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2节(1 / 2)

加入书签

元青起身,语气平静地说:“就事论事,我们能对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对郡主出言不逊,未免有失风度。”

顾参将不把这小子放眼里,呵,年纪比他儿子还小,居然敢大放厥词?他冷声道:“实话实说也算出言不逊?将强盗行径矫饰成为百姓谋利,我还没指责郡主颠倒黑白呢。”

元青面无表情地看回去,正欲开口,只闻郡主的声音传出:“元青,你先坐下。”元青与她对视一眼,垂眸,依言坐下。

杜平笑道:“至于顾参将,你想站就站着,毕竟是坐是站都是你的自由。”

顾参将闻言一声冷哼,他本打算继续站着拼气势,但听她这么说,偏就起了唱反调的念头。他一屁股坐下,双手抱胸转开头,将侧脸对着郡主。

杜平看着眼前情形,并不觉意外。她笑着倒一杯热茶,推到顾参将面前:“来,顺顺气。”

顾参将一时拉不下脸来。冲动过后才醒觉,这位可是当朝郡主,而且年龄都隔着辈,跟着年轻姑娘吵架还让她当众哄,的确没脸。他脸色还绷着,瓮声瓮气道:“失礼。”

杜平微微一笑,这些武将的反应可比京城那些老狐狸可爱多了。今日她既然提出此事,就没打算善了。杜平望着他问:“顾家世代当兵,顾参将应该是三代以来在顾家官位最高的一位,倒也算清白,坊间并无顾家仗势欺人的传闻。”

顾参将紧缩双眉,转过头来:“郡主什么意思?”

杜平好整以暇地继续说:“不过,顾参将的妻子姓汪,出身古川县望族汪氏,对吗?”顿了顿,她勾起嘴角,“所以,顾参将是为了保全岳家才反对我?”

顾参将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好似当众被人剥光衣服似的。他粗声辩驳:“我是因郡主的法子粗暴野蛮才反对。”

杜平并未穷追猛打,她笑了笑,又转动目光去看其他反对的的人,说:“项参将的岳家宋家也是西北望族。梁副总兵也一样,真不知是诸位将领专挑望族联姻?还是西北望族都把目光瞄准徐家军不放?”

梁副总兵开口:“郡主究竟想说什么?我们都是粗人,还请郡主明示。”

杜平绕着他们慢慢走动,一边走一边看着他们,待走到徐则身旁时,她停下脚步,说:“徐将军被派来之前,朝廷便已成立西北军,后来先帝着力整治西北防线,将徐则将军派来。从此后,西北有了徐家军,边疆稳固。”

她声音一顿,朝徐则拱手致敬:“我对徐将军佩服不已,你一手创立徐家军,刚到西北时不畏强权处置掉大批尸位素餐的蛀虫,不怕得罪人,也不收贿赂,坚持根据才干和战绩提拔将领,这才有了后来名闻天下的西北铁骑。”

徐则不能再默不作声,他重重一叹,一般永安郡主的圈子兜越大,说明她要干的事儿就越厉害。他只能说:“谢郡主夸奖。”沉默许久,他冒出一句,“打仗是要人命的事,必须实打实,我不能辜负先帝所托。”

简简单单一句话,朴素至极,可整个军帐内的人都安静下来。

第219章 都是自己人

他们脸上的尴尬也好,不忿也罢,全都沉淀下来,只默然不语。

杜平也沉默许久,叹道:“诸位,其实我很庆幸我今日能站在此,一切都还来得及。西北铁骑成立至今二十来年,它还年轻,还未被世家望族给渗透挟持。我们不能拿着百姓纳上来的粮食和银钱,却帮着权贵欺辱压榨百姓,公平吗?”

龚韧山插嘴:“郡主,权贵手上所拥有的确是多,但也是他们一代一代积累传承,我们夺走就公平了?”

杜平目不斜视,坦荡道:“我不希望哪天我们需要用到镇上的土地时,还需要付大量银钱给他们,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们有什么资格能如此?我也不希望那些躺着就能赚钱的营生被他们把控,赌坊青楼盐运烟草……这种一本万利的买卖谁来做都能赚得盆钵满体,凭什么给他们?合该官府自己经营,也好拿赚来的银两补贴军队和百姓。”

顾参将突然开口:“那郡主呢?郡主把控着从南运输到北的布料价格,本该布商赚的钱全被您拿走。”他目光直直射来,直言不讳,“您做的事和那些望族世家也没区别。”

顾参将是汪家女婿,而汪家,在永安郡主来之前掌控着北方所有布料生意。他们是地头蛇,江南商会也不敢直接将低价布匹卖着百姓,都是跟汪家交易,然后再由汪家高价卖出去。

直至永安郡主来到北方。

汪家的生意被硬生生剐下半边肉,实在疼得厉害。可对方是金枝玉叶,再加上一打听,永安郡主手持江南商会里所有大商户的两成股份,江南商会几乎都是看她脸色行事,会长副会长也是她当年一手扶持上去。

面对这种厉害角色,汪家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半点不敢反抗。

这种藏着掖着的问题被人当面挑破,杜平只是哂笑一声,道:“顾参将以为,我供养军队的那些钱是哪来的?从天上掉下来的?”

顾参将噎住,其他人也都无言以对。

杜平环视一圈:“朝廷应该为多数人所存在,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我的条件很简单,把土地都交出来,那些一本万利的营生也都交出来。当然,我看在你们的面子上也不把事情做绝,其他一些酒楼布庄胭脂铺什么的,他们还能继续留着,如何?”

众人愣住:不不不,您这要求一点都不简单,没人会答应的。

杜平:“如果不同意,我不介意动用武力。”

帐内好一会儿没人说话,徐则长长一叹,开口道:“郡主说过,若意见不一,我们便投票表决?”

杜平脸色微变,只能点头:“是。”

徐则对众人道:“同意动用武力的,举手。”

只有三只手举起,杜平,元青和元历。

徐则朝永安望去,神色淡淡,让人猜不出他心中所思,开口道:“郡主,这就是结果。”

杜平沉默望着众人,有人避开她视线,有人无畏直视。她抿唇不语,道:“我知道了。”

梁副总兵站起身,道:“郡主,望族亦是百姓,徐家军应该保护西北所有百姓,若劫富济贫,那是江洋大盗的做法。”

众人都心中惶惶看着永安郡主,他们听说过这位郡主的脾气,生怕她就此发作。徐则甚至在考虑,若她执迷不悟大肆闹腾,他正好借机将她逐出以后的商讨会议,相比之下,元青元历两人明显比永安郡主容易摆布。

岂料,杜平只是笑了笑,她平静接受结果:“行吧,既然大家都这么觉得,咱们不用武力。”她嘴角噙着笑意,意味不明地来了句,“在商言商,也行。”

帐中诸人都愣住,一下子没领会这话的意思。

杜平拱手:“那我去忙了,先走一步,你们继续。”说罢,毫不留恋地转身离去。

帐中诸人还是愣愣的,元青第一个反应,他也站起身告辞:“出征的事都准备妥当,我先走一步。”他按住元历肩膀,“你先留着,有事告诉我。”然后也转身离去。

大家面面相觑。

徐如松嗤笑一声:“你们觉得,她会就这么算了?”

徐则叹道:“派人盯着点,既然都在同一条船上,别让她坏了徐家军的名声。”

徐如松懒洋洋道:“你们看着办,我只关心对匈族的战事。”他嘴角噙着若有似无的笑,转头去看沙盘,“不过她这一番话,还真像那么回事儿,大公无私得让人无地自容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