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节(2 / 2)

加入书签

寻了个借口支开婢子,冯小小垂眸,深深吸了几口气,方才踏进药味浓重的客房。藏在衣裙下的每一步都好似踏在了不甚结实的云上,让人不得不轻缓了气息,时时警醒着。

束好的床幔里,郎君微微欠身拱手,声线微沉,清冽中带着不容忽视的冷傲,“多谢姑娘相救。”

“公子言重了。”冯小小还礼,用余光瞥了眼入了梦的男子。

郎君矜贵,虽是一身布衣,但周身富养出的雅气,犹如上好的白玉,方润有度。又哪里是寻常人家可有。

夜里星辰随风漏进屋顶碎瓦。

上挑的眉眼微微迟疑,却又尽数被右眼角下那一抹殷红的泪痣所吞,只剩疏离有礼,“这几日的费用,还请姑娘算算,裴某绝不赖账。”

若说之前只是凑巧,可如今就连他的语气,竟也与梦里一致无二。

冯小小微怔,刚抬眸就对上那双微窘的桃花眼,“只不过裴某伤势未好,不知能否在姑娘处再多留一段时日?”

郎君薄唇轻抿,似是头次说这样的话,面上极不自然。

冯小小沉默。

她记得清清楚楚,梦境的最后,他曾说找到了当年替爹处理药渣的小太监。

拢在衣袖中的手指攥紧。

虽说不留外男乃人之常情,毕竟这世道对于女子声名还是严苛的紧,但若是留下人,顺应梦境,冯府清誉,爹的声名,万千冤屈或许都能就此翻案。

垂下的眼眸微动,复而慎重颔首,“既是这样,公子可还需要些什么,我这会就叫玉书准备。”

她想得周到细致,“还有,公子昏了几日,想来家中应是记挂的紧,要是公子不方便,可要我帮忙递书信出去?”

冯小小答应的爽快,倒是出乎了裴衡止的意料。

上挑的桃花眼一眯,暗暗叹了口气。总归是内院养出的姑娘,便是流落民间,也娇憨纯真的紧,对人全然没有防备。

他心生不忍,多了几分诚意轻道,“裴某此行隐秘,又误入了姑娘院子,书信出门,难免多生事端。”

“另,有些事裴某还需向姑娘打听。”裴衡止眉眼淡淡,“不知刚刚那位公子.”

“是方大哥。”冯小小坐在凳上,并不隐瞒,“这些日子都是他替你把的脉,抓的药。”

似是知晓裴衡止的忧虑,少女目色诚挚,低道,“公子放心,方大哥只知晓我救了一人,并未瞧见公子样貌。”

闻言,面色苍白的郎君松了口气,板正的肩头稍稍放松,那双桃花眼里满是感激,“如此,裴某就先谢过姑娘良苦用心。”

*

月色清辉,透过窗映在门外游廊下,一盏烛火,照出两个人影。

总归人已经醒了,也无需她们再守在身前。冯小小坐在榻上,拿起手中的绣活,心却怎么都静不下来。黛眉紧蹙,贝齿咬唇,瞧着便是满怀心事的模样。

玉书也不敢插话,想起白日里方云寒离去的情形,不由得暗自长叹了口气。

算算年岁,若非冯府败落,这会子应该有不少京都才俊踏破了门槛,前来求娶自家姑娘才是。

在世家之间,论姿容才情,谁不赞一声冯家女。可如今且不谈什么高门大户,就连这街坊四邻,也都冷眼恶语。这三年要不是方云寒从旁帮衬着,那些世间恶意,又岂是一两句话就可以平息。

好在一切都熬过去了。

如今襄王有梦,却不知这神女是否有心。玉书清楚冯小小的性子,更怕她懵懂时错过大好姻缘,正犹豫着要不要直说方大夫有求娶之意。

就瞧冯小小面上不自然极了,亮晶晶的黑眸盯住桌上的烛心,低低问道,“玉书你说,这世上会不会真的有未卜先知的梦?”

“咦?”

婢子稍长冯小小两岁,思绪几转,想了半日才小心翼翼道,“姑娘,奴婢觉得这世间压根就没什么未卜先知,多半还是心有惦记才会入梦。”

这三年来,方云寒的用心,明眼人都瞧得出来。也就她家姑娘不开窍,当真以为那一份关照只是兄妹之情。

“.惦记?”

冯小小一呆,下意识地摇了摇头,葱白的指尖一痛,便有小血珠沁了出来。

慌忙递了帕子捂住冯小小受伤的食指,婢子无声偷笑,若非被戳中了心事,姑娘又怎么会如此魂不守舍。

玉书体贴,寻了个台阶,“不过这也是奴婢瞎说的。”

一灯烛火,明暗之间,恰到好处的藏起冯小小袭上耳尖的烧灼。她轻轻叹息,这梦若当真全都应验,恐怕就不仅仅是惦记二字这么简单。

第3章 梦里梦外三年耳鬓厮磨,也抵不过一个……

桌上的蜡烛噼里啪啦炸开了花。

冯小小眼眸低垂,目色融在昏黄的烛光里,不甚分明,只剩眉间忧虑重重。

玉书悄悄揣测了半日,「方云寒」三字在口边转了又转,终是按捺下来。到底也只是听闻,还是等明她亲自去打听打听再说的好,免得闹出误会。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玉书这才吹了灯,侍奉着冯小小睡下。

月下清辉,脉脉映在大地,温润了一方夜色。

白日里繁忙的京都,渐渐静了下来。偶尔的几声狗吠与屋顶上瓦片轻碎的声响,都被夜风卷着呼啸而过,不甚分明。

吱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