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3章 陛下,咱是真的没钱啦!(第二…(2 / 2)

加入书签

看起来不划算啊!

难道除了情怀上的收复故土,真的一无是处了吗?

当然不是。

首先,辽东有许多黑土地,这是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的。

其次,辽东有许多铁矿,例如鞍山。

大明朝此时此刻,已经点燃了工业革命的火种。

辽东的价值,远远超过现在的101亿两。

那么西北呢?

西北除了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西北还能产出大量的棉花。

棉花在工业革命的年代,到底有多重要呢?

在正统历史上,20世纪以前,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

棉花不仅是衣服、被子的原材料,纸巾、植物油、肥皂、火药、书里都有棉花。

英国的工业革命就是棉花推动的。

黑奴被卖到美洲去干什么了?

没错,去种棉花了。

大明朝现在产棉的地方很多,北直隶、山东省、河南省、湖广省、南直隶都产棉。

但是,这些地方的潜力和西域比起来,真的就不值一提了。

因为棉花这种农作物需要日照长,雨水少,西域是最合适的地方。

言归正传,军委会这份奏表呈递上来了,一边的财务大臣却在瑟瑟发抖。

他随后也呈递上来了一份奏表,是去年朝廷的收入。

崇祯八年,国家的总收入是5800万两。

其中两税制让朝廷的实际收入只有4500万两。

而截至到目前,国库里的钱一共有多少?

3500万两。

为什么这么这么一点?

因为西北的一部分军费已经支出过去,辽东一部分军费也已经支出。

但是缺口还有8000万两,将现在国库里所有钱拿出来,都不可能填补完。

如此看来,财政岂不是崩溃了?

而按照以上的逻辑推断,大明朝岂不是要完蛋了?

狗皇帝岂不是要卷铺盖收拾细软带上小姨子,哦不,是带上老婆们跑路了?

这倒不至于。

看完毕自严的财务报表,崇祯心里有数。

大明朝的财政虽然赤字了,但财政体制可是非常健康的。

无非就是暂时缺钱了嘛!

但缺钱是真的会蛋疼的,例如毕自严现在头是肿的,他大概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睡好觉了。

“陛下,老臣有话要说。”

“但说无妨。”

“这其中的军费,有一部分是不必要的军费,例如西北的运粮消耗,调度的人过多,浪费高达112万3478两银子,还有辽东,预备役投入之后,不少人没有直接参与到战场中,凭白消耗,臣算了一下,无故消耗就达598万3120两,另外还有……”

“好了好了。”崇祯打算了自己财务大臣的精打细算。

他这是财务思维,他大概率是要指责军委会在浪费钱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