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8节(1 / 2)

加入书签

端王道:“禾婉和闺中密友聊天时听说的,父皇,这事儿别人只是不敢告诉您,下面不少人都听说了。”

皇帝目光愈冷,端王妃也不是个聪明的,至少聪明没用对地方,呵,冯首辅的家教也不怎么样。“别说朕不给你机会,现在来问问你,你觉得这事谁在利用你?”

端王抿唇不语。

皇帝嘲笑:“不知道?”

端王道:“必是朝中看不惯太子的官员。”

“蠢货!”皇帝骂道,“这朝中除你之外就没人敢到朕面前来告太子这状,把太子搞得灰头土脸他们有什么好处?太子卖得都是些偏僻地方的九品芝麻官,根本影响不了京城官员!连这点都看不清楚你也敢来找事做?”

端王面色一白,失望道:“父皇您早知道?您一直在包庇太子?”

皇帝气得想再砸一次茶壶,可惜桌案上空空如许,没什么有分量的东西可扔,“这次的事除了搞太子还可以搞倒谁?”

端王凝神思索半晌,其余在这事里插手的都是太子党,难不成有人不是为了整太子而是为了整太子下面的人?为此不惜牵连太子?谁人如此大胆?

皇帝简直看不下去儿子这副蠢样,摆手赶他出去,“滚,给朕滚出去,回去好好闭门思过,没朕的命令不准出府。”

端王不服,还欲辩解,“父皇……”

“滚。”皇帝把桌案上仅有的一支笔也丢过去,怒喝,“给你脸面你不要?偏要朕命人把你架出去?”

端王只得灰头土脸地退出去。

等他一走,一直站在角落中充当隐形人的方总管立刻移步到皇帝身后,低声询问,“奴才给您按一按?”

皇帝闭上眼,低低“嗯”一声。

方总管立刻将手指按在皇帝脑袋的穴位处,一下一下地揉捏,力道控制得极为精准,他只做事不说话,至少不会在皇帝开口之前先劝解。

皇帝整个人都放松了,脑袋也没那么疼了,无奈叹道:“你说说,朕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一个两个养出来的都是不孝子。”

方总管轻声:“端王殿下心里有您,只是天真了些,这也是陛下您将他保护太好的缘故。”

皇帝也不动怒,竟笑道:“这还是朕的错了?”

方总管道:“陛下一片拳拳慈父之心,可怜天见。”

皇帝沉默片刻,“是朕的错。”

方总管低声叹道:“奴才真是心疼陛下,个个只知道向您索取,却没人明白您的难处。”手上动作不停,继续替皇帝按摩。

皇帝笑着摇头,眼前不过是小事,这辈子最难过的时候,是一手娇宠养大的女儿用陌生憎恨的眼神望过来,咄咄逼问,随后毫不留情转身离开。

皇帝陷入回忆之中。

那个时候,轻容哭了,眼睛是红的,目光却淬冰,她说,“您不信我。”

皇帝眉头微微皱起,儿女都是债啊。

“可惜轻容偏偏是个女儿身,否则朕还担心什么?”皇帝开口,这句话也只有在心腹总管面前说过,“大伴,天不佑李家啊。”

方总管道,“皇上哪里的话?太子也是个好孩子,守成绰绰有余。”

皇帝睁开眼,“朕本不想立后,有后无后在朕眼里都一样,朝中也没人敢上蹿下跳。如今看来,朕还是该为太子想一想。”顿了顿,他苦笑道,“当年答应骆珍的话怕要食言了,贵妃一直安分守己,黄家也算听话,朕是不是也该给太子抬一抬身份?让朝中众臣彻底熄了小心思?”

方总管道:“奴才只知道,皇上做什么都是有道理的。”

皇帝沉默许久,“容朕再想想。”脑子里又把这事过一遍,他眯起眼,“呵,王利,朕还没死呢,他就敢把手伸这么长,这种人,哪怕罢职也记不住教训。”

皇帝想给不听话的朝臣使小绊子简直信手拈来,第二日就把事情办下去了。

此刻,杜平正在到处闲逛,想给外祖父六十大寿挑个称心礼物。

她走了三条街,还是停在珍奇斋门前,犹豫要不要进去。这里面稀奇玩意是不少,以往她都会到这里来给承业哥哥买西洋来的颜料和画笔,她对这家店感情有些复杂。

迟疑间,里面的伙计已经一眼看到她,急忙出来迎接,“郡主大驾光临,怪不得下几天的雨偏偏今日停了,原来是候着郡主呢。”

杜平笑道:“店里到了什么新玩意?”一边说话,一边也就跟着跨进门去。

永安郡主算是店里的熟客,伙计使出浑身解数招待她,把货船最新一趟带回来的货都展示在她面前,满满当当一桌子看得人眼花缭乱。

伙计笑靥满面,三寸不烂之舌介绍得头头是道。

杜平却是意兴阑珊,单手支颐,耳朵里有一下没一下听着,眼睛漫无目的扫荡在店里各处角落,忽地,她目光定住,身子渐渐坐直,伸出手指问:“那是什么?”

那好像是一柄火药|枪,却跟工部仓库里堆着的那些不尽相同。

杜平背脊挺直,站起身来,“拿给我看看。”

伙计的眼睛一直跟着她跑,自然也注意到她的视线,眼珠子跟着转到角落的壁橱上,等看清永安郡主指着什么,他冷汗也跟着流下来。

这,这这……这如何是好?

这下要完蛋,这是东家特地要他留的东西。

郡主怎么偏偏和东家看上同一样?呜呜,他应该把东西藏在抽屉里。

伙计支支吾吾:“这个……是不卖的……郡主您要不看看别的?”

杜平斜眼一瞟,“哦?”

这位郡主的脾气闻名京城,伙计可不敢惹,鼓足勇气解释:“这个已经有人买下了。”

杜平问:“谁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