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节(1 / 2)

加入书签

两人正僵持着,一阵香风拂过,一个身姿婀娜的女子款款走来,手里端着髹漆托盘,上头搁一盏熬得黏稠的莲子粥,娇滴滴笑说:“熬了一个时辰,熬得糯糯的,正好给官家败败火。”

荣康帝见是她,忙把满脸戾气收敛,温和道:“这些事让底下人去做就是,你身子弱,别累坏了。”

梁潇这才抬起眼皮看她。

那女子倒是规矩穿着窄袖郁金裙宫装,只是裙上缀着一只金铃铛,走起路仪态万方,铃铛叮叮当响,别有一番妩媚风情。

梳风流的堕马髻,斜簪玉钗,似落非落,吊梢眼看人,跟带着钩子似的。

她伏在荣康帝身上低声劝慰了几句,荣康帝脸色好转,冲梁潇道:“刚才是朕太冲动了,堂兄莫要与朕一般见识。”

梁潇“嗯”了一声,起身要走,走出殿门,他朝一个内侍舍人招了招手,那舍人立即过来,在梁潇跟前哈腰躬身。

梁潇问:“那女人是谁?”

内侍舍人道:“是內值司新拨来的红霞披……是崔太后指定的。”

梁潇哼笑了几声,甩袖扬长而去。

**

姜姮在城外邸舍住了几日,眼见辰羡无事,想立即动身离开,可偏将要走时,晏晏病了。

小孩本就体弱,外加舟车劳顿,发起高热。

崔斌正想再乔装冒险进城找个郎中来看,可巧儿有位京中名医返乡归来,暂在邸舍落脚,他给晏晏把了把脉,道只是寻常病症,开了几副药,提议姜姮暂时静养,莫要把孩子累着。

姜姮不可能拿晏晏的身体开玩笑,估摸着辰羡的事情告一段落,梁潇应当没有发现她,不然不会任由她清静到如今,便安心住下,待晏晏身体好些再谋后效。

也不知是不是她多心,她总觉得近日邸舍来了些生面孔,总躲在暗处偷窥她们。

她和崔兰若说了,商量着几人留心,没过几日这邸舍里就遭了贼,几间上房被洗劫一空,官府来查验过,说前几日混进了窃贼,总在暗处窥视住客,伺机行窃。

姜姮长舒了口气,也庆幸自己平日里财不外漏。

第72章 . (1更)孩子叫辰羡爹爹,是当……

在汤药不断的精心照顾下, 晏晏总算好了起来。

姜姮整理了手边的银两、行囊和一些籍牒路引,来时所用商队的公验已过期,总得想办法再办新的。

所幸她们身边有个忠厚可靠又脸生的崔斌, 给他揣上足够的银两,让他去城里办流民户。

在外辗转蹉跎近两年,本以为可以安稳下,可一朝被打回原形,又成流民了。

姜姮想起自己在槐县开的那个书铺,初具规模,进项颇为不错,可也要被迫放弃,短时日内再不能回去了。

这些年, 她好像总在逃离的路上,即便短暂的安稳,也好像一场浮华春梦,转瞬即散。

其实到如今,她对梁潇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爱与恨皆淡, 只期望能快快掀过这一页, 早日过上新生活。

夜间,她因为心事沉甸甸的而睡不着, 唯恐吵醒晏晏, 连翻身都小心翼翼, 翻过身,却忽得一怔。

夜月高悬,月光如银缎静静泼洒进窗,映出墙上几道虚影。

他们脚步极轻, 正缓慢地朝床走来。

姜姮霎时清醒,轻轻拢住晏晏,手摸向绣枕底,摸出一支锐利金簪,紧攥在手里。

正当她准备殊死一拼时,忽得从窗外跳进另一拨人,竟与原先屋里那几个黑衣人对打了起来。

刀剑相鸣,拳脚激昂,晏晏在睡梦中被惊醒,扯着嗓子哇哇哭起来。

姜姮将她抱进怀里哄,客房内的战斗已近收尾,原先的黑衣人不是后来的对手,几声惨叫被斩杀。

那些杀手甚是讲究,见敌人被消灭,竟还弯腰把尸体拖走,再用抹布将地上的血擦干净,然后干净利落地从窗跳了出去。

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姜姮低头哄晏晏,待将她哄睡,才歪头看向轩窗,半天没回过神。

第二日,姜姮罕见得没有在客房里用朝食,而是抱着晏晏下到了一楼大堂。

她和崔氏兄妹在木质楼梯上相遇,崔兰若揉搓着惺忪睡眼,声音略哑,问:“姮姮,你怎么出来了?”

姜姮是谨慎机敏的,生怕在金陵城外被人认出来,平日里鲜少出门。

但今日她却连帷帽都没戴,妆容明净,清爽示人,冲崔兰若笑了笑:“我带晏晏出去走走,你们在邸舍待着,别出去乱跑。”

崔兰若觉得她今日古怪,想跟着,被姜姮温柔地劝住。

邸舍外一条羊肠小道,蜿蜒伸展,尘土飞扬,不知通往何处。道旁几株梅花,花瓣红艳艳的簇拥在枝头,如锦灿烂,一看就是未经修剪,肆意生长。

她顺着小道往前走,沿途花瓣飘落肩头,清冽冷香袭来。

她深吸一口气,抬手抚上晏晏的额,叹道:“娘亲真没用,可是娘亲也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人活在世上真难。”

晏晏眨巴着乌黑的眼睛看她,两片薄唇“啵啵”,黏黏糊糊地呢喃:“娘……”

她一岁零三个月,已经会叫娘了。

姜姮低头亲她,她踢踏小腿挣扎着想下来,姜姮便把她放下来。

晏晏比别的孩子看上去聪明一些,才这么小,就已经能把路走得很稳当。

姜姮不放心地跟在她身后,环起双臂虚扶住她,走了没几步,听见身后传来“咯吱咯吱”刻意压低的碎响,似靴子踩在枯枝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