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节(1 / 2)

加入书签

萧清明怔了怔,把右手缩了回来,道:“咳,没有。”

瞧着他这副样子, 纪婉儿越发觉得他心里有鬼。难不成,真的是字写太多了?他为何会写太多字?不会是一直抄书吧……

想到她之前问过几回萧清明都没跟她讲,纪婉儿委婉地暗示:“家里钱够多的,你上回给的钱还没花完。之前给的还剩下几两,已经够咱们日常花销的了,就算是你去科考,也是够的。家里不缺钱。况且,赚钱也不急在这一时,等你考中了秀才,就容易多了。”

萧清明应了一声:“嗯,知道了。”

又说了一会儿话,两人各自去休息了。

正如纪婉儿所言,萧清明最近确实抄书抄多了,也是因为这个,手腕有些痛。

可他不后悔。

娘子开铺子要钱,他赚的实在是太少了。

书他会读的,钱他也是要赚的。

两日后,纪婉儿卖完豆腐脑,收拾好摊位,最后看了一眼,离开了这里。这是她第一个赚钱的地方,虽然时间不长,但却充满了回忆。

等她到了铺子时,董嬷嬷已经到了。

“娘,您怎么来这么早?”纪婉儿道。当初说好的是巳时左右过来。

董嬷嬷道:“嗯,早上你弟弟来镇上,我顺便跟着他一起来了。”

说到底,董嬷嬷还是不放心女儿,想着过来瞧瞧。

“你爹去地里干活儿了,一会儿也过来。”

“谢谢娘。”

“客气啥。”

过了两刻钟左右,纪大忠来了。

又过了一会儿,开始有人上门来问做工的事情。纪婉儿跟人简单交代了几句,便让人在门口等着了。说好的是巳时,那就巳时开始,不然对准时上门的人不公平。

纪婉儿没想到,她不过是想招两个人,外头却有二十多位妇人等着。

瞧着女儿惊讶的模样,董嬷嬷道:“你给的钱多,时间短,活儿又不累,自然有不少人想来。其他的好的活儿,多半都是被相熟的亲戚邻居占了,大多数人家里都不认识这样的人,自然也就找不着合适的活儿。这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可不都来了么。”

董嬷嬷这么一说,纪婉儿也明白了。这个时代跟她所处的不同,用亲戚的占了大多数。

云霜和子安去后头吃饭,纪婉儿和董嬷嬷以及纪大忠在前头看来的这些人。

今日来的这些人里面,还真有不少好的。纪婉儿留下了五个干活利索的人进入第二轮面试。

她把这五人带去了医馆,花了一百文,给这五人检查身体。他们是开吃食生意的,身体绝对不能有问题。万一把病传染给客人就不好了。这一检查,还真有一人不合适。

最终,还剩下四人,纪婉儿让人回家等消息,三日后再来。选中的话直接来干活儿,选不中也给五文钱辛苦钱。

之所以三日后,是因为纪婉儿要去打探这几人的情况,核查他们说的是否属实。

“这两位妇人离咱们家近,娘去帮你打探,你去打探剩下两个。”董嬷嬷指了指纸上的两个人。

“好。”

回去时,纪婉儿买了几根大骨头,又买了些肉。

既然开了铺子,她打算改善一下卤子的味道,提高销量,多赚些钱。这卤子,她就打算换成骨头汤的,不再用清水。

回去后,纪婉儿处理了一下骨头,放入了锅中。

随后,去磨了一些豆子,这回她磨得少,就磨了几碗,他们中午吃。随后,她又做了酱香饼。

中午吃饭时,大家吃的便是豆腐脑配酱香饼。

“嫂子,好香啊,比之前的都好喝。”子安开心地说。

“嗯,以后咱们就卖这样的。”纪婉儿道。

“肯定要比之前的生意还要好。”云霜道。

萧清明默默地听着纪婉儿跟弟弟妹妹的谈话,没插话。他觉得,娘子做什么都好吃。不管是之前的豆腐脑还是现在的,在他看来,没什么区别。

等三人谈话告一段落,萧清明主动问起来今日的事情:“招到合适的人了吗?”

除了前几日纪婉儿随口说过一次,她记得,自己并没有跟萧清明提过今日要招人的人。没想到他竟然还记得。关键是,还会问问情况。

纪婉儿很开心萧清明能如此,笑着跟他说:“来了不少人,最终确定了四个,接下来我要跟娘私下打探一下这几位妇人的情况,三日后再定下来。”

岳母帮忙吗?

其实他……

萧清明没说话,应了一声,又默默吃饭了。

吃过饭后,纪婉儿打算出门去打听一下消息了,走之前,她去书房跟萧清明说了一声。

萧清明看了看纪婉儿手中的纸,道:“娘子,我对这附近也挺熟悉的。”

说完,就没说别的。

纪婉儿怔了一下,这才明白过来萧清明的意思。

萧清明对这里熟悉吗?她怎么记得云霜说过,她哥哥除了去镇上读书外,其他地方都没去过。她来了这几个月,也很少看到萧清明出门。

不过,既然他这么说了,她直接拒绝也不好,于是拿着纸走到了萧清明面前,笑着说:“好啊,我还不太熟悉,想着让云霜跟着我去打探打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