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8节(2 / 2)

加入书签

“我也这么想,但秀才那般难考,谁敢保证一定能考上?万一考不上,这钱不就打水漂了吗?”

“嗐!平日多烧香多拜佛,说不定好风水就转到你家了呢?读两年看看,若实在不是那块材料,好歹也识了字,去城里给人当个伙计啥的,总比咱们这辈人两眼抓瞎的强。”

“唉,我家近来也为娃上不上学的事闹着呢,日子难过,束脩可不便宜……”

“你再难,能有孟氏当初难?人一个寡妇,硬熬着把儿子培养出来了,咱们咬咬牙,也不能比她差。”

“就是这个理,反正我是决定了,咋说也要把我家大娃送村塾去……”

众人争论到最后,竟是达成了一致。

大丰村突然掀起了一股读书潮,村民们送娃读书的热情空前高涨起来。

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教育的重要性,可再苦也要让孩子进学堂的习惯,却是自此延续了下来。

虽然初衷可能有些歪,但只要结果导向是积极的,那就是好的。

榜样的力量给大丰村带来了全新的风气,而这一切都是因宋璟而起,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季妧听了谢寡妇的转述后,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诶,你看里正近来,离三里地都能听见他哈哈笑。也该他笑,儿子孙子一大窝,加一起都比不过一个外甥。孟家如今出了秀才,整个族的人都能跟着沾光,可惜这秀才姓宋不姓孟,就不知道咱大丰村能不能留得住……”

季妧心里咯噔一声“什么意思?”

“宋璟如今出息了,他本家的那些叔伯兄弟,放榜第二天就找来大丰村,具体为啥都不用猜,肯定是想接宋璟和孟氏回去呗。”

“谈的怎么样了?里正表态了吗?”

“里正自是不愿意放人的,但他说话也不管用,谁让当年孟氏母子来投奔时,他碍于洪氏不敢收留?即便后来亲自把娘俩接回村,那也是宋璟过了童生试的缘故。”

这人情经不住咂摸,自然也就没有留人的底气,具体如何,还是得看孟氏和宋璟的决定。

“宋璟现如今不在村里,做主的是他娘,那他娘决定回村还是……继续留在咱们村?”

谢寡妇摇了摇头“这个没有准头。那些亲戚走的时候脸上不见高兴气,兴许是没答应。但孟氏那个人吧,心思难琢磨,我以前跟她一个作坊做过工,我觉得,她兴许是想回去的。”

季妧不解“那些人欺他们孤儿寡母无人依仗,泼孟氏脏水在先,抢占田宅在后,孟氏不该对那个地方深恶痛绝吗?”

谢寡妇叹了口气。

“你是姑娘家,还不懂这些。女人啊,嫁鸡随鸡,嫁到夫家,根也就扎到夫家了。你看孟氏,如今虽在村里住着,却从不和人往来,哪里还把自己当大丰村的人?村里人看她,也都是当外村人看。

至于那些欺辱过他们娘俩的,孟氏这些年忍辱负重为了啥?还不是为了让宋璟争口气?如今宋璟都是秀才了,那些人亲自赶过来又是磕头又是赔礼的,宋氏一族的族长更是恨不得用轿子给她抬回去。她算是苦尽甘来,扬眉吐气了,还有啥可放不下的?

再说她男人还埋在宋家村,想回去也不奇怪。”

“原来……”

那晚宋璟告诉她,他因为一些事和孟氏起了争执,指的应该就是这件事吧。

可当时他中秀才的消息才刚刚传回村,宋家人没那么快得到消息,除非……在宋家人找来之前,孟氏就动了这个念头。

而宋璟必然没有同意,所以母子俩才会吵起来,所以在宋氏族人找来后,孟氏没有立刻给予答复……

第284章 能想不能说

“你这丫头,想啥呢,喊你好几声了。”

谢寡妇伸手在她面前晃了晃,略觉奇怪“你咋对孟氏这么关心呢?”

季妧心道,我不是关心孟氏,我是关心孟氏她儿子。

但这话能想,却不能说。

“最近她家风头正盛,我好奇,就问问。对了谢姨,季老汉怎么样了?”

谢寡妇的注意力果然被成功转移。

“要我说,也是活该,被最宝贝的儿子气出了厥症,这幸亏是不严重……”

听谢寡妇描述完,季妧猜测,这所谓的厥症,应该就是后世的脑中风。

左半边脸僵木,嘴角有些歪斜,肢体协调性变差,腿脚不那么好使,日常行动必须拄拐。

这些差不多都算脑中风后遗症的表现。

得亏不是偏瘫和全身瘫痪,不然可就有罪受了。

不过心高如季庆山,对他而言,身上的病痛只怕都是小事,季连樘的落试,才是对他最大的打击。

就是不知他多久能从这打击中恢复过来。

春秋大梦,哪有那么容易梦醒。等季庆山气性一过,季连樘就又能去读书考秀才了。

前提是,季家还有钱的话。

“小妧,我想好了,下个月也把大成送去村塾。”

季妧先是一愣,继而笑了。

谢寡妇咳了一声,有些不太好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