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9节(1 / 2)

加入书签

徐则抬手,止住儿子和属下的话头。

他也知道,皇上忌惮他功高盖主,这跟扣押在京当人质并无区别,不过名声好听点,官位高一些。比起边疆大权在握的日子,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但往好处想,他也不能打一辈子仗,总有年纪大的一日。

何况,如今匈族已然安定,他夙愿达成,兵权被收回就收回罢,等肃清了南越乱党,他解甲归田也无妨。

周围更加沉默。

杜平轻笑:“徐将军愿意接受?”

徐则长叹一声:“郡主有话尽管直说。”

“行,咱们都是自己人,说话还是直白些好。”杜平道,“我不接受这样的结果,西北军流了血,却得不到该有的荣誉和地位,大家都不会甘心。朝廷就该赏罚分明,若是有功却不赏,以后谁还愿意卖命?徐将军,你心怀大义固然值得赞赏,可也必须为属下谋利,大家一腔热血不该被冷水拨凉。凡事先礼后兵,我建议大军即刻入驻京城,朝廷一日不论功行赏,我们便一日不退,以此抗议。”

杜平站起身,环视一圈:“同意我的,请举手。”

她自己第一个举起手。

杜厉随后举手。

然后,顾参将项参将还有龚副将也一个个举起手。

徐则迎上他们的目光,怔怔不语。

徐如松看父亲一眼,也举起手,道:“我同意。”

徐则闭上眼,一声叹息。

第236章 跟我年少时要的一样……

当日夜里,西北军悍然入城驻扎,街头巷尾都可看见士兵们手持武器成群结队的身影,引得人心惶惶。

杜平从城内赶至城外,又从城外回到城内,这么一来一回,当她随大军回到公主府时,天色已黑。她索性先去休息,不管天大的事都明日再说,是时候晾一晾这些京城权贵,适当的焦虑和惊恐有利于之后提高谈判价码。

这日晚上,京城许多人家都彻夜未眠,纷纷去找徐则,可一打听才知道,好说话的徐将军今夜睡在城外,总不能去和定安侯那个煞神打听情况?一不小心就容易被抄家。

有人心焦等不住,想连夜出城找徐将军。可到了城门口,西北军严加把守,连一只耗子都逃不出去。

这下子,京城权贵好不容易放下的心,再次被拎到半空中忐忑不安。

与此相反,永安郡主倒是一夜好眠。

翌日天亮后,杜平不紧不慢地熟悉用膳,仿佛根本不知道外头情势有多紧张。她早就安排妥当,城门继续紧闭,一个都不许放出去。徐则既已不插手此事,目前西北军就是她说了算。她对万伯吩咐道:“待会儿若有客人来公主府,一概说我有事外出。”

“是。”万伯应声,想了想,小心问道,“郡主要出门吗?”

杜平颔首:“去老师府中拜访,你派人把师兄叫来,让他带几个亲卫,随我一同前去。”

万伯能在公主府做管家,自然是个机灵人。他心中一震,这是郡主头一回去孙大人家还带侍卫,他不禁担忧道:“此行会有危险?”

杜平侧眸笑了笑,道:“希望没有,防范于未然。”

老师那人,一直学习圣人思想,看上去温文儒雅一介书生,可骨子里至刚至强,毫无疑问是朝廷主战派的领头人。他若想来个釜底抽薪直接搞死她,那也不是没可能。

毕竟情谊排在立场之后。

万伯脸色愈发严肃,忙道:“是,我这就去。”

不一会儿,元青带着一队亲兵来到府中,他正带人在城里排查,就有人通知他公主府有找。他粗略一听情况,立刻就带人赶来。一进门就问:“现在出发?”

杜平颔首,起身朝他走去。她一边外走一边开口问:“外头情势如何?”

“那些权贵发现出不了城,有些直接躲府里大门关紧,有些进宫面圣,也许想让皇上出面。现在外头局势有些乱,各府都派出探子,想从徐如松那里打探消息,不过,徐如松口风紧,把人都赶回去了。”元青跟着她往外走。

杜平笑了笑,又问:“有人去我爹那里打探吗?”

元青摇头:“一个都没。”

杜平嘴角弧度翘得更高,看来她爹的威慑力十足,也好,这算是好事,省得那些人家肆无忌惮。

一行人骑马停在孙府门外。

杜平下马往府邸走去,就闻师兄在背后开口:“若里面是鸿门宴,危机时格杀勿论还是必须留活口?”顿了顿,“或者,绝不能伤害孙大人?”

她止住脚步,回眸望来。

元青目光坦坦荡荡。在开始行动前,他必须明白郡主的态度,孙首辅是她的老师,郡主又是个念旧情的人。事态若到紧急时,根本来不及临时下令,他不想做出无法挽回之事,令她事后难过。

杜平沉默片刻,转身继续往前走,声音不大不小扔下一句:“以你们的安全为重。”

她站定在红漆大门外,抬手欲敲之际,只闻吱嘎一身,大门应声而开,孙首辅出现在眼前。

杜平一怔。

孙首辅也没想到小弟子正好在门外,也是一怔。

杜平先笑道:“果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孙首辅以为她这么多年来总会变得成熟些了,结果还是油嘴滑舌。他一副拿她没办法的模样,背过身,神色无端一松,退开两步道:“进来。”

杜平跨过门槛,问道:“老师出门是去找我?”要么是进宫,要么是找她,衣着穿戴来看稍显家常普通,应该是找她没错。

“是。”孙首辅没好气道,“你架子大,等不到你上门,自然只有亲自拜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