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节(1 / 2)

加入书签

元源又看了一遍,确定脸上不热了,于是走出来。

“刚才我看错了,你打得很好。”

杜平笑了,也不刨根问底:“我今日有事跟弥结师叔出去了,你去哪里了?”

“粥棚。”元源回得简单。

杜平跟着他向屋内走去,毫不客气地找张凳子就坐下,又问:“我们这里的粮食还够吗?城内的百姓都怎么样了?”

“已经稳下来了,有些已开始春耕,但粮食短缺。光靠寺里的确不够幸好有陈家施以援手。”元源低垂着眼。

“师叔有说在这里待多久吗?”

“没有。”

杜平道:“明天要不要我跟你一起去?”

元源眼睛盯着地面:“不用,人手够了。”声音平淡。

杜平眯起眼睛,看着他,沉默片刻。

元源也保持姿势不动。

杜平试探:“你生气了?”因为上回“骗”他?天地良心,她都不生气他生什么气?

元源摇头:“没有。”

杜平见他一直低头,连看都不看她,火气也上来了:“生气就说出来,扭扭捏捏像什么样子?你是个男人又不是娘们,一直低头含羞带怯看什么看?”

这话是元源的禁语,他最讨厌别人说他像女人了。

杜平以为至少能激出一点反应。

结果,元源还是一动不动,眼睛看地:“没生气。”

杜平瞪大眼睛,彻底搞不懂这小子今天犯什么毛病了,她想了想,蹲下来:“你身体不舒服?”

元源避开她的视线,望向窗外:“没有。”

杜平生气,两手按住他的脸颊,把他的脑袋硬生生掰回来,盯住他:“有话说清楚。”

元源对上她的眼睛,觉得脸上温度又烧起来了。他握紧握拳,心里默念静心咒,不能脸红不能脸红,不能被看出来,师弟若知道他做了这么下流的梦连朋友都当不成了。

一张脸故作镇定,他艰难地说:“我在担心元青。”

杜平恍然,看他一眼,松开手,慢慢站起来,她轻声道:“别担心,不会有事的。”她想了想,找出一个最合理的理由,“你心里怨我?觉得是我拖累了元青师兄?”

大家都能看出来,那伙人是冲着她来的。

是她拖累了大家。

不是不是当然不是,元源猛地起身,张开嘴巴就想否认,可他又找不出其他理由,思量再三,他斟酌用词:“没有怪你。”

杜平闭上眼:“我发誓,一定把元青师兄全须全尾带回来。”

“我相信你。”元源急道。

杜平见他的反应总算恢复正常,咧嘴一笑,打算好好谈一谈今日來找他的来意:“师兄,你想过恢复曹子廷的身份吗?”

元源一怔。

杜平直白道:“你想过还俗吗?”

她对漕帮已有了打算,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缺人,缺少可用之人。若和漕帮打对台,她并不想让公主府介入太多,否则会对母亲造成不好的影响。灵佛寺也不该暴露实力,那是母亲的底牌,不是她的。

杜平永远记得,承业哥哥与他人议亲的时候,她无计可施,她无能为力。

只能眼睁睁看着。

所以,既然上天给了机会,她就要想办法将一些东西握在手中,一些能让别人做决定时顾虑她的东西,一些可以由她自己控制的东西。

那时候,母亲问过她,该想想自己最缺少什么。

答案很简单。

她想要权力,她需要权力。

杜平看他怔住了,又问一遍:“师兄,你有想实现的愿望吗?你有想要的东西吗?留在灵佛寺,你的将来一眼便可望尽,如果你还俗,我愿助你一臂之力。”

元源终于回神,望着她看了许久:“让我想想。”

杜平笑道:“好。”

过了几日,淅淅沥沥下起了春雨。

杜平躺在塌上的靠垫,赤脚缩在软垫子里,半阖眼聆听琴音。

一曲罢了,门外有人禀告,“郡主,探子看到卫帮主刚入了黄总督府中。”

杜平睁开眼,淡淡道,“准备马车,我要出门。”

漕运总督这个位置,是朝廷上下公认油水最足的官位之一,不仅管理长达三千多华里的运河沿线,并且还管理地方行政事务,俗称有权又有钱。太子能有今日底气,也有一部分是因为母族有人占着这个位置,他不差钱。

杜平和黄家不熟,不过对黄家的作风倒有耳闻。

黄家主事人脑子还是拎得清的,了解皇帝,也了解太子。他们在朝廷上不争做出头鸟,也不贪心,守着漕运总督的肥缺就等于管着太子的钱罐子,皇帝说什么他们就附议什么,反正只要帝心在太子身上,一切都是安全的。

殊不看历朝历代多少教训,老皇帝活着的时候就敢仗着太子母族身份凶相毕露,那好啊,老皇帝死之前,一定会记着带你们一起陪葬,给儿子扫清障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