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节(2 / 2)

加入书签

意识到自己居然靠在华微宗大小姐身上睡觉,吓得猛然站起身:

“对不起。失礼了。”

那少年披着一身月辉走近。

“宋师兄!”何青青惊喜地喊,又觉极不妥当,低声改口,“宋道友,你回来了。”

陈红烛没有看她,只盯着宋潜机:“你去哪儿了?”

宋潜机指了指前襟红色纸鹤:“你不是知道吗?”

何青青听他们语气熟稔地谈天,心中滋味莫名,似羡慕,又似酸楚。

又听陈红烛问:“我听说你是佩剑出门的,你的剑呢?”

“当了。”宋潜机淡淡道。

“当了?!”陈红烛跳起来。

宋潜机没理会,他想尽快解决这件事。

于是卸下琴匣,转向何青青道:“拿去吧。”

琴匣一开,碧光乍泄。

琴身纤细柔丽,似一江春水,七根弦如水上波纹。

春水碧于天,衬得明月也暗淡无光。

“这是……绿漪台?”陈红烛忍不住惊呼。

宋潜机其实没注意琴名与讲究,只因入手掂过,这张重量最轻,便选了它。

“你一个剑修,当了自己唯一的剑,就为买一张‘绿漪台’送她?”

陈红烛咬了咬下唇,伸手指琴,又指人,“你,你是不是疯了!”

何青青比她更惊讶,甚至是惶恐。

她怔怔望着宋潜机。

竟不敢接。

“绿漪台”当然最轻。按天西洲名门望族的讲究,它是家里长辈,送给小女儿的第一张琴。

它不便宜,女孩带着琴出门与同伴玩乐踏青。旁人见了,便知这女孩家境优渥,且在家极受宠爱,轻慢不得。

第24章 菩萨心肠

“你对得起那个人的教导吗?”陈红烛气道。

“与他人何干。”宋潜机疑惑反问。

他觉得对方误会了。

一来, 他并不知门派世家里送琴有何典故讲究,哪张最轻买哪张。在他眼中当铺的琴都很普通,只要按照这个模样、漆这种颜料、用这类木材, 不管谁做,做出来的琴都能叫“绿漪台”。无论标价多少灵石, 都不过是样子货。

只有“九霄环佩”“枯木龙吟”“太古遗音”那般具有斫琴者功力加持,天上地下独一张的, 才配称名琴。

二来,旧剑于他已是无用之物, 平日放屋里,不仅积灰, 还占地方。

他用一件自己最没用的东西,换了自己最心爱的菜地不受损失、重回清净。

怎么看都很划算。

陈红烛急道:“倘若我有你这样的机遇, 绝不会浪费。”

宋潜机更加疑惑:“又与你何干?”

陈红烛跺脚,气跑了。

她终于发现, 每次与宋潜机见面, 不管开局如何,总以生气告终。

“那个人”兴致上头,随口教导他, 难道就看中他惹人生气的本事天赋异禀?

毕竟有种说法:师父收徒,是想在徒弟身上找寻年轻的自己。

何青青担忧地看着小径尽头, 红裙翩飞消失处。

宋潜机将琴匣塞给她:“快回去吧。”

“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她也不敢收。

宋潜机一惊。别搞我啊, 那我这一晚上不是白折腾?

何青青只听那少年轻声叹气,好似无奈:“他们今天原想吓唬我,才带你过来, 后来气不过, 又迁怒于你。你这场无妄之灾, 皆因我一时戏言而起。此琴赠你,算是赔罪,收下吧。”

赔罪?从来没有人对她赔过罪。好像她遭受的一切都是活该。经年累月,就连她自己也这样想。

何青青抬眼看去。月光勾勒少年俊美侧颜,柔化了他锐利的棱角,又给他镀上一层淡淡银辉,像一尊悲天悯人的神佛。

人们都说青崖书院有一尊神。院监子夜文殊永远面无表情,永远公正无私,冰冷无情高不可攀,看见他就想起世上一切森严规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