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28节(2 / 2)

加入书签

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最大规模世界范围内的流血冲突,愈演愈烈。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根稷跟随着最高代表团一起,抵达了联合国。

即使是在严密的护卫下,使团在下飞机之后也遭遇了一场大规模冲突。

好在一切有惊无险,集结了各国最高领导人的全球领导人晋级峰会照常举行。

会议的宗旨,非常简单也非常急迫;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纷乱,以及世界范围内的秩序崩塌,联合国倡议各国政府寻找方法,恢复世界秩序。

会议在一片消极的氛围中展开。

面对当下的情况,各国都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无奈;

并不是各国没有办法,而是在面对人类文明的存续都成为一个问号的当下,任何恢复秩序的手段和方法,都只是治标。

更重要的是,在末日危机被疯子般的科学家用病毒扩散的路人皆知后,许许多多的国家政府机构甚至都已经瘫痪!

人一旦没有了希望,法律、道德甚至是人性,都将成为无法预估的变数。

就是在这样的消极和无奈中,各种匪夷所思的办法被各国代表提了出来;

首当其冲的是加拿大,他们建议全面放开DP管制,甚至鼓励DP制造业,让人类在丝毫不加限制的快感中度过最后的时光。

在这个几乎是自暴自弃的建议提出后,会议朝着更加荒诞的方向而去。

有的代表建议回复奴隶时代的角斗场,以便让身处恐惧和焦虑中的群众有情绪的宣泄口,以解决大量滋生的治安问题。

有的则是建议施行无货币交易体系,将所有资源统一发放分配,避免日益严重的抢劫和偷盗。

更有甚者,提出了免去一切法律法规,在世界范围内执行完全自由主义的无法律方案。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既然法律不再存在,那么违法的问题自然也就得到了根治。

只要我没有法律,我们的国民就没有犯法的机会!

看着这些闹剧般的计划,竟然从一个个国家首脑的口中说出,胸前佩戴者国徽的代表团团长握紧了双拳,从席位上站起了身来。

“够了!”

嘈杂的会场,安静了下来。

“我们,有个计划。”

就在所有国家的领导人将目光聚集到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上之际,团长却退后了一步,将席位让给了李根稷。

后者在所有人的不解和议论中,拿着资料站起了身来,走到了全世界的目光之前。

看着那一双双充满了疑惑,不屑,偏见,亦或者是期待的目光,李根稷努力的站直了身体。

“这个计划,叫做【流浪地球】计划。计划的核心目标是;集合全世界的人力和资源,将地球改造成为一个巨大的行星飞船,在太阳氦闪危机爆发之前,将地球推离太阳系,使其变为南门二,即半人马座α三合星中的一颗行星。既然太阳已经成为一颗定时炸弹,那么我们就走,带着地球,一起走!”

哄!

随着他刚刚说出计划的内容刹那,整个会场,掀起了一阵惊呼。

“疯了!你们疯了!”

“你们这是在讲笑话吗?”

“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不可能!”

面对如潮水般的耻笑和非议,代表团团长重重的敲了敲桌子。

他接替李根稷,重新站到了发言席前。

“这没有什么不可能。我们根据现有的重核聚变发动机技术,延伸出了一整套行星推进方案。我们,没有开玩笑!”

在他清晰而又果决的语气下,会场再一次安静了下来。

“下面,请这个计划的提出者李根稷先生,为大家介绍具体的内容环节。我希望,联合国际能够予以重视,至少......为认真提出办法的人,保持足够的尊重。”

随着他掷地有声的提醒,主持会议的联合国官员们坐直了身躯。

在团长的目光鼓励中,李根稷深吸了一口气,走到了会场的中央。

在那个被世界的目光所聚集的点上,他解开了流浪地球计划的......全部面纱!

“计划分为五个部分。”

“准备阶段,建立强有力的联合政府,使全人类统一起来,集中所有的资源和人力。于赤道上建造7659座转向发动机,在亚欧大陆、北美洲、北非上建造一万座推进发动机,并在月球对地面建立一座推进基地。”

“第一步,开启赤道逆推发动机,和月球推进发动机,使地球停动并推离月球,完成脱轨准备!我们将这一环节,称之为【刹车时代】。”

“第二步,开启推进发动机,产生足够大的推动力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并通过太阳与木星的引力来实现引力弹弓效应,使地球加速向太阳系边际逃离。这一环节,我们称之为【逃逸时代】。”

“第三步......【加速时代】。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此时地球已经逃离了太阳系。地球要开始用五百年的时间在外太空加速,速度要达到光速的0.5%飞向比邻星。这个过程中,人类将面对太空中复杂的状况。有可能撞上太空碎片,有可能会碰到黑洞,甚至还有可能会遇到外星文明和人类可能从未预想到的困难与灾难,但这......已经不是我们在座的任何人所能够考虑的了,需要我们的子孙后代去共同承受。”

“第四步,【减速时代】,如果我们的后代克服一切困难,到达目的地比邻星。地球需改变发动机的方向及时减速,并且使地球恢复自转寻找在该星系中最合适的公转轨道,为汇入目标恒星做好准备。”

“第五步......”

说到这里,李根稷将目光,投向了自己身后的同胞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