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4节(2 / 2)

加入书签

这两口子病歪歪的,连路都要走不得了,都要靠人扶着才行。

四房惠家虽送了些东西,可不过只给了五十两银子。

这些银子够做什么的?

连路费都不够呢。

五房金氏的娘家派了人过来,没送什么银子,但是却帮着找了个商队,让五房跟着商队南下。

六房萧令还没有娶妻,就是光棍一人,他没人接济,不过一个人也落得清静。

萧令看到三房这边没人管,就凑了过去,想着他反正一人,三哥病的这样,孩子不参没人看着,他就先和三房搭个伙吧,要不然看着着实可怜。

萧珏一看这个样子,就凑到老太爷那里去说:“父亲,还请您早做决断。”

老太爷看着老太太娘家那边也送了人送了钱,再看看大房和二房都有了钱,看到这两房人脸上有了笑模样。

转过头看到三房四房一脸晦气的样子,他心中叹了口气,就把六房的人都叫了过来。

“咱家遭了这个难啊,如今得想办法存活下来,我也想了,合在一起过日子实在不得清静,而且拖累也重,便想着趁着这个机会给你们分家。”

“父亲。”

萧瑾一听急了:“父亲,三哥病的这样,你现在提分家,你……”

萧令也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老太爷。

萧肃笑着站了出来:“父亲说的是,其实分家也好,反正咱家也抄了家,谁也没钱,这分家是最好分的,谁的妻族给的钱是谁的,最干脆不过的。”

萧珏也道:“如今咱们得想着怎么活下去,要是合在一起难免拖累太大,分开的好,只要有一房能够活下去,咱们萧家就有希望。”

萧瑾冷笑:“大哥在说谁呢?不就是看三哥病成这样觉得拖累了你吗。”

“老四。”

老太太气的瞪着萧瑾:“这是你父亲的决定,也是我的决定,你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

萧元艰难的站稳了,哀求的看向老太爷:“父亲,现在分家,您是逼儿子一家去死吗?”

萧英带着弟妹也是满脸怒气的看着老太爷和萧珏。

尤其是萧茵。

她真是气狠了。

早不提晚不提的,看到自家爹娘都病了,外祖家也没给一文钱,老太爷和大房就提分家,这不就是嫌弃他们吗?

“老大,拿五十两银子给老三。”

老太爷淡淡的说了一句。

萧珏一阵肉疼,可还是拿了五十两银票过去:“老三,这是我当大哥的一片心意,你拿着吧,如今我们手里的银子也不多,我还要养父亲母亲,还有一家子要养呢,给不了你许多。”

萧珏没有接银票,只是看着老太爷。

老太爷就有些生气:“给你你就拿着,拿着钱买点药吃,先把病治治,再想其他的法子。”

萧元还是不接,而是失望又沉痛的喊道:“父亲,真的要分家?真的要不管儿子了。”

老太爷长叹一声:“我管不了了,我老了,咱家又是如今这样子,我以后还要靠大房呢,如何管你?”

二房那边落井下石:“是呢,老三,你如今这样子,父亲母亲是不用你养的,这是我们当哥哥优容你了,你可别不知足。”

萧元目光微冷:“即如此,不如干脆些,父亲,要分就分宗吧,儿子自此之后单立一宗。”

老太爷的脸拉了下来:“老三,你别不知好歹。”

萧珏却觉得这样也不错。

“三弟,你真这么想的?”

萧元重重点头:“是,分了宗,儿子一家以后是死是活都不劳你们关心。”

老太爷觉得脸上有点下不来,但是萧珏却在后头扯他的衣服:“父亲,答应了吧。”

“好。”

老太爷气的咬牙,叫萧恩道:“拿纸笔,我与你三叔写文书。”

萧瑾这个时候也站了出来:“父亲,也与我写一份分宗文书吧。”

老太爷更气,老太太气的拍着腿道:“写,写,都给他们写,五房六房也分出去,省的他们存了坏心思,以后给咱们添堵。”

萧令笑了笑:“倒也是,那便写吧,儿子便与三哥一宗。”

萧放不愿意分宗的,他站到了二房那边,他主要是觉得二房有钱:“我与大哥二哥一宗吧。”

老太爷就赌着气写了分宗的文书,写好了之后各房都签了字按了手印,一式两份,老三爷那里一份,各房都保存一份。

萧家就在大理寺的牢房外头直接分了宗。

然后大房和二房还有五房带着老太爷和老太太就走。

赵家那边还有马车等着呢,接他们去城外的一个庄子上先休养几日再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