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39章 湖口对峙(2 / 2)

加入书签

我之所以说要去应天。是因为应天是以后大明的首都。哪乱、哪打仗,都不可能波及到首都。

我不想参与任何事,而且常明和宏觉也都是方外之士。在应天周围找个地方冒起来多好。一来可以好好休息。二来,可以瞬间收收徒弟,赚钱点。准备朱元璋一统天下之后,在从建三教堂。

现在可好,本来我们就闹心的要命,常明还要趟浑水。

我心里虽然埋怨着常明不过脸上并没有表露出来。

“快!纤五匹马过来。”

常明连忙说道:“三批马就够了。”说着常明横了一眼张峰和王迢。继续说道:“让他俩跟在大军后面就行。”

常明的话,这给王迢气的。

在古代最讲究的就是身份。张峰和王迢本身就很让常明生气,要不是张峰和王迢是投靠我的。常明早就撵走了。更不可能和常明一样,并排骑马。

王迢很是生气,不过被张峰拦下。而我也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朝着张峰和王迢二人,轻微的摇了摇头。然后示意,叫他们跟在大军里,不要距离我太远。

不一会的功夫,汤和派了三个士兵,纤了三批马过来。

汤和跟我们三个人客气了一下,在士兵的搀扶下,我们都骑上了马。

这回可好了。我们从哪里来,又怎么犯了回去。

正是因为我们几个人的加入,又赶上常明是一个话匣子,所以行军的速度缓慢了许多。

这一路上常明不断的和汤和聊着。我虽然没有说话,不过一直在旁边听着。

红巾军这边,原本就是各怀鬼胎。朱元璋的义父郭子兴拿下了金陵,改名应天。准备以应天为中心,积蓄反抗大元。谁知道郭子兴没有多久,就病死了。

当然要选择一个头头,继续领导着剩下的人。

而这个人自然就是朱元璋。所以朱元璋也从少将军变成了主公。

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原本在长江下游的两股势力,也悄然出击。

第一位就是陈友谅,陈友谅自立为帝,国号陈汉,公开和朱元璋叫号。

而在长江下游的张士诚也趁势进攻朱元璋。所以朱元璋在最近的时间里,一直与张士诚交战。

九江城是长江中上游的战略要地。所以只能安排朱元璋最信任的、最有能力的人驻守。这个人自然是徐达。原本徐达和朱元璋都商量好了。朱元璋命徐达守住九江城、朱元璋则是带兵带将去战灭张士诚。就算是陈友谅偷袭九江、只要徐达死守。那时候朱元璋带兵调回,就可以两头攻击陈友谅。

谁都没有想到,陈友谅三天行军三十余里。闪电战,快速的夺下九江城。这是让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

朱元璋这边没有虽然打退了张士诚。不过并没有完全打败张士诚。

现在九江成为了陈友谅的势力,那现在朱元璋就变成了两面受敌的局面。

所以这一次朱元璋也急了。趁着谈判可以暂时先安抚张士诚。所以朱元璋这才派遣汤和作为先头部队,赶往长江下游湖口。

朱元璋这是打算要夺回九江城,与陈友谅决一死战。

跟着大部队在一起,就没有我们五个人单独行走的累。

常明这个话匣子一打开就关不上。汤和还非常喜欢和常明聊天。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的。没有五天的时间,我们就返回到了湖口。

在大江边上,清楚的看到了一个营地。

汤和的队伍快要到湖口的时候,就已经派出了先遣兵去送信。

在营地的大门外,徐达等人早就等待着汤和。

“汤将军!辛苦了。”

“徐将军!我来晚了,让你受苦了。”

毕竟是自己人,所以说起话来,非常的客气。

当徐达看到我们的时候,徐达也是一愣。

朱升和刘伯温快速的来到了我们的跟前。

刘伯温说道:“我就说明,九江城虽然被陈友谅攻破了。你们一定会杀出重围出来。”

常明回道:“这都是三弟的功劳。如果没有三弟临危不乱,我们肯定死在九江城里了。”

我生怕常明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

从一开始,我就没有打算跟徐达走的近。当然,我那时候也不确定九江城就一定会被陈友谅攻破。只不过那时候多一个心眼而已。

没有想到,果然那时候的想法是对的。

“快,汤将军、大哥、二哥、三弟。咱们进账!进账!”

在众人的陪伴之下,我们三兄弟也跟随着汤和进入到营地之中。

不过我已经发现,所有人的脸色都不对。而且我还发现,朱升的手里,还拿着一个黄色的卷轴。仔细一看,那卷轴上还刻画着黄色的龙。特别像电视里的圣旨一般。

而汤和此时也发现了。

“徐大哥、朱先生、刘先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汤和为人心细,看出来这里的状况。

朱升叹口气道:“哎!这个陈友谅啊,真是不自量力。”

“怎么?”汤和惊道。

朱升把那个卷轴递给了汤和。汤和打开之后,常明本能的靠近。

虽然我不认识繁体字,所以也只能偷偷的去问常明。

原来陈友谅攻下九江城之后,立刻把九江城改名为江州。陈友谅自立陈汉,而这个九江城、也就是改名之后的江州,就成为了陈汉国家的首都。

面前的卷轴正是陈友谅发给徐达的圣旨。

当然这里面的内容很简单,第一说明了一些陈汉那头的情况之后。第二就是给徐达承诺。只要是徐达可以投降陈汉,陈友谅就封徐达为一字并肩王。而且还分封徐达多少多少土地。

汤和在看完这个圣旨之后,瞬间就扔在了地上。

“哈哈!哈哈!哈哈!”汤和是放声大笑。

“这个陈友谅啊,居然还用起了离间之计。他这种无耻的小人,怎么会懂得我们之间的友情。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徐达尴尬一笑,连忙说道:“我必然是不可能投降主公。我们正在商议这件事,陈友谅并非是真心招揽于我,而是在实行稳军计。”

汤和一愣,连忙惊道:“稳军计?”

刘伯温点头说道:“这一次虽然陈友谅拿下了九江城。不过陈友谅也损失不少。我相信陈友谅现在只是希望离间我们。当然这不可能做到。陈友谅也是希望可以争取一些时间,等到他的后续部队,抵达九江。”

汤和看了看徐达说道:“徐将军啊,你的本事绝对比我大。虽然你丢失了九江城。可是主公并没有责怪你。毕竟你守军太少。这一次可不一样了。主公亲率二十万大军,正在赶往湖口。这一次一定叫陈友谅有来无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