣齐王父子入殿。

齐王和赵熙跟着太监一起进了大殿。老皇帝此时正一脸严肃的伏在御案前看奏折,夏季天热,年轻妃嫔正在龙椅边站着给老皇帝打扇。

“儿臣拜见父皇,静母妃!”

赵熙也有样学样跟着参拜,不过嘴里的称呼已经变成了“皇爷爷”和“静皇祖母”。

老皇帝是十几岁的时候生的齐王,齐王也是在不到二十岁的时候生的赵熙。虽说如今孙子都已经弱冠了,但是老皇帝如今也不过才五十七八岁。

由于保养得当,老皇帝看起来还十分年轻,与赵熙不似祖孙,竟似父子。至于那位静娘娘那就更年轻了,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与赵熙虽也是祖孙辈分,但是放在一起看顶多只能算是个兄妹。

老皇帝见到赵熙之后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之后轻咳一声,又把目光凝在齐王身上:“原来是齐王啊,你今日入宫拜见所谓何事?”

齐王声泪俱下的讲完故事经过,皇帝听完之后情绪还算稳定。

张卿卿的事情一两年前他就已经知道了,还是琅琊长公主亲自告诉他的。

方熠的事情他早就听说过了,他虽知方熠一到女色面前就要犯浑,可是把自己的爱妾塞到国子监去读书的事情实在是有失体统!

他当时很是生气,但是琅琊长公主在他面前哭诉许久,他不能不给长姐面子。更何况寿阳公主看上了个小书生非要跟方熠退婚,他也算欠方熠一个人情,所以这件事情就只能这么算了。

皇帝又仔细梳理了一下齐王讲的故事,突然想起一件事,一时间怒上心头,伸手拍了下龙椅前的御案,骂道:“方修匹夫!当年朕令张贺孀妻幼子居他的府中,他干的好事!张贺的老婆被他改嫁给别人,儿子给弄死了,女儿嫁给了自己的侄子当小妾!如此奸诈小人,张贺当年竟选了这样的人做大舅子,真是瞎了眼!

“……”

齐王看了自己老爹一眼,总觉得他是不是抓错了事情的重点。

他是想让老皇帝在处理张卿卿之余再顺便惩治一下方家,给他一个卖方家人情的机会没错,但是这个时候更重要的似乎是自己受了伤的儿子吧?

那位静娘娘听完故事则感触良多,若不是在大殿中需要注意仪态,她只怕会兴奋地吃着西瓜嗑着瓜子来旁听。

这位齐王世子好男风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她虽在深宫,但也有所耳闻。身边伺候的奴婢也曾从宫外弄来些话本子,有好些故事的原型就是这位齐王世子。

原本她还疑惑这位世子爷是上面那个还是下面被压的那个,而今世子爷折了子孙根,恐怕今后也只能被压了。

这位世子爷府上早已经有过一个女儿,后半生的床笫生活也没有彻底葬送,说来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皇帝又看了齐王一眼,也觉得自己看问题的切入点似乎存在着一些问题。

“那个,齐王啊,你放心,这件事情朕必会秉公处理。假冒张韶的女人和方家上下确实都胆大包天,竟然让齐王的世子受到如此大的委屈,朕必定会重重罚他们!就依齐王的意思,魁首凌迟,其他的也由齐王你看着办吧!”

皇室子弟那么多,多一个赵煦不多,少一个赵煦也不少。他既不是最出色的也不是最特别的,根本就无所谓。不如就按照齐王的意思随便处置了凶手就行了。

那谁才是那个最特别的那个呢?

倘若是他的太子生下来的皇孙,那可能会跟其他的皇室子弟都不一样。

当年太子自杀,大着肚子的良娣也同太子一起死到了东宫的那场大火之中。倘若那孩子生下来了,估计也跟赵熙的年纪差不多了。

他有过许多个儿子,在这些孩子之中他最喜爱的就是嫡出的太子。太子守成持重聪明仁善,都怪他当年不辨忠奸被奸人所惑,竟将爱子逼上绝路。

时隔多年,他不是不后悔,否则也不会给太子的太傅张贺网开一面,让张贺的儿子去国子监读书。

可是他是皇帝,倘若有人给他台阶他可能会下,别人没有铺好台阶,岂有他主动认错的道理?

唉,这事情只要一想,就让人忍不住唏嘘。

解决了赵煦的事情,齐王又向皇帝提起了赵熙的事情。

上一次齐王想给赵熙的生母周氏追封王妃,皇帝刚迎来一个小皇子,嫌这事儿晦气,并没有答应。这一次赵煦出了事,他必须要给赵熙一个嫡子的名分。

老皇帝本来就关心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很容易的就点了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