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节(1 / 2)

加入书签

【作为冷姐姐的食客,我想说冷姐姐的性格不是怪,她只是看起来冷漠,其实她的心肠特别好。】

【我说,这当年冷姐姐摊位上到处堆满垃圾时,我们随意帮忙清了一下,结果她给了我们不少吃的,这一件事,在很多食客的微博上都能看到。】

【难道你们就没有发现华点吗?这个魏玥后来变成了小三女儿的跟班。】

【我发现了!】

【所以这件事很可能是小三女儿授意做的?】

其实看到这里,大部分网友们心里已经清楚了,魏玥为什么会这样做。顾春娇的走狗呗。

作为小三的女儿,把人家原配女人逼成这个样,现在还要下黑手,真不是人啊。

于是,一大堆网友跑到顾春娇微博下面骂人。

顾春娇收到魏玥的电话后,便一直在关注网上的动态,看到有网友冲到自己微博开骂的时候,立刻打了个电话给乔一白。

乔一白正在公司,看到顾春娇的电话,眉头一皱,但还是按了接听:“怎么?”虽说两人现在在一起,但不知为何,乔一白对顾春娇就是没什么耐心。

面对乔一白如此冷漠的声音,顾春娇声音微嗲:“一白哥,又在忙工作呢,可不要累着了,不然我会心疼。”

“嗯。”这声音比刚才要稍稍有温度一些。

“对了,我姐姐的事……”顾春娇一直都知道,乔一白心中有个白月光,这个白月光就是顾安。

本来她对乔一白是没有兴趣的,毕竟顾春娇喜欢的是封谨那样温文尔雅的人,只是没想到封谨变成了植物人。

顾春娇当然不会嫁给一个植物人,那就只能顾安嫁了。等顾安嫁给封谨之后,顾春娇便把目光放在了乔一白身上。

因为她是顾安的妹妹,就凭这一点,就很容易接触到乔一白。只要话题放在顾安身上,不怕乔一白不理她。

很快,乔一白就上钩了,顾春娇再使了点计,很快就跟乔一白滚到了一张床上。

事后,顾春娇不停哭诉,说自己对不起姐姐,不应该这样。

乔一白生在一个传统的家庭里,自然觉得自己要对顾春娇负责。

可顾春娇不愿,一直说自己对不起顾安,乔一白本来怀疑顾春娇是故意和自己上·床,见顾春娇死活不和自己结婚,便觉得是自己多想了。

乔一白开始将注意力放在顾春娇身上,顾春娇一开始还不和乔一白见面,还说不需要乔一白负责。

后来,大概是被乔一白感动,慢慢接受了她,前不久,两人正式确定关系。

无数个夜晚,乔一白还是会想到顾安,但又想到,对方已经嫁给封谨,便没什么可想的。

听顾春娇说,顾安很喜欢封谨,即便对方成了植物人,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嫁了过去。

顾春娇将微博的事跟乔一白说了一下:“我有些担心姐姐。”语气里满是担心。

乔一白道:“别担心,我去看看。”

乔一白看了微博,才发现之前大家都在骂顾安,虽然有些心疼,但发现是魏玥做的之后。

乔一白眼里闪过一丝冷意,等看到网友说,魏玥是因为顾春娇这样对待顾安时,乔一白眉头微皱,随后他联系公司公关部门,将关于顾春娇的话题撤了。

很快,网上只留清一色骂魏玥的评论。

顾安的微博粉丝直接暴涨到五十多万,大部分骂过顾安的网友都来道歉,只有少部分选择装死。

……

冯文泽一边看微博最新进展,一边跟许奶奶和萧老爷子解释,听到网友的评论,萧老爷子和许奶奶松了一口气,只要大家解除误会了就好。

因为这事,八点之后,冯文泽几人也没回去,这回听完,许奶奶道:“安丫头,你还记得这个魏玥吗?”做得实在太过分了。

顾安查找了下原身的记忆:“没什么印象。”似乎和原身说过几句话,不过是无关紧要的人罢了。

见顾安如此反应,许奶奶更气,这无关紧要的人,都可以欺负顾安,可见顾家真不是什么好的。

冯文泽神色突然有些不好,他又拿着手机划了会,然后道:“网上关于顾春娇的消息都撤了,应该是有人在操作。”

萧老爷子冷哼一声,这事不用想都能猜到是谁做的,要么是顾家的,要么就是乔家的。

但相比起来,乔家的可能性更大,想到这里,许奶奶说了句:“这乔家小子,眼神还真是不好。”竟然会跟顾春娇这样的人订婚。

一直默不作声的晓萌突然“嗯”了一声。

这可把众人吓了一跳,随后许奶奶一拍大腿:“晓萌,你是乔家的?”

乔晓萌点点头。

萧老爷子也跟着反应过来了:“我是说怎么这么熟悉!”

乔老爷子一共有两个儿子,乔一白是大儿子的,乔晓萌是二儿子的。

乔家也是经商世家,不过乔老爷子的二儿子乔云隆,也就是乔晓萌的爸爸是位农业科学家,目前在自家的行业挺有建树。

乔晓萌是乔云隆的独生女,母亲去世的早,乔晓萌也不喜欢和人接触,许奶奶只在乔晓萌小时见过她一面,所以一直觉得眼熟,但实在想不起来是谁。

萧老爷子叹了一口气,都说乔晓萌性格有些孤僻,就连乔家人自家都说乔晓萌喜欢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几乎不见人,所以世人很少知道,乔家还有乔晓萌这么一个孩子。

这次只怕乔晓萌出来这么久,乔家的人或许都不知道,想到这里,萧老爷子觉得这孩子不回去就不回去。

许奶奶这边也一脸慈爱的盯着乔晓萌,也难怪这孩子这么喜欢在地里翻整那些幼苗,原来是遗传。

许奶奶突然抓住刚才想到的内容:幼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