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6节(2 / 2)

加入书签

“这样可不行!万一以后生个儿子,你就不稀罕了?”外婆叹道,“生个儿子不是更好嘛!”

戴誉赶紧提醒:“您当着夏露的面可千万别说这种话!”

“怎么啦?难道生儿子还不好?”

“这不是儿子好不好的问题。”戴誉解释道,“您自己的孙女您还不清楚嘛,夏露太要强啦!上高中那会儿就要一直考第一,高考发挥得不好消沉了几天,结果人家上大学以后发愤图强,又是年年专业课第一。”

外婆自豪地点头:“露露一直很优秀!”

“她就是太优秀啦!啥都要跟人家比比,她在滨江的那个好朋友,比我们结婚早几年,现在有两个儿子了。自从人家生了第二个儿子,她念叨过不下五次。”

“这也没什么吧?好朋友生孩子了嘛。”外婆觉得他多虑了。

“要是只是好朋友生儿子还好,关键是我家那边,我大哥大嫂也生了儿子,这边小姨生的也是儿子。”戴誉愁道,“您说,她认识的这几个人,生的都是儿子,她能不多想嘛!”

外婆不吱声了,这还真说不准。

“她本来就要强,估计正在心里暗戳戳跟人家较劲呢。咱们要是再整天把儿子挂在嘴边,我怕她压力太大了。”戴誉乐呵道,“对我来说儿子闺女都一样,而且我是真挺稀罕闺女的。能生个闺女最好,生儿子我也不嫌弃,哈哈!”

外婆拍了拍他的肩膀,感叹道:“露露嫁你,我是放心的。”

戴誉哈哈一笑:“啥时候我岳父能跟我说这话,我就知足了!”

想起自己那个严肃的大女婿,外婆也是一乐。

*

戴誉将外婆和小辉送到门口就折返了回来。

快走到家门口的时候,迎面就遇上了居委会的李大妈,看样子是刚从旁边徐家的院子出来。

“李大妈,忙呐!”戴誉主动与对方打招呼。

“诶,小戴,我正要找你呢!”李大妈语带惊喜。

戴誉顿住脚步问:“啥事啊?”

“咱们街道办要组织居民们学《毛主席语录》,统一学习完以后还要搞一个背诵语录的竞赛。”李大妈问,“你们家要不要参加?”

戴誉:“……”

他媳妇听说后恐怕得哭了,在单位刚学完,回了家又得学一遍……

“按理说,我跟我媳妇都是党员,街道办组织这么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我们是应该积极参加的。”戴誉婉拒道,“不过,您也知道,我们俩都在研究所工作,单位里其实每天都要开会学习语录精神。”

在单位学习就行了,街道组织的这种并不是必须去的。

李大妈已经听过太多婉拒的话了,不待戴誉拒绝,她就截住话头道:“嗐,你们家的事都是小夏做主,跟你说了也是白说!我跟你回去一趟,征求一下小夏的意见。”

戴誉:“……”

咋还带当面揭短的呢!

不好跟这老太太犟,戴誉满心无奈地带着人回了自家小院儿。

甫一进门,李大妈就拉着夏露的手将学习班的事讲了。

夏露倒是没着急拒绝,而是问:“李大妈,咱们这个学习班的成员都是哪些人啊?”

“就是胡同里的街坊邻居呗。”

夏露了然点头,笑问:“目前报名参加学习班的人数不多吧?”

李大妈叹口气:“可不是嘛。”

“我倒是可以答应您去参加学习班,只不过我觉得咱们学习班的定位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夏露从写字台上拿过一个本子,递给她,“您看,这是我每天在单位的思想政治学习内容,语录学习就占了其中的大半时间。回家以后,还得抽时间自学,整理汇编这些内容。”

李大妈接过来翻了翻,感慨道:“那你还真不用参加我们的学习班了,你这理论水平比学习班的老师都高。”

夏露谦虚道:“这些都是上课的内容,并不是我自己写的。”

而后又说:“咱们胡同里,大多数居民都是在职人员,而且大多都是公职人员。大家在单位都已经深入学习探讨过了,所以有些人未必乐意参加街道组织的这类学习班。”

“上面要求街道组织开展学习班,不过我们居委会都是年纪偏大的妇女同志,第一次办这种学习班,没什么经验。”李大妈拉着夏露的手问,“你们年轻人脑子活,你觉得我们这个学习班怎么才能办好?”

“我倒是听说,有的地方用语录进行扫盲的。不过,咱们胡同里的文盲可能比较少。”夏露思索片刻说,“要不您把参加学习的人群定位在退休人员,无业人员以及放暑假的中学生吧?这部分人群大多没在单位系统学习过语录精神。”

戴誉端着泡好的茶进来,接话道:“对啊,您看我外公外婆就是十分要求进步的!人家整天在家自学语录,你们这个学习班正适合他们嘛!”

第149章

戴誉的这番话还真不是搪塞之词, 外公外婆老两口确实一直在家自学《主席语录》。

尤其是外公,收集了全套的选集、语录和诗词,妥妥的老迷弟一枚。

夏露也赞同点头:“我外公每天都有一个固定时间段, 学习选集和语录, 偶尔还要借阅我们单位思想政治学习的笔记看一看。”

李大妈半信半疑地问:“老何居然这么爱钻研吗?”

“当然了, 您要是早起从我外公家院墙外经过,兴许还能听到他晨读的声音。”夏露笑道, “他每天早上都读一段选集的内容。”

戴誉附和道:“对对对,那老爷子的学习热情简直了, 比大多数年轻人都高涨!人家还带着老伴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呐!”

李大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