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节(1 / 2)

加入书签

庞云虎沉思一二,当即下令道:“立刻搜寻可有落水,或者有欲渡江的老百姓,进行施救,但切记不可和岸边匈奴硬碰硬。”

先不捞鱼了,鱼没有人命重要。

那被救上来的汉子有些惊讶地看了看庞云虎,这些官军哪个会在老百姓的死活?他以为他是运气好,结果他们还真打算去救别的老百姓?

战船在江上快速开动,遇见有落水或者乘小舟的老百姓就扔下救生圈,然后把人给捞上来,救了好一波人。

不多时战船之上就满是这些获救之人,抱团哭泣之声。

有人没了爹娘,有人失去了妻子,还有人没了孩子,犹如人间惨剧。

庞云虎拿着望远镜看着岸边远处的骑兵,神色阴冷道:“回去。”

手下的将士被那些哭声调动,恨不得操家伙直接下船和那些人干一场。这些将士连着打了不少胜仗,就是这些被老百姓形容成妖魔的匈奴也不放在眼里。

原本不少老百姓是打算渡江居住的,也在荆州范围内,这被这边将士一救,就起了一同回去的想法。

庞云虎也不拒绝,这些入蜀地之人只要登记后没问题都可入内成为劳动力。

回到巴水郡港口后,庞云虎忙给新城方面写信,把消息告知了仙人。

赵曦那边得到消息也很快,智囊团上下无人惊讶,似乎早在预料之中。

匈奴正月的时候就攻占了京城,若非不熟南方气候水系,估计早打过来了,拖到现在也算正常。

这次会议,赵曦坐在主座上,里面不仅有陶思礼陈衡这些文官,就连赵旭萧听云这些武将也都在,他们正中间挂着一幅大型的山川水势州郡图,赵曦让大家随意发表意见。

萧听云看着地图的河流,沉吟一声道:“新帝怕是想以长江为界,与匈奴划江而治,真是荒谬。”

赵旭颔首认同道:“若以长江为界,那天启朝距离亡国也不远了,这新帝脑子咋想的?”

第67章 纳妃收复荆州北面三郡

赵曦对军事不懂, 她安静听着不插嘴。

“朝廷南迁政权,长江那就最后一道天然防线,一旦以长江为界, 他们跨越长江只是时间上的事情。”赵旭直言不讳,又嘲讽起来:

“长江以南的州郡水系发达, 匈奴若征用他们的战船便能迅速横跨, 我看正锡帝皇位坐不热就能被拉下马。”

萧听云颔首道:“幸亏淮河还在朝廷手里。”守江必守淮, 淮河若是失守,亡国就真指日可待了。

李孝知满面愤慨道:“这些匈奴人何其可恨?我听闻他们攻城之后必然屠城,还把美艳女子之肉与羊肉混煮吃下, 把我朝百姓视为牲畜。”

赵曦听到这话,心里隐隐作呕。

今日开会的重点正是荆州,巴水郡随江而下便是荆州腹地,可谓是“邻居”。

愿意南逃或是入蜀地的老百姓可以相助,然而定然还有部分百姓无法离开。

如今他们如何是好?难不成袖手旁观?匈奴人不傻,占领荆州长江以北之地,下一步应该是攻入江南,蜀地艰难而且也是穷乡僻壤,暂时不会被匈奴盯上。

萧听云一只手搭在硬木办公桌上, 深邃眸光凝视着地图,手指轻轻点着桌面, 笃定地道:“朝廷大臣不乏有才之士,他们定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荆州建江郡他们应该不会放弃。”

赵曦诧异地看向萧听云:“派兵反攻?”

一侧陶思礼摇着羽扇, 笑容幽幽道:“主公,你不是忧心荆州百姓么?机会来了。”

赵曦被他一提点,一道精光从眸中闪过, 若有所思道:“你是说……”

陶思礼轻笑道:“我军不出无名之师,主公且先稍等两三日。”

赵曦心里大致有底了,吩咐各部门做好协调。

果真两日后,一骑快马八百里加急从江南风尘仆仆而来。

新帝令蜀州州牧赵旭协同荆州州牧陆少游,出兵荆州以北的建江郡、康泽郡、北通郡,势要把匈奴赶出荆州,即刻出发,不得有误。

陆少游是即上一个称帝的州牧后新上任的一位。

这不,正式出兵的名号来了。

古代行军打仗太慢,真要是从江南调军黄花菜都凉了,必须就近调兵回去光复。

离得极近的蜀州就成了正锡帝的首选。

这蜀州是真的有些让人捉摸不清,说他割据造反呢,人家也不闹腾,送至朝廷的奏疏也很恭敬。这两年按时按例上缴粮食赋税,还只多不少,常解朝廷燃眉之急,你见谁割据造反还乖乖缴纳赋税的?

说蜀州它没有心思呢,朝廷那边或多或少又听到了些风言风语。

如今十万火急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正锡帝与朝臣商量之后就下达了这通皇令。

这可是头一次他们有正式的名号出兵啊,赵旭对此还挺开心。

荆州有多重要自不必说,拿下荆州以北只会有利。

赵旭立刻前往巴水郡进行点兵。

手下的兵除去新兵蛋子,不少也算是经历过不少战役的老兵了,但按照赵旭将军的话来说,以往的仗那都是在打自己人,这下子就要正面迎上匈奴了,这可是外敌。

特别是近些日子从外面进来了好些老百姓,一个个把匈奴形容得犹如阴曹地府爬出来的鬼怪般,说得绘声绘色的,让不少将士听得心里直犯怵。

赵旭冷哼了声道:“怕什么?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精骑射,难不成我们就比他们差了?”

在场将士高声齐呼:“不是!”

赵旭可不惧匈奴,再厉害的冷兵器遇上热武器只有完蛋的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