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8节(1 / 2)

加入书签

这人身骑高头大马,一场激战后脸上都是汗,他将额发向后一捋,露出整张清秀面庞。他跟以前有些不一样了,棱角更加分明,可当他微笑时,又透出几分熟悉的少年气息。

元青翻身下马,走到她面前,望着她:“我来了。”

杜平兀自出神,眨了眨眼,怀疑在做梦。

师兄不是生气了才离开京城吗?他不是跟她大吵一架连告别都不肯来吗?他不是在江南吗?眼前这人是谁?这世上总不能有两个人长一模一样吧?

元青见她满脸污泥,抬手便想替她擦,手伸到一半想起非礼勿碰,他低头撕下一块干净的衣角,递上前:“先擦……”

“师兄!”杜平激动得上前一把抱住,“你怎么来了?”

她终于明白,为何他乡遇故知被列为人生四大喜之一,情绪似被整个点燃,满满溢出心头。

元青耳根泛红,两只手都没地方放。他心中虽不舍得推开,可还是放她肩上轻轻一按,然后主动后退半步:“你先擦脸。”

杜平笑容无比灿烂,知道他贯重礼教,哈哈一笑不在意:“是我僭越,见到你实在高兴,一时没拘礼。”她接过布条在脸上随便擦两下,“你怎么知道我在这?”

“我一路找来的。”元青解释道,“公主府中有个亲卫叫寒山,他逃到江南来正巧被陈会长救起,听说你在北边,我就过来找你。”

杜平:“寒山还活着?”

元青:“放心,他没事,不过伤势太重,没办法跟我同行。”

杜平环视一圈,看到这百来号人个个都配有战马和武器,讶异开口:“你们这么多人怎么过来的?各地城门肯放行?”

元青:“陈会长帮我们佯装成商队,有些马匹是从南方带来的,更多的是她让北方马场提前准备,”顿了顿,补充道,“这只是一部分,总共有三千多人,我把整支队伍都带来了。”

杜平满脸都是不敢置信,她以为师兄来北方另有要事,她以为师兄不过来看她是否安全,她以为师兄更想接她去江南……完全没想过,师兄会带着整副身家来北方。

她盯住他,问道:“为什么?”

元青的态度跟他的人一样坦荡:“虽杜厉是你亲父,可匈族与朝廷的态度始终不够明朗,我担心你去那里福祸难料。不过,只要让我带足人马,无论匈族是何反应,我都有信心带你杀出一条路来。”

北方的冬日极为干冷,风势呼啸来去,压得光秃秃的枝头都在挣扎。

发丝在风中作乱,几乎挡住半边眼睛。

杜平抬头望天,双手往后随便一拢长发,胡乱扎成束:“师兄你这个人啊……”她心头涌上一股暖流,眸底神色复杂难言,“每次我遇到危险,你都能及时赶来。”

元青微笑:“因为我是你师兄。”

杜平也笑起来:“可能是我上辈子积福太多,所以老天爷派你来做我师兄,救我一命又一命。”她招呼其他人过来,跟他们介绍,“这是我师兄,之后随我们一同回去,路上不会再有危险。”

大家当即放下心。

随后,杜平又下令将徐家军这五十具尸体运回去,众人虽不明杜老大下这个命令是何用意,但还是乖乖照做,共同协力将尸体搬到马背上驮着。

刚才的冲突中,村民们死数过半,在这样的世道,光村里去年饿死的人都比今天多,众人的低落并未维持很久,毕竟活着的人都是死里逃生,只觉侥幸,再想到杜老大有这样厉害的帮手,心情便很快振奋起来,以后连官府来都不用怕。

尤其是小麦,见识过方才那一仗,恨不得抛弃旧老大改换元青当新老大,她在一旁不住地溜须拍马。苍天在上,各路神明显灵,她祖坟冒青烟竟能遇到这样厉害的人,如果能从他身上学得一丝半毫,这辈子都能横着走了!

元青受不了这份殷勤,极不自在:“不用这样,我不需要伺候。”

杜平似笑非笑:“师兄,这是个小姑娘。”

小麦还眨眨眼睛,不理解杜老大为何特地提起她是小姑娘,难道暗示她自荐枕席?结果,眼睛还没眨完,元青仿佛瞬间移动般一下子晃到杜平身后,侧脸对着她。

小麦又眨眨眼,什么意思?看不起女的?

杜平大笑:“我师兄不近女色。”想想这话也不对,她扭头去问,“你不是还俗了吗?”

元青一脸窘色:“对小姑娘名声不好。”

小麦靠近:“我不在意。”

元青望天,他在意,不过他没说话。

杜平笑得更厉害。

小麦沮丧得仿佛看到一锭金子从眼前溜走,不死心地问:“杜老大,你厉害还是他厉害?”不不,她不能见异思迁这么快,说不定杜老大打起仗来也是一把好手。

杜平由衷道:“我从未见师兄比武输过。”

从灵佛寺到青寨,从青寨到凤阳,甚至跟胡家军队比试,一次也没有输过。

元青被夸得不好意思,可开口夸的是她,嘴角又忍不住偷偷一弯。

小麦更加沮丧,回到大队伍里没精打采往前走。

众人回到村子后,杜平将农会成员聚集在一起梳理这段日子的事。外出的人对村里人转述外面发生的,留在村里的则汇报分田地时遇到的困难。大家看到杜平回来都很高兴,有她在想必再没人敢捣乱,威慑力十足。

杜平也很庆幸师兄来得及时,她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夕阳西下,屋中光线朦胧,元青端正坐于简陋的桌椅前,屋门大开。

杜平在外头的水盆子仔细擦干净面庞,然后又接盆水洗头发。头发拆开浸入水中,里面掉出许多黄沙。想到师兄还在屋里等着,她急匆匆洗完拿干布擦拭,往里走去。

发丝上还滴着水,杜平不甚在意地问:“你这次带的人里面有多少识字?”

元青想了想:“不多,应该五百不到。”他总共带了三千多人,只有六分之一不到,的确不多。能有近五百也全靠元历带寺中的师兄弟来投靠,在灵佛寺待过的,大多会写会算。

杜平如闻天籁,笑道:“够了,够了。”

这下子所有村庄都能分派一定人员过去,主持并管理农会。按照她设想,最好再增派一定兵力驻扎每座村庄,这样更加万无一失。想到这处,她问道:“剩下那三千多兵力安排在何处?”

元青望着她湿漉漉的长发,担心她着凉,目光不经意瞥向那块擦发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