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4节(1 / 2)

加入书签

王利眸光一凝,脸上笑意都收敛起来。他不再以看小辈的眼神望去,而是摆出面对敌手的姿态。

冯瑛之又道:“王大人这趟西北之行便是吃了不够谨慎的亏,因端王那事被皇上责罚……”他恰到好处地停在这里,话锋一转,“这一回,晚辈以为王大人做得对。”

王利轻笑一声:“你这帽子戴得……尽得你祖父真传。”

冯瑛之:“若祖父因此倒台,未必是王大人受益进内阁,弄个不好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空忙活一场。若祖父仍旧在位,那王大人便是与冯家结仇了,更不划算。不能用来换好处的信函,不过是烫手山芋。”

王利笑弯了腰,手指点着他说:“说得头头是道,我若再年轻个十岁真要着了你的道,”笑够了,他坐直身子,“这信若交给皇上,冯佑必倒台。”

冯瑛之欠身,再一次道谢:“若王大人如此判断依旧收手,冯家感激不尽。”

王利见他这态度,心情好了些。相比永安郡主,这才是小辈该有的态度嘛,这才像话。他又喝一口茶,缓缓开口:“我这人心好,贯来喜结善缘,也担心这事有内情冤枉冯首辅,所以就把信函先收着了。”

话虽说到这份上,他也没表态要把信函归还。

冯瑛之也不指望拿到信函,他还没天真到王利说自己是好人就真信他是个好人,这话听听也就罢了,当真就大可不必。

他道:“王大人揣着也没用,若传出去反倒容易招致祸害,晚辈在此有个提议。听闻王大人与平阳公主颇为交好,正巧公主是我岳母,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顿了顿,他意味深长道,“王大人可以试试公主的意思。”

王利思忖片刻,他的确欠平阳不少人情,既然永安嫁进冯家,这也是个投桃报李的机会。再过个几年,等冯佑告老还乡了,若是太子公主和前任首辅都推荐他入阁,他把握也能更大些。而且,这小子有句话说对了,若不交给皇上,这就是个烫手山芋。

他眼睛眯起来:“你建议让公主决定此事?”

冯瑛之:“若有朝一日败露,皇上对自己的女儿总会留情。”

王利似笑非笑:“那可是你岳母。”

冯瑛之腹诽,你一把烧了信函不是更干净,也不会有后面这些烂事。他脸上仍挂着笑意:“正如此,才敢让她做个中人。”

王利哈哈大笑:“后生可畏,贤侄你真不打算入官场?你有这个天赋。”

冯瑛之:“王大人谬赞,祖父定下的家训不敢违逆。”

王利摇头不赞同:“冯首辅那人啊……唉,有些事保守了点。”

院中的亭台四周绿植蔓蔓,溪流细润,从凌云怪石上缓缓流淌,晶莹剔透如大珠小珠落入池子。亭子里的布置,还遗留着当年张氏尚在的风格,并无多大变化。

杜平背对王维熙而坐,等待瑛之出来。

水流声叮叮咚咚,好不悦耳。

许久,背后传来声音:“你们今日究竟是何来意?”王维熙越想越不对,一开始他的确相信是因谢礼贵重而来,可听到瑛哥儿手筋尽断,再到如今他和父亲屋中密谈,他心中不免开始怀疑。

杜平哼道:“你猜。”

王维熙走到他面前,高大的身影挡住视线:“跟刺客的事有关?”

杜平眯眼,不耐烦地摆手:“让开,你挡着阳光了。”

王维熙好脾气地推开一步,继续追问:“是不是?”

杜平嘲笑道:“如果一件事情,连你的亲生父亲都不愿告诉你,你觉得外人会跟你说吗?”见他抿唇不悦,她再接再厉,“这么久没见,你怎么还是如此天真?呵,你妹都比你聪明。”

王维熙不跟她斗嘴皮子功夫,她不说,他也不再问,又退回自己的位置。

不多时,王利就与冯瑛之从屋中出来。他亲自送冯瑛之和永安出门,不止如此,他还欲一路送他们回府,于是跟儿子交代:“毕竟害得他手筋断了,我总得去和冯首辅致歉。”

王维熙抿唇,轻声应是,目送父亲和客人离开。

马车启程之后,并未驶向冯府,而是前往公主府的方向。

平阳公主正在院中纳凉,听闻有客来访并不如何上心,慢悠悠披上外衫向堂屋走去。再一听竟是王利和女儿女婿一同来,她终于面露惊诧,稍稍加快步子。

四人围坐在一张桌前。

本来这事只需要冯瑛之王利和平阳公主三人在场即可,但杜平仗着在自家府中没什么听不得的,便挑个空位旁坐。果然,母亲看到并无阻止之意。

王利痛快地将信函摆上:“一切皆由公主定夺。”

平阳公主随手拿起最上面那封,打开一看,里面的内容并无出乎意料的地方。她目光从上至下扫过,最后落在右下角的署名,嘴角勾了勾。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风生水起的首辅大人也会不小心阴沟里翻船。

她整个动作都是慢条斯理,似乎未将此事放在眼里,甚至连神情都不大显,她看完一封,又将信纸折好塞回去,放回原位。然后,她再未拿起第二封,反倒端起茶盏轻抿一口。常人对这种秘辛之事都有窥探欲,可她似乎并不好奇。

对于平阳态度淡定如斯,王利不禁在心中暗自佩服。他自持沉稳耐心,可当时从西北拿到这些信函时也忍不住将每封都不漏地看完。

“殿下不看了?”

“一封足矣,不外如是。”平阳公主放下茶盏,“王大人为何不直接递给父皇?”

闻言,冯瑛之抬眸望来一眼。

王利:“唉,以我和殿下的交情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这回被派去西北调查徐家便是犯了皇上的忌讳,这一回,我若直接将信函递上去,也不知是否会再惹一次麻烦,便想先问问殿下的意思。”他顿了顿,并不掩饰讨好之意,“何况,郡主嫁入冯家,不看僧面看佛面。”

听闻尚书大人提到自己,杜平挑眉一笑,正欲开口说两句,就见母亲冷冷一眼警告,她只得知情识趣地闭上嘴巴。

平阳公主承情:“多谢。”

这一声谢,既有感谢王利的意思,也有说给冯瑛之听的意思,毕竟,冯家沾她的光耗她的人情才躲过一劫。

冯瑛之听懂了,沉默不语。

平阳公主:“大家都是明白人,冯首辅必也会承你的情。”

王利厚道地说:“殿下客气了,谁没个糊涂的时候?之前我犯糊涂也多亏殿下拉一把,人和人之间不就是如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