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4章 做出决定(2 / 2)

加入书签

李丽质点了点头,虽然她并不知道朝廷的情况,但是李丽质跟其他的公主并不一样,因为她老爹老跑到她这里没事就打听到底有什么新的东西,所以跟她聊天很多,聊天的过程中,李丽质对大唐的一些情况自然也是有所掌握的。

她知道夏竹所说的是真的,这遭遇到的是一个阶级的反对,天下有名有姓的,并且有权的,几乎都是儒家子弟,你现在告诉他们,想要推翻儒家,你觉得他们愿意吗?会同意吗?

“那你说的要大唐所有人都看到,他们怎么会看到?”李丽质有些好奇。

“现在的一些门阀世家其实已经看到了,只是他们领悟的还没有那么深刻,大汉的这些机器,以及更加先进的各种产品不断冲击这些门阀世家固有的经商体系。”

“而他们的利润虽然没有减少太多,但是最重要的生产权限不在他们的手里面了,他们也会感觉到了危机感,但是他们想要生产出来类似的商品,几乎不可能,所以他们只有一个办法,要养着更多的工匠,争取让这些工匠改进这些技术。”

“但是技术的进步并不是依靠某一个人才行的,闭门造车不可取,某一个行业的进步必然是要天下大部分的工匠共同研究,交流然后才会快速的进步,虽然我不知道大唐的情况,但是我敢肯定,大唐这几年时间里面,在技术方面进步最大的肯定是纺织行业。”夏竹很肯定的开口道。

李丽质有些惊叹的看了她一眼,夏竹猜的一点错都没有,这几年的时间里面,大唐的纺织行业确实出现了非常多的新的技术,确实革新更新最快速的行业。

“其实这就是做纺织行业的商人后面的门阀世家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他们为了生存就不得不加大投入,所以很多工匠都开始改进,但是这种改进固然会进步,但是进步的速度会很慢,或者说是有上限的,因为这些工匠的经验来自于他们的师父,而他们并不知道很多原理。”

“也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想要从原理上面彻底改变纺织行业,很难。”

“当有一天大汉的商行开始大规模进入大唐,并且不断挤压大唐商行的生存空间,而这些商人背后的门阀世家开始无法存活,当他们意识到关系到他们家族生死存亡的东西是知识的时候,那个时候,陛下不动手,估计他们都会推动陛下进行改革。”夏竹耸了耸肩膀。

“但是那个时候,估计要很多年把。”李丽质想了想说道。

“确实,所以就要看陛下的魄力了。”夏竹笑了笑,“或者从其他的方面选择破局。”

夏竹和李丽质聊天的时候,李世民也已经和李承乾等三个儿子坐在了专属于他的那个一辆很大的马车里面。

“今天大汉的阅兵你们都看到了,大汉军队和大唐军队的不同,你们应该也很清楚,毕竟你们都在大汉的军队里面待过,你们回来时间不算是太长,没有跟你们仔细聊过,看完今天的阅兵之后,你们觉得他们跟大唐军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李世民直接开口问道。

李承乾三人都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思了起来,说实话,虽然他们在军队里面呆了半年,但是当见到大汉真正的正规军的时候,他们还是非常的震撼,这种震撼他们在军队的时候,体会的真没有那么深刻。

李世民到时也不催促,只是默默的等着,大概了过了盏茶功夫,李承乾才开口道:“父皇,我觉得,最大的区别是责任。”

“责任?”李世民愣了一下,“你详细说说。”

“大汉的军队每天都要受到一些教育,而这些教育告诉他们要爱国,忠君,爱护百姓。”李承乾琢磨了一下开口道。

“这些教育我大唐难道没有吗?”李世民皱了皱眉头,类似的教育大唐的军队怎么可能没有?

“父皇,这里面有很大的区别一点是,大汉军队里面除了教育这些,还会告诉这些军队,你们不仅仅大汉首领的军队,你们还同样是大汉百姓的军队,你们是百姓的子弟兵。”

“你们天生是要保护百姓的。”李承乾重复了一遍,“所以对大汉的军队来说,他们从来不觉得普通的百姓就低人一等,他们跟百姓是一样的,更关键的是,大汉的教育让他们知道百姓,军队,国家之间的关系。”

“而这些东西,让他们明白这些责任,而我们大唐的军队,知道这些东西的有多少?恐怕并不多,甚至很多军人都是为了活下去,乃至不得不成为军人。”

李世民停顿了一下,这些话,他默默的思考着,就像是李承乾所说,大唐的很多府兵他们什么都不懂,不识字,没有人跟他们说这些东西,他们怎么可能知道?很多士兵都是混日子,甚至是为了活下去的时候,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精气神?

而想要明白这些东西,恐怕只有许多老兵才能够脑袋里面懂一些,但是他们懂了,也未必懂得怎么说出来。甚至很多老兵都不懂,像是一些精锐军队战斗力强,并不是老兵懂得这些,而是他们很多老兵都有战友牺牲了,他们更多的是复仇在支撑着他们。

但是如果对大唐军队进行彻底改制,由府兵制改为类似于大汉那样的职业军人的话想到这个,李世民就觉得很愁,因为职业军队,不是那么好组成的,那意味着海量的物资消耗,以及军队人数的减少。

减少是必然的,府兵制的背后,其实减少了很多后勤的消耗,一些不是那么重要位置的军队都是靠军户在养着的,朝廷支出的数量自然就少了。

如果将这些都取消,那么大唐军队的消耗都由国库支出的话,这恐怕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而且按照大唐目前的军队数量,绝对养不起,那么为了降低这种消耗,那必然是要缩减军队数量,就像是大汉那样,以精兵战略为主,然后辅以类似经过半军事化训练的巡捕,但是军队的补充会是一个问题。

好坏李世民一时都无法确定,作为一个皇帝,李世民当然很清楚,适合大汉的未必就适合大唐,但是这些东西。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他突然想到了李承乾所说的那件事,这些制度不管如何都需要实验,而实验是需要一个特别的地方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