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9章 日本人的真香定律(2 / 2)

加入书签

至于最上层的高级旗本和大名就更舒适了,首先人人都在北美得到了封地,家里的庶子、支流等等,以及无法安排的家臣们都有了去处。

虽然吴右相领导的藩财政改革,让各家大名在实际上要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花到开拓北美上去,但总算不用偿还大阪商人的阎王债了,很多大名都感觉一下轻松了很多。

可以说,在大明入主日本的过程中,只有持明院统的天皇家和被杀鸡儆猴的伊东家饫肥藩,以及三井、住友两家豪商,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其余的,就连被从日本国大君位置上赶下来的德川家,都算是受益者。

现在改名为徐家齐的德川家齐,顶着江户郡公的高级爵位,拿着每年超过二十万两的收入,在京师应天府和上海府这样的天上人间过着神仙般的日子,据说这位爷相当的乐不思蜀,儿女都多了四个了。

所以,本来满腹疑惑,满心不甘的日本人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开始了集体真香。

他们完全忘记了是谁引导了西军东进,谁将米价炒上了天,那些死在西军东进的连番大战中的三万多武士,大阪城被烧的无家可归的百姓,以及在米价风潮中被饿死的至少四十万人,都已经没人提起了,现在日本最流行的,就是喊着大皇帝板载,然后出国搏富贵。

一家蒲烧店中,六七个穿着旧衣的穷苦武士正在一边看报一边一议论,一个脸上有块黑疤的武士满脸懊恼。

“真是失策了!出征暹罗的第一四八师招募试我是通过了的,可惜后来不小心扭伤了脚未能成行,要是我能去的话,起码也可以当个越国的镇藩。

要知道越国可是大皇帝次子,身兼两朝帝王血脉之嘉南侯的封国,还是在曼谷那种堪比关东平原的繁华之地,要是去那里,怎么还会留在家乡受穷。”

“是啊!兄长韬武略都是顶尖,我看不比滕胜忠阁下低,今次大皇帝驾临东京顺天府可是难得的机会,要是大皇帝能多放一些南洋准许朱印状就好了!”

“对!要是再有机会的话,你我兄弟可就要抓住了,上次放了七千南洋准许朱印状,我看这次起码要放一万。”

“我倒是觉得大皇帝可能要放北美准许朱印状了,陛下三弟不是在北美发现了比佐渡金山还大十倍的金山吗?去北美淘金应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些穷逼武士讨论的南洋准许朱印状和北美准许朱印状,是由叶开同意,然后经江户的护东大将军府下发,准许武士出国的批朱印状。

不过由于一是日本人不太适应南洋气候,南洋又是叶开的基本盘,放外族进去必须要做好计划。

二是北美开发难度更大,更需要能写会砍人的日本武士,所以叶开一直对把日本武士放到南洋很谨慎。

至于当一个亲藩下辖的镇藩,那就更难了,镇藩可是有相当大自主权的,比如叶明阳的越国,出三个,其余都会设置知府、知县直接统治。

小次郎是赶上了风头,除了相当忠诚外,叶开还需要他来千金买马骨,才会让他一跃成为控制素攀武里府的镇藩。

其他人想要成为亲藩下辖之熟地的镇藩,那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只有自主开藩的镇藩可能要容易一些,现在在暹罗的六十四特别征召师,就是为了培养一大堆镇南男和镇南子而特别征召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