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节(1 / 2)

加入书签

柳大娘子惊愕地看着苏蕴,迟迟未反应过来。

苏蕴诚恳道:“女儿不会让母亲父亲为难的,昨日哥哥应已与母亲父亲说了宫里边的事情了,女儿想了一宿,还是去姑子庙修行,才不会影响到家里。”

苏蕴昨晚回去想了想顾时行让她表现得不愿,她琢磨这事倒也不难,也就只是把先前的态度表现出来罢了。

“六丫头,你没与我开玩笑吧?”柳大娘子回过了神来,觉得六丫头在诈她。

那可是侯府,她怎么可能不想嫁?

苏蕴一副柔顺之色:“女儿没有开玩笑,趁着宫里的事情还没有传出风声,不如就让女儿这两日收拾行囊,去见过小娘后,就去了姑子庙。”

“你可知道,去了姑子庙,便是不是当姑子,往后也难嫁人了?”柳大娘子皱着眉头问。

苏蕴道:“那梁邕提亲不成,又闹了那样的事情,金都城内的都怕惹上麻烦,也就没人敢娶女儿。如今顾世子又在宫中那么说了,还有谁敢娶女儿?与其让父亲母亲为难,不如不嫁人了。还望母亲成全,让女儿去姑子庙。”

柳大娘子自然不会应她的,反问她:“这要是万一侯府真要上门提亲呢?”

昨晚丈夫回来后,与她说了顾侯是同意的。她松了一口气后,心里头到底还是不得劲的。

原本还在为这六丫头能嫁入侯府感觉心塞,可却没想到她会有这么一出。

苏蕴果决道:“女儿不想嫁侯府,那高门大户,不是女儿能肖想的。”

“你就当真想去……”话还未说完,就有婢女在厅门传话。

“大娘子,侯夫人与顾世子来访。”

柳大娘子琢磨了一下,应当是来说议亲,便让人去请了。

下人去请的时候,柳大娘子起了身,与苏蕴道:“这事稍后再议,你先回去。”

说着走出了门外。

苏蕴看着主母离开的背影,心想自己会不会表现得还不够不愿意?

叹了一口气,只能无奈的先离开。

与初意路过巷中,忽然一个纸团从屋顶上扔下,落到了她们前边的路上。

主仆二人都已经能做到面色淡定地看着那青石砖上,孤零零躺在地上的纸团了。

不用怀疑,定是墨台扔的。

苏蕴叹了一口气,平静的走上前去捡纸团。

打开看到上面的内容,表情顿时复杂,且带着几分扭曲。

——当着我母亲的面,坚决的表示不愿嫁我。

顾时行真的……,她压根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暗地里三番几次让她嫁他的人是他。好,她应了,可他反倒让她在明面上百般不愿。

他这可是因她应了他,所以一点也不担心娶不到她了。

这么闹腾,也不怕因他母亲不喜她,原本已经同意了,现在又不同意了。

苏蕴犹豫地看了眼纸条,最终还是决定信他。

把纸条放入了怀中后,与初意道:“一会见机行事。”

吩咐后,转身往回走。

那边,柳大娘子把迎顾夫人和顾世子进了正厅。

顾夫人与其几番客套,道:“昨日在大殿之中,我儿言行不当,对苏六姑娘的清誉有所影响,实在是对不住,莫要怪罪。”

顾时行拱手作揖,微微一躬:“昨日多有得罪,抱歉。”

柳大娘子忙道:“顾夫人千万不要客气,昨日若不是顾世子忽然出现救下长清和六丫头,恐怕后果不堪设想,对于苏家来说,顾世子就是长清和六丫头的救命恩人,我们感激还来不及呢,怎会怪罪?”

顾夫人闻言,笑了笑,随后道:“我昨日回去后细想了一下,觉得既然是行儿喜欢的,再者苏六姑娘性子温顺,品性也好,不若两家结为亲家,柳大娘子你看如何?”

柳大娘子目光从她的身上移开,看了眼顾时行,再看回顾夫人。

略有为难:“我们这六丫头虽说已经记名到了我名下,可到底也曾是庶女。以后这说出去,说侯府的嫡媳是庶女出身,恐怕有些不大好听。”

顾夫人好似看得很开,道:“他们说他们的,我与侯爷也不会在意,且我们也不会因为如此而亏待苏六姑娘的,柳娘子你看看这两个孩子的婚事能不能成?”

柳大娘子看向顾时行,心下思索了起来。

她知晓这事定是要成的,可她不能这么轻快地就应了,太快应了,自己与女儿的面子就太轻贱了。

就在思索间,厅外传来苏蕴的声音:“母亲,女儿不愿。”

厅内几人都闻声往门外望去,顾时行看见苏蕴,唇角只一息微勾,下一瞬消失得无影无踪。

苏蕴跨过门槛,款款走进,停下后朝着柳大娘子和顾夫人福身。

随而对上顾夫人,恭敬的解释:“侯夫人,民女已经与母亲说了,这几日就会收拾行囊,准备去姑子庙,还望顾夫人见谅。”

顾夫人闻言,错愕地看向柳大娘子:“苏六姑娘真的这么说了?”

柳大娘子面色一变,忙解释:“她是这么说了,但我还没应。”

顾时行看向苏蕴,眉头轻蹙,喉间似乎堵了,呼吸略有不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