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1章给你的(2 / 2)

加入书签

“丽质,你先回去,我和你母后有话要讲。”李世民看到长乐还在旁边,立刻笑着开口道。他知道长乐这会儿很好奇,但是她肯定不会自己跑回去的,所以李世民干脆找了个借口。

让她回去看一看吧,也算是对霍刚有所了解。

“是!父皇母后,丽质暂且告退。”长乐听到李世民的话,立刻恭敬的行李,这才转身离开。

等长乐跟着自己的侍女离开,长孙皇后才忍不住笑着说道:“这郭大使有点意思啊,刚刚他可是对长乐很郑重的行了几次礼,对我们他的态度都没有那么恭敬。”

李世民笑了笑,然后才淡淡的开口道:“因为长乐日后是霍刚的妻子,也就是他们首领的妻子,而我们对他们来说则是另外一个国家的皇帝和皇后,我们算是平等的,而他对长乐的尊敬都是来自于他对霍刚的尊敬。”

长孙皇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看起来他果然很得民心。”

“这是必然的,如果不是有普通百姓的支持,他也没有今天的成就,最关键的是,他收复了那么多的突厥人,他能够让那些突厥人对他同样尊敬,甚至跟那些汉人一起和平相处,这一点才是让人觉得最惊讶的。至少我觉得我是做不到的。”李世民摇了摇头道。

“陛下不必妄自菲薄,虽然霍刚确实是天纵奇才,但是陛下你也不差啊,这大唐的局面可是比他那个小小的大汉要复杂的多了,他的大汉局面现在可没有那么复杂。”长孙皇后微微笑了笑。

“我现在有些好奇的是,就是不知道他给长乐到底送了什么礼物,这还不让我们看?”长孙皇后又补充了一句。

“这小子,说实话,我还想看看的,因为他拿出来的很多东西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实际上却有着巨大的用处,但是显然他就猜到了,那郭大使已经这么说了,我也不好意思跟长乐说,想要看她一个女孩子家的私人物品。”李世民有些无奈。

“说起来,二郎这大使是个什么意思?”长孙皇后有些好奇的问了一句。

“是霍刚给出来的新名词,他想跟我们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按照他的描述,我们大唐和他们大汉相互在对方的国都建立一个大使馆,而大使馆所在的内部区域则是各自的领土,也就是说,我长安城内给他们一个大使馆的位置,那这个大使馆的内部就是他大汉的领土。”

“在大使馆内,执行的是他大汉的法律,同样在他大汉的玉门关内,也给我大唐一个同样的大使馆,里面执行的也是我大唐的法律。”

“而所谓的大使,就是指大汉派遣来大唐的最高级别的正式外交使节,简称大使。也就是我大唐鸿胪寺的职责,不过他们独立了出来,称之为外交部。”李世民解释了一下。

“外交部,这名字倒是简单直白,旁人一听都知道是做什么用的。”长孙皇后笑了笑说道。

“确实,有一些方面霍刚跟我汉人不太一样,比如说这取名之类的,他不会考虑一些隐藏的含义,而是讲究简单直白高效。”李世民有些无奈。

就像是鸿胪寺,鸿胪一词鸿在上古时期是大雁,天鹅的意思,而胪有传达,传递的意思。后逐渐演变为“传声赞导,故曰鸿胪。”在汉代作为官署名的时候就是接待宾客等意思,也有负责外交方面的事宜。

但是显然霍刚根本不会考虑这些典故,只是选择怎么直白怎么叫。

“其实这样挺好的,最起码这个名字不管是什么人一听就知道它的职能,而不用特别的去了解它的意思,简单直白。”长孙皇后笑着解释了一下。

“是吧,观音婢,朕还有事,就不多留了,丽质那边你就多上上心,顺便打听打听看看那小子给她的那些东西里面到底有什么,没准有一些对我们大唐来说还有很大的用处,至于那商行,你就安排人接收过来,这水银镜不用想会在我大唐掀起一波风靡之势,到时候必然会取得大量的利润,而这些利润……算了,暂时留给丽质吧,朕也不能要自己女儿的东西不是。”李世民有些无奈。

其实他多少是有一些眼馋的,如果按照霍刚的那个价格卖出去,虽然不知道它的具体利润是多少,但是估计这东西的利润就不会太低,而到时候丽质赚取的钱,估计比自己这内库里面都要多的多了。

“是,陛下放心,臣妾知道。”长孙皇后笑了笑开口道。

李世民也跟着笑了笑,然后转身离开了这里,他接下来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处理,第一部商法的设立以及完善,这方面他倒是有了许多的借鉴,比如说高士廉回来的时候所带回来的,关于大汉的商法方面所设立的东西。

还有就是霍刚给他的私人信件里面所提到的那专利法,这专列法显然对于天下培养工匠是有诸多的好处的,有了这些鼓励,这些工匠必然会越来越投入到创新当中去。

而且还有如何针对东突厥,以及将东突厥彻底融入大汉,这后面都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