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节(1 / 2)

加入书签

陈衡道:“统考时, 郑彦伟被当众搜出了夹带作弊之物,郑家丢尽了脸,郑家此行祝寿怕是不善。”

众人认同地点点头。

桃源县距离巴水郡还是有些路程的,若是旁人这个时候知道了,快马加鞭估计也难以赶上给何州牧祝寿了。

只是他们就不一样了……

赵曦露出了一抹深深的笑意,目光看向办公室助手道:“去军营请我二哥和萧公子他们。”

赵旭早就不仅仅满足于小小的桃源郡,征兵太多怕郡内劳动力跟不上,他盯着巴水郡好些日子了,还和郭凡几位军师商量过好些日子,更是把巴水郡的地图都烂熟于心。

如今被赵曦一请就知道是什么谋划,赵旭冷笑道:“他身为州牧大寿却未曾请我,其中用意就不必说了。”

此次寿宴到底是为了祝寿还是为了其他,这无人可知。但他知道一件事,他从不坐以待毙。

如今朝廷外战匈奴,内斗逆军,根本无暇顾及西蜀偏远之地,可以不用担心朝廷能派出剿逆军援助,到底他们也是天启朝的郡守嘛,又未自立称王,皇帝老子心里还会有所顾忌的。

别的不说,单单一个巴水郡的兵力他还不放在心上,更何况他自个儿培育出来的兵他自己最清楚。

同来的军师郭凡摇着羽毛扇,眼睛里闪动着异样的微光:“这可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何州牧大寿又未请郡守,想来应该是有所忌惮,我们的探子来的消息称他忙于大寿筹办,还未统领全巴水郡将士。”

巴水郡的郡治所距离桃源郡边缘也就两个县城的路程。

此时不趁机发难,难不成等到何州牧统领了巴水郡所有兵力,以讨伐逆贼为名来找上他们么?

若是桃源郡真败了,他们苦心经营了一年多的事业将付之东流,一切全成泡影,全部完蛋。当然赵旭认为这绝不可能。

可届时哪怕桃源郡能打下巴水郡,也怕是会有不小的伤亡。

打仗嘛,哪有不死人的。但能尽力少伤亡一个就少伤亡一人,虽说都在给他们卖命,但谁不是人生父母养的?

-

从书房离开后,赵旭和萧听云先是去了一趟军营进行调度,又任命了好几个领军的队长。

张寿他们极为兴奋,年初冬日时,他们满打满算也不过三四千将士,都能打得那些杀红了眼的逆军嗷嗷直叫,更何况现在有了这么多兄弟,还有了那么多装备精良的武器?且敌人连一点防范都没有。

就光说他们当初连马匹都没有多少,几乎全是步兵,徒步而去的。

如今以前的马匹再加上黄公子去蛮夷那里买的千匹骏马,加在一起就能组成一支三千多人的骑兵,更别说还有步兵炮兵。

还有烟花爆竹厂现在产量更高了,人手多了产量能不提高吗?

等两位将军离开后,这些将士就说开了:

“可算要去巴水郡了,咱们两郡啊其实都是自家人,我那三妹子就嫁到了巴水郡的一个县里,这大半年来可把我家羡慕惨了。”一汉子直接开口。

“可不就是嘛大庆,我弟弟在巴水郡一知名木匠师傅那里当学徒,娶了师傅的女儿就干脆在巴水郡安居,听说家里现在的日子只恨当初没回家安居呢!”一旁有将士应和道。

“……”

一旁还有陆陆续续的将士说着这些事儿。

桃源郡和巴水郡本就都属蜀地,两郡界限压根就不明显,他们有不少亲朋好友就是巴水郡的人,他们桃源郡这些好日子那些亲戚怎么可能不知道?

哪怕他们闭口不言,人家亲戚也不是傻子呀,平日往来走走亲戚,看看他们的衣着和精神面貌就能知道不同之处。

这人吃不吃得饱,能不能吃上一口荤腥,那脸绝对是不一样的,一眼就看得出来。

老百姓哪里管是哪个皇帝哪个大老爷当官?他们就想吃口饱饭!

不少巴水郡的老百姓还想着桃源郡的郡守大老爷能升官发财,最好能当他们蜀州的州牧就好了,再不然就让那位仙人大将军打进来,反正听说仙人不伤及平民百姓。

若不是这为大事,不少将士恨不得把这消息传到巴水郡去。

调度将士并不是什么难事,只用了几个小时,除了军营连一点风声都没有传出去。

晚上王雪琴在餐桌上才知道这事儿,当即脸色就有些发白起来:“又要去打仗?”

赵旭劝慰道:“妈,我也不想,但何州牧显然有所防备,与其受制于敌,不如先发制人。”

萧听云在旁侧道:“夫人且宽心,此行应不如上回危险。”

手里的兵力、武器装备都一个大幅度的提升,更何况是要去打何州牧一个措手不及。

要知道当初顶多人手有把铁制刀剑,如今不少将士有了钢刀。百炼成钢这个词就能知钢的珍贵性。

赵旭又笑道:“再说了,我只是去吃人家的寿宴的。”

王雪琴心里知道,可还是忍不住叹气。

只要一到这个时候她就忍不住要骂那个智能小管家大宝,要不是这个智障管家,他们怎么会来古代吃苦?儿子还有性命之忧。一般到了这时候大宝就显得很安静,最爱装死。

王雪琴有些吃不下饭了,放下筷子回房歇息,只让他们给在医学院做实验未回的赵言留些饭。

赵志民拍拍赵旭的脑袋,起身回房前只说了一句话:“别的就不说了,注意安全,我们在家等你们。”

赵旭郑重地点头:“您放心。”

赵旭又看向赵曦:“曦曦,你在家该干嘛干嘛,统考该放榜就放榜,田里该秋收就秋收,我到时候会把手机带上,随时和你联络。你不是想吃巴水郡的鱼吗?我到时候给你带点那边的河鲜。”

赵曦想着上回那么点人也没出什么事,如今人手够武器够,应该不妨事,她乖乖点头,忽然转头看向萧听云。

他会意一笑,解释道:“我领骑兵快马走后面,估计一日半就能到。”

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分两路人,赵旭先去给何州牧“祝寿”,萧听云领大部队人随后就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